《学会提问》书摘

Internal Bleeding printed paper

尼尔·布朗(Neil Browne)

  • 著作:《大错特错:为什么专家老是靠不住》(Wrong:Why Experts Keep Failing Us)。
  • ①要能意识到它们是一整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②有能力在适当时机以适当的方式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③积极主动地使用这些关键问题的强烈渴望。
  • 采用淘金式思维的读者常常质疑作者为什么要提出各种各样的主张。他在书页的边缘写批注,提醒自己注意论证中存在的问题。他时刻与自己的阅读材料进行互动,目的就在于批判性地评价所读的材料,并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 批判性思维可以用来:①捍卫自己的信念;②对自己当初的信念加以评估和修正。
  • 弱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当前的信念。强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所有的断言和信念,尤其是对自己的断言和信念加以评估。
  • 首先,遇到一个难回答的问题,将它直接推翻确实比仔细斟酌之后再谨慎回答要容易得多。而且,这样做还能让你显得一言九鼎、霸气十足,让听众简直没胆量挑战你的权威判断。
  • 如果我们相信这些刻板印象,我们就会失去强势批判思维所需的开放、包容的精神,从而便难以用开放的态度去接触这些人和他们的思想。
  • 晕轮效应”(halo effect),是指我们通常会先认识到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积极或消极方面的特征,然后就把这些特征和这个人的其他一切都联系
  • 我们对一个人的认识,会决定我们怎样去接受和评价他的观点。如果有一个人在生活的某个方面有一技之长,我们就会在大脑里给他“涂上一层光环”,以为他在生活的其他方面肯定也有过人之处。这样一来,我们就特别容易接受他的观点。
  • 所谓“确认性偏见”,就是指我们总是倾向于只把那些可以确认我们既有信念的证据当成可靠证据。这样一来,信念固着(belief perseverance)就会导致弱势批判思维。
  • 著名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1620年所指出的那样:“当我们改变自己的想法,接受一个更好的观点,我们应为此感到自豪,我们抵制住了诱惑,没有死心塌地去维护自己长期以来的信念。这样一种思想转变应当被视为一种罕见力量的反映。”
  • 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个善于思考和判断的人,就要竭力避免一个不好的思维习惯,即大家彼此之间不能有效沟通。
  • 为什么这么多“减速带”的根源都处在同一个位置。我们总是自我陶醉并忠于自己。所谓自我中心(egocentrism),是指与其他人的经历和观点相对照,我们赋予自我世界以中心地位。
  • 我们太“需要”将特定的结论变成现实,因为我们都属于某一类人,当特定的结论变成现实时,我们会活得好受
  • 一般说来,那些建网页、博客、写社论、出书、给杂志写文章或做演讲的人,他们都在竭力改变你的观念或信仰。

《优秀的绵羊Excellent Sheep》书摘

Internal Bleeding printed paper

(美)威廉•德雷谢维奇

  • 他们非常擅于解决手头的问题,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 他们懂得如何做好一位“学生”,但不懂得如何思考。
  • 高等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智慧的成长和探索的一部分,而且这个旅程必须是学生本人为自己设计和践行的。
  • 如果你想让更多的人来参与一个活动,那么一个高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入门门槛。
  • 顶尖大学毕业的学生是一群极其聪明,但是又完全缺乏方向感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拥有最强的大脑和无可挑剔的敬业精神,但是严重缺乏对自己的洞察力。”
  • 所有决定动机的关键在于安全感。剥开“安全感”这件外衣,你看到的是应得利益。方向感的缺失以及不想失去机会,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恐惧。
  • 当你的生活中没有被给予犯错空间的时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给错误任何机会。这一切使得人对风险极力回避,这也是为什么精英教育阻碍个人成长的一大原因。
  • 我们现在的教育系统培育出了高智商、有成就的二十几岁年轻人,但却没有教育他们领悟生命的追求,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他们按部就班地生活,缺乏新生活的想象力,在内心深处,他们也缺乏勇气和自由来创造自己的道路。
  • 在我不再因他人的成绩而感到威胁时,我的生命得到了解放,那份轻松让我学会了欣赏他人的成就给这个世界所带来的美妙。我过去的那种心态,普遍存在于有所成就的人群中,这也是最具有杀伤力的魔咒之一。一旦被之所控,你将不顾一切地寻求被接受和被爱,就像美国作家奥登所讲,你想要的是爱,而且必须是独爱。
  • 为了迎合父母的需求而建立起来的“自我”是一种“伪自我”。当一个孩子力争满足父母的要求时,往往自己的感受和渴望会被忽视,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将失去关怀自己感受和渴望的能力。
  • 种种迹象似乎在警告我们,学生质疑教育的本质,甚至不相信教育。当我们面对学生作弊成风现象时,我们需要接受的是,这些年轻人绝对是优秀的学生,因为他们所掌握的就是我们的教育系统教给他们的。当他们来到大学之后,变得迷茫,他们既不清楚自己的目标,也不知道如何为自己做决定,他们当然很容易会被现成的、成熟的选择所吸引(如咨询或者投行)。
  • 精英高校并没有兴趣培养过多的探索者,如思想家、诗人、教师、牧师、律师、非营利组织工作者甚至教授。栽培这种类型的人才,高校需要付出更多,要培养利他主义、创造力、知性思维以及理想主义。
  • 任何值得做的事情,是因为事情本身有意义。
  • 任何人要是告诉你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培养职业能力,那么他已经把你贬低成一名高效的职员,一名容易动心的消费者,一个听话的顺民。
  • 一个人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他大量阅读,习惯思考,放缓脚步,投入深度对话,并为自己创建了一个丰满的内心世界。
  • 精神勇气的不易之处就是,个体必须只身作战。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与传统和平庸决裂,与内心那个声音并肩作战!
  • 选择做一些自发纯粹的事情,就如同你小时候那样;选择做一些即使没有外在奖励你也会选择做的事情;选择做一些你可以废寝忘食地专注去做的事情;做你最喜欢做的事,不是你认为自己喜欢或者应该喜欢的,而是你的真爱。
  • 当他人义正词严地劝告你工作独为生计,应当放弃“热爱”或“意义”时,我建议你观察这个人自己的生活轨迹。我猜想他并非如此。如果他真的如此,那么你了解一下他是否快乐。
  • 凯瑟琳·舒尔茨(Kathryn Schulz)的著作《犯错》(Being Wrong)。该书倡导“质疑是一种技能,犯错是智慧的基础”。一直成功(即从未失败)并不是能力的体现,而是脆弱的表现,因为出于害怕失败,个体往往放弃一些本来能够造就他成就自己的机会。
  • 精英式的职业发展路径具有高度的可预见性,是一道极其乏味无趣的风景线。精英们体味不到不确定性的愉悦,总是在求稳;从未任由生活自由发展,总是要保持冷静和秩序;从未追随理想,总是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完全负责。
  • 追随热情的定义包括懂得放弃。
  • 与其为成功而工作,不如为工作本身而全身心投入,这个原则成了在黑夜中一直伴随着我的北极星。
  • 作家杰夫·戴尔(Geoff Dyer)精辟地总结了一句话:“为了事情自身而做事情,不计较结果,都是值得的。”
  • 总而言之,如果你未曾放弃什么,那根本就谈不上精神勇气。挫折、牺牲、内心挣扎、出师不利、走弯路、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矛盾等,这些才算是真正意义上走向独立的特征。只有痛过,才是真实的。
  • 你在20多岁所能够承受的不确定性的程度以及能够管理的财富取决于你是谁。
  • 平时生活朴素本身就是一种自由,因为你能更适应简单的生活。
  • 移民家庭的故事不禁令人联想到《圣经》的《出埃及记》,老一代信仰上帝的人经历了无常的荒野,终于逃脱奴隶生涯寻求新生活,但终究在希望之城下被拒之门外,但是他们的下一代,出生为自由人,能够充分地享受和利用与生俱来的权利。
  • 斯坦福教授特里·卡塞尔(Terry Castle)在他的一篇名为《如何与父母决裂》(The Case for Breaking Up with Your Parents)的论文中建议,要过上有意义的成年人生活,一个人有必要成为一次孤儿。 一次对家族传承的主动放弃,一次对反抗权威、暴露谎言或令父母失望的意愿的培养,是培养理智和情感独立的大前提,今天比过往任何其他时间尤甚。
  • 花时间休整或者放慢脚步,跳出永无止境的名利追逐的陷阱,脱离无时无刻的被管理的状态,去探索学校之外的世界,去发展你一直以来没有机会获得的技能。
  • 一份职业可能对他人并不具有吸引力,但是只要你自己觉得有趣就足矣。从事父母所希望的事业并不是问题,前提是,只要这也是你自己的选择。
  • 真正的教育是为了你的长远职业发展而做准备的,绝不是为你的第一份工作做准备的。
  • 哈佛大学校长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所言:“我们所学的在10年内就会被淘汰。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如中国谚语所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 在教授圈子里有一种共识:要么发表(论文),要么出局。即只有研究方面取得进步才是被认可的。因此教授把自己的时间分配给同事、硕博士生(课题研究助手)、参加领域会议或者职业性组织、向学术刊物投稿等,唯独本科生不在大学教授的视线之内。教授的发展只需要提高自己在领域内的造诣,不需要向自己的学校表示忠诚。
  • 我时常听到关于小学和中学教育的讨论,同时也听到过关于高等教育的辩论,但这两者实际上同出一辙。既然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承认学生的学习得益于个性化教学和敬业的老师,那么大学又为何不同呢?一名学生从高中过渡到大学,不可能瞬间变得独立,心智成熟。电脑可以代替老师吗?
  • 相较于到底是去哪所大学,更重要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要上大学以及如何利用大学教育。
  • 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非常明显,越来越高的学费是一个因素,但这绝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如今培养一个有能力角逐常春藤盟校的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一路关卡越多,家长们在孩子身上的投入就越高。私人教师、考前辅导等只是一个方面。富裕家庭几乎从孩子生下来那一刻起,就开始往孩子身上倾注各种资源:音乐课、运动装备、国外旅行(美其名曰“荣誉项目”),等等。当然,还有一项最重要的,私立学校学费或者是顶级公立学校学区的生活
  • 真正的逻辑应该是:你的SAT分数之所以比别人高,是因为你本来得到的就比别人多。

Kindle 从 MOBI 到 EPub

5430447568ebabfac404a65fa9b88433

我给 Kindle 发电子书的时候,收到了来自亚马逊 Kindle 客服的邮件,告知我不再支持发送 MOBI 和 AZW 格式的电子书了。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8

我还发了推来说这件事

不过,很快我发现,EPUB 也支持修改字体了,我可以在 Kindle 上用自定义字体来查看电子书了。

真香!

多做无用之事

man in black jacket sitting on white chair

人生当松紧结合,既要求“紧”,做有用之事,也要求“松”,做「无用」之事,给自己放松。

在我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奋斗逼」一样的存在,当别人在玩游戏的时候,我在 Coding;当别人在睡觉的时候,我在 Coding;当别人在上课的时候,我还在 Coding

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做这些和 Coding 有关的事情,可以称之为我那个时代的「紧」。这样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我做到了同龄人无法做到的事情。但相应的,我

我在年轻的时候,对于「有用之事」十分的在意。

毕竟,年轻人想要快速超越同龄人,甚至超越比自己年长的人,是需要付出比常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的。我不够聪明,所以只能依靠蛮力去学习、去练习。好在我开始的早、学习的早、练习的早,所以总算是在自己的年龄,达到了一个还算可以的结果(但说实话我不是特别满意,还希望自己可以更好)。

而这些练习、学习,大量的消耗了我的「无用之事」的时间,让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做那些无用之事。

但大量的「有用之事」,让我的生活变得十分枯燥,死板,没有生机。我变成了一个不太有趣的人。即使到今日,我依然不能够变得很有趣。

从某种视角来看,我们可以认为「无用之事」代表着人类深处那些代表人性的部分,而有用之事则代表着人类对于效率的追求,更偏向机器。

当你做无用之事时,你会更像人;当你做有用之事时,你会更像机器。我还是觉得人像「人」比较好。

歌曲推荐:福禄寿的《马》

running white horse

我在刷抖音的时候,不少关于《隐入尘烟》的片段都采用了福禄寿的这一首《马》,觉得甚是喜欢,特地留下一篇文章来记录。

我喜欢这首歌曲的原因是这首歌曲富含了情绪,它表现出了主人和马之间的关系。后来去查了一下歌曲的背景,和我所想象的并不相同。但不影响我能感受到这首歌曲背后的情绪。

我很喜欢这首歌。(不过后来注意到福禄寿当中的一个人吸毒了,可惜,这首歌大概是成为绝唱)。

为什么我不愿意去体制内?

216e5d4f36992d6bc241602d99ffddbb

我其实算是和体制内比较熟悉的人了。我父亲是公务员,我从小耳濡目染,或多或少是见过公务员体制内的生活了。

不过,从我自己的体验和志向而言,我并不愿前往体制内。

在大学时,我曾畅想,我可以考编制,在体制内工作,挑选一个每天喝茶看报的岗位。然后在喝茶看报之时,可以自己研究技术,成为一个上班摸鱼,下班写代码的人。

但当我走入社会之后,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到底我想要的是什么?

在体制内我所获的不过是一个虚伪的“安全感”,但那个安全感真的是我需要的么?几千块工资,倒是有时间,但每天需要花费 8 个小时在一个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工作当中,去浪费我自己的生命,换来的可能是我一篇、两篇文章的收入。

这真的重要么?我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读《米哈游员工手册》有感

white and red marlboro cigarette pack on white table cloth

我读的是 B 站 Up 主手打的《米哈游员工手册》,感受很深。米哈游的员工手册里有对于技术的热爱,有工科男的直率,对于具体的细节也讲解的清晰明确。非常好。

我的自我感受是:我想去米哈游工作!我想去体验一下这样的生活!

以下是我认为写的很好的片段。其中「说到做到」、「有话直说」、「追求极致」是给职场新人很好的帮助。

以下内容来自 B 站 Up 主,感谢他的辛苦手打

作者:Violet-紫色闪电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7027078 出处:bilibili

Context Not Control

 Context, not Control的理念来源于Netflix。

     先解释一下字面意思:

     什么是Context?一切做决策需要的背景信息,都叫Context。比如:我们项目目标用户是啥,我们的历史数据如何,一测用户平成是咋样的反馈,做一个Feature的人力成本如何,技术风险的高低,甚至某个同学熬夜加班效率特别高23.等等这些都是Context

  那什么是Control呢? 一切流程化的执行手段,比如: OA审批流程,指令拆分分解,委员会投票表决等。

    那对我的工作而言,这两者是啥区别?

    “Control”的工作方式意味着,严格遵守你的上司给你下达的指令,不必去多想他为什么这么决策,只管执行好就行,也不用考虑这个指令之外的事情,只对下达的这个命令范畴内的事情来负责。如果需要其他人来配合那就拆分,然后分配任务出去,然后同样严格控制他们来执行。这种工作方式,在很多大型企业和组织,都是十分常见的。

    “Context”的工作方式则不一样。当进行一个任务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全面的了解上下文的信息,基于自己对眼前工作的专业的认识,结与相关人员充分沟通同步认知,然后做出好的解决方案并执行完成。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当我们要实现一个怪物的自动索敌跟踪功能的时候。

    “Control”的故事会是这样:客户端主程和策划讨论完成后,基于他的知识与经验,告诉具体做Feature的程序A,用Unity的NavMeshAgent来创建Navmesh,然后实现一个寻路算法,来满足需求上的功能。

    Context的故事则是这样的:客户端组长拉具体的负责实现的程序A同学和策划进行深入讨论,告诉他要做一个这样的Feature,并建议可以用到NavMeshAgent这样的功能。

    看起来故事的开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甚至很多时候这两个故事的结果也会差不多,程序A顺利使用NavMeshAgent实现了Feature,并通过了验收与测试。但是当我们的项目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的时候,这两条故事线的发展会天差地别。

    Control线的,程序A看完了文档,看完了策划的需求文档,开始动手实现,一天后他实现了功能,在一个测试场景里跑了一下,发现没有太大问题,他喊策划来验收了一下,从而提出了修改意见,然后自己跑了跑也发现问题不大。这时候程序A认为再过一天修完Bug ,close掉这个feature毫无风险,第二天,修完bug后他把这个功能放到游戏大世界中去。这是一个面积一万倍于测试场景的世界,而且地形的复杂程度也比测试场景要高很多,不过地形复杂这件事早在程序的意料之中,他准备再花一整天时间来好好处理各种意料之外的情况。想到这里。他按下了NavMesh的Build按钮,起身准备去接一杯水,1分钟后程序A回到自己的工位,他发现这个还没有build,他敏捷的意识到出问题了,这个世界太tmd大了,光离线构建一个NavMesh就要好久,这可能会是个坑。程序啜了一口水,想了想,马上就要周版本打包了,这个任务还是得close。主程说了让我用这个方法,他应该心里有数吧,反正我毫无bug的把这个功能实现完了。策划也验收得差不多了,就这样先提交一版吧,程序A不知思考了几分钟,正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NavMesh已经构建完了。在PC上这还是挺快的嘛,程序A继续开始做其他的功能与测试,并准时在打包前提交了全部代码。

    几个小时后,当晚的周版本打包完成了,大家开始下载,不知为何今晚的下载速度有些慢大家又开始抱怨这个WiFi AP太卡了,都集中在同一时间下载。终于,十几分钟后,有人下载好了,开始回归Feature。“卧槽,怎么闪退了?”一个用iPhone 7的人喊到、“是啊,我这里好像也闪退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的设备无法正常进行游戏。简单统计后,大家发现,除了最高端设备,好像其他的都很容易闪退。经过了1个小时的排查后,大家发现,这周周版本的包比上一周整整大了500mb,而这其中95%都是内存爆炸,都是因为太多NavMesh的载入而导致的。当目光投向程序A的时候,他很坦然地承认了问题,确实看来不能这么做。然后他用比别人更专业,更精准的语言来描述了问题,以及在当前Solution下无解的程度。现在皮球回到了客户端主程的身上,在忙碌的周版本的午夜,他的疲惫显而易见的浮在脸上。因为屁股后面还排了好几个人在反馈问题。PM还在问他要不要重新打包好验收其他功能,给他用来思考这个问题的时间只有不到一分钟。那肯定是没办法离线缓存所有的NavMesh啊。这个世界太大了,是的,程序A附和道,然后他继续在等待新的指示。主程叹了一口气。在叹气的这蓄须臾之间他想了很多,今晚的下班时间应该又是3点以后了吧;这个寻路的功能这么做下去恐怕要重新设计了;恐怕没法三言两语就把后续的走路时间给讲清楚,他自己还需要去思考更多;还有,他还想到了这项目再这么做下去,简直就是个无底深渊……

    在另一条世界线上,Context线的故事,则完全不同,程序A还在会议室里跟策划讨论,这次的会议有点长,客户端组长已经忙别的去了。“这个功能,要用在哪?地下城?”“嗯,不止地下城,大世界也会有。”策划答道。嗯,地下城还好说,除了地形之外,其他跟崩三差不多,“那大世界是啥需求?怪可以随处跑吗?”“可以。”策划随口答道,这在他看来是跟其他毫无差别的需求,十分平常。而此时,程序A脸色沉了下来,见程序A没有爽快的接锅,策划同学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有什么问题吗?”他试探性低问道。“有,你确定世界这么大,怪的活动范围是不受限制的对吧?”程序A又确认了一遍。“是的,至少是可以被拉到很远的地方的。”策划回答道。“我先去了解一下NavMeshAgent的功能吧,现在还没法确定这个功能怎么做。”好吧,虽然PM要求的需求评审时间快到了,但此时好像也只能这样了。“那么有什么问题随时找我吧,如果有问题,我们也可以想想其他的解决方案”,策划说到。两人起身走到门口,策划突然停住了脚步,因为在他看来这个需求十分平常,不是所有游戏都是这样的吗?他觉得这个问题必须问清楚。于是他问道:“我们跟其他游戏在实现上有什么不同吗?”正在翻阅手机的程序A抬起头:“有很大的不同啊”,他放下手机,上面显示着NavMeshAgent的文档。他开始跟策划解释为什么有巨大的不同,平时少言寡语的程序A,像是打开了封印千年的话匣子,为什么要离线缓存多大的Mesh,如果Runtime计算会不会卡,异步Load我们可能要自己实践…,等程序A再次闭上嘴的时候,他自己觉得自己的脑中貌似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Solution了。策划一直听完了程序A的陈述,偶尔插一两个问题,虽然有些细节他不清楚,但大概意思是get到了。好歹我本科也是读CS的呢,策划自己心里盘算着。这场会议,终于在近两个小时的讨论后结束了。

    后来程序A了解完了NavMeshAgent的功能向程序组长表示,直接来用并不靠谱,但在长期的沟通中,他们都清楚这个Feature还是必须要做完,再后来他们又去找了工具组,引擎组,大家一起讨论了一个改造NavMeshAgent的方案,基于各方面的支持,先实现了一版功能。然后,又是几周的迭代和反馈测试,才最终把这个功能稳定下来。

    Context线的故事讲完了,如果你问我为什么中间没有写,策划SB吗?程序是不是老油条这样的桥段。我会告诉你,并不是他们多么的,而是他们在长期的沟通中,已经完全同步了。互相理解是因为,在同样的背景信息(Context)下,基于逻辑,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为什么是 Context ?

相比Control,强调Context的管理模式有什么好处?

    第一、分布式运算,让更多人参与决策,利用集体的智慧。对于组长,因为精力有限,做审批决策只花30分钟,但团队成员他们在一线决策有更丰富的外部信息,它可以花三个小时,做更多的调研之后才判断。

    第二、可以更快速的执行,不需要层层汇总,不需要汇总到一处,不需要所有决策在CEO或制作人这里排队列,能够更及时的响应。

    第三、充分的外部信息输入。在Control的模式中,任何信息都要到CEO这个节点,靠CEO再分发出去,CEO很大程度变成了公司和外部之间的接口,相比单靠CEO接触外界情况,了解市场行业或者外部环境,让更多的同事,更多节点直接面向行业,信息确实会更充分,角度也不一样。

    第四、参与感激发创造力。做同样的事情,如果团队成员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会比只知道指令,做起来更有意思。这个对于发挥团队成员创造力是有帮助的。

    第五、可规模化。Context的建设,表现形式可能是内部的系统,可能是知识共享文档,这些都是可以复用的,是可规模化的。而CEO和Leader们的时间、精力是有瓶颈,靠拼体力,脑力,耐力来解决,是有瓶颈的,是没有规模效应的。

 当然,有时候也需要Control:

        一、 紧急情况和重点项目。比如重大的玩家口碑危机需要快速响应。重点项目也是如此,如果竞争对手已经逼近,这个时候进行分布式的讨论,自下而上的涌现,来不及解决问题,时间窗口很快就过去了。所以紧急情况和处理重点项目需要Control。

        二、 创新业务和新团队早期。如果一个新团队设立,或者一个新Leader刚加入,这个时候需要Control,新业务早期,需要更多支持配备资源的时候,也需要CEO统一协调,主导进展。

        三、 不匹配的职位安排。某个岗位的人跟公司理念差距很大,那么他的Leader也是需要Control来干预的,比如一个资深运营同学,之前一直是做强商业化产品,游戏运营以拉收入为主。那么他的Leader在早期也是需要Control的。

说到做到

什么是”说到做到”?

“说到做到”的意思是,在miHoYo内,以任何形式作出的承诺,都应该在承诺的时间内,保证质量的完成。承诺的形式可能是一封邮件、一个TAPD上的任务、一段微信上的聊天,也可能是在走廊里跟别人说了一句话:”诶,这个东西我今天晚上给你做好。”那么就要在你所承诺的时间节点保证质量地把它完成,这就是说到做到的意思。

为什么要”说到做到”?

说到做到是项目能够正常推进的最基本的执行力保证。

如果每个人的承诺不能够按时兑现的话。那我们就无法基于这个承诺去做一个更大的团队的计划,我们的产品计划就全都是空谈。

当然,作为一个数字娱乐产品,在软件工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风险,所以更需要我们可以科学的预估,科学的做出计划。

说到做到,就是这样一个十分基础的要求。

怎么做到”说到做到”?

1.先搞清楚任务需求,才能给出靠谱的承诺

在一项任务的讨论阶段。如果你对其中的目的、要求存在疑问时,务必当面提出来。千万别抱有”应该是这么个意思吧”之类的想法,很可能你的理解和现实会有极大的偏差。

有哪些基本信息是你需要明确的?

1)交付结果是什么? (是一个工作计划的邮件?完成一个功能的代码?还是下班的时候把空调关掉?)

2)交付的衡量标准,完成这项工作结果的程度。你们对好坏的衡量标准的认识是不是一致的?(能用?易用?友好?……什么程度呢?)

3)交付的截止时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Deadline。

我们希望就算你的Leader或者合作伙伴没有很清楚地定义这些问题时,你也要和他非常明确地沟通清楚,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你是否能说到做到。

除了这些直接要求以外,任务和任务之间的上下游关系,是否存在配合这项任务的人等这些辅助信息,也都能帮助你更好的理解这项任务。在充分了解任务的背景信息后,尽可能把这项任务拆解成细分行动,并评估清楚每一个小行动所需的时间和资源,你才能给出一个真正意义上务实的、可达成的承诺。

2.对于没有把握的事,一定不要给出承诺

主要体现在三点:

1)当工作任务具有不确定性时,正确且安全的做法是:不要草率做出承诺。你应该把你看到的不确定性因素抛出来,并且主动去了解这些不确定的情况。

2)对于无法评估的不确定性问题,先进行尝试,摸一摸路,估计一个预研时间。等预研时间到了,或者有了阶段性结论,再进行下一步的评估。

3)绝对不要因为:碍于面子、Push自己不要拖延或迫于组长压力等愚蠢的理由做出你预期无法完成的承诺

特别对于新人,或者对于项目情况不了解的时候。请务必记住,不作出承诺才是最负责的做法。否则耽误的会是整个项目的进度预期,而不仅仅是眼前的这一个任务。

3.充分细分&累加时间,是一个靠谱的预估方法

为了能够评估出一个合理的任务完成时间,我推荐一个方法:

在充分了解需求的情况下把每一个需求和目标进行细分,细分到不能再细分为止,然后把这每一细分项的时间算出来,再把它们累加起来,应该会有一个相对靠谱一些的结果。一般来讲, 一个细分任务的时间不应该超过2天时间。否则,我会认为这个任务一定有可以继续细分的空间与必要。

有话直说

什么是”有话直说”?

有话直说的意思是:在我们公司内,当你发现一个问题,或者感觉哪里做的不对的时候,唯一正确的做法是:找到这个问题的当事人,当面向他客观陈述这个问题,这个就是有话直说。

这个问题,可能是产品上的问题,比如说你觉得这个地方策划设计的不对,也可能是团队上的问题,比如说你觉得某个地方我们运转不对,或者说你认为某个人好像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不论什么问题,我们都应该在看到这些问题后的第一时间当面有话直说。

为什么要做到”有话直说”?

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1有话直说是通往卓越产品的重要保障;

2.鸵鸟姿态面对小问题,必将酿成大炸弹。

我分别来解释一下。

先说第一条:有话直说是通往卓越产品的重要保障。

在miHoYo刚刚成立的时候,我们几个创始入共同立下了一个规则: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们都要有话直说。有话直说并不容易,但是作为一家创意企业,有话直说是通往卓越的唯一途径。我们希望自己和miHoYo都能不断进化,而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需要对彼此极度坦诚,有话直说。

因为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人在团队里面,不管是制作人也好,是策划负责人也好,是美术负责人也好,都是有他的局限性的。简单来说。作为一个人,他一定有其擅长的地方,和不擅长的地方;有他特别容易关注的地方,和容易忽视的细节。所谓人无完人,人就是这样一种生物。但我们对于产品的要求是无限接近于完美的,那怎么办呢?必须通过一个团队来取长补短,互相弥补彼此的缺陷,发挥长处。那如何做呢?就是要在团队里面,可以听到来自不同角度的声音和意见,所以我们需要有话直说。对于任何一个人,当我们觉得他负责的东西有问题的时候,应该立刻告诉他,这样才能让他获得一个更全面的认识,避免个人视野的局限,帮他建立一个全面的认知。只有看到的问题全面了,再以严密的逻辑进行判断,才有可能做出比较好的决定。

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大家都知道,我们公司没有主美,主程这样的Title,而只讲美术组长,程序负责人。为什么呢?因为主x。往往会给人一种,他说了算,对错都由他来一言定之的印象。这样以难免个人影响太重,难免在获得部分正确判断的同时也放大了个人缺陷。而XX负责人,或XX组长则意味着:这个岗位的同学,负责组织整个团队一起来取长补短,发挥每个人擅长的事情, 最终把一个问题解决好。他是组织者,也是负责人,但不等于其他人要言听计从。每一个人都拥有对自己负责事情的决策权,也必须遵循有话直说,开放地接收各种意见。

再说第二条:鸵鸟姿态面对小问题,必将酿成大炸弹。

在miHoYo短暂的发展史上。我们也曾经犯过类似的错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问题也都是因各种小问题没有被及时解决从而变得愈发严重。通常当问题还在初期阶段时,解决起来不仅成本小,方式也多。但如果问题没有得以及时暴露,经过不断积累,它会像病毒一样扩散,破坏面越来越大。这时再去解决它就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付出的代价无法估量,甚至导致团队决裂、产品最终失败。

所以有话直说,可以保证在问题还比较小的时候就暴露出来,并把它及时解决。我们坚信,我们应当把问题和分歧摆到桌面上,从而及早地暴露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

“有话直说”该怎么做?

1.当面直接说,及时说,绝不在背后说

当看到任何项目上的问题、产品的缺陷、项目成员的不足的时候,当遇到跟团队其他人意见不合或者对某些事情做法不满的时候,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找到当事人,当面跟他反馈、吐槽甚至吵架。直面所有的问题,有话直说,创造环境做直接的沟通,这是正确的做法。对任何公司同事,当面不会说的事情也绝不在背后议论。一个公司里直在讨论问题的场合没有声音而背地里有嗡嗡嗡的声音,就是不正常的表现。这种嗡嗡嗡的声音大都是以匿名、小圈子的形式存在的;小团体甚至是办公室政治的形成大多都是从两个人同时吐槽同一个对象开始的。背地吐槽对任务、团队、尤其是对你自己,没有任何正面作用。非但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增加问题的复杂度。

2.客观陈述,对事不对人

有话直说的文化有时候会让人不适,尤其在存在分歧的时候,我们有话直说的唯一目的就是让问题或者分歧暴露出来并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因此只有客观陈述事实,只针对”事” 本身才能推动问题的解决,针对”人”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表达时怎么算是对”事”,怎么算是对”人”:

对”事”:对事情本身下判断(正确与否的结论)、给支撑结论的论据(问题定位)或提供处理方式的建议(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这打出来的伤害太低了(判断、结论) ,你的圣痕搭配得有问题(问题定位),换个”薛定谔上”输出会更高(解决问题的方法)” 。

对”人”:对人(人格、个性)产生攻击行为。如:”某某就是不行”,”某某完全不懂”。

3.直面冲突,求取共识

很多人以为,掩盖分歧是维持和睦最容易的方法,这种观点大错特错。回避冲突也就回避了解决冲突的机会;躲过了小的矛盾,之后往往会有大的矛盾,甚至会导致人与人的疏离。只有直面且积极解决小的矛盾,才会更好地维持长久的信任关系。认真处理分歧,有话直说,当事方之间开放、坚定地进行高质量的反复讨论,细心梳理所有问题的过程,这些方法都非常有用。因为它们有助于双方了解此前不清楚的情况,这是有话直说的另一层含义。

我们需要做三件事:

1)把我们的真实想法摆在桌面上;

2)存在经过深思熟虑的分歧,但人们愿意在相互了解的过程中更改观点;

3)如果分歧依然存在,拥有一种大家一致同意的决策方式 (如投票或者拥有清晰的权威)。以便我们能够不带怨气地把分歧留在身后。

我们相信任何组织或任何人际关系想要保持的好,这些都是必需的。我们极力鼓励大家有话直说。直面冲突,求取共识。

4.保持开放心态,着眼大局

我们充分鼓励大家有话直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提出的建议或吐槽就一定要被采纳和解决。影响一件事对错与否的判断因素有很多(可能是时机、获取背景信息的丰富程度、看待问题视角等等),但我们最终会把决策权交给具体负责这项任务的同学(他所掌握的信息不但是最全面的,同时承担的责任也是最大的)。当观点争执不下,然而事情还要继续推进的时候,就需要由这位决策同学出来确定路径并执行落地。如果决策已出,就必须要放下个人的异议(事后会进行决策复盘),全力以赴去达成目标。

针对有话直说我们总结一下,在miHoYo最让人痛恨的有这5种人:

1.马后炮的,事后会说”你看,当时我就觉得这地方不对……”;

2.当面不说,喜欢在背后议论人的,拉帮结派搞小团体的;

3.分不清楚什么是对事,什么是对人的;

4.好好先生,明明看到了问题就让问题烂着,而无动于衷的;

5.唯我独尊,个人意志高于集体意志的。

最后,必须说明,有话直说≠一人一票。

这是关于有话直说必须跟大家强调的一件事情:有话直说的目的是暴露问题。任何人提出来的意见,可能是对的,也可能不对。可能只是提问者自己的另一种局限视角。所以,有话直说绝对不意味着说了必须改,也不应该被滥用做少数服从多数。

我们一直以来的理念都是,谁在一线做这件事情,谁最了解一线的情况,谁来做决定,并为结果负责。有话直说,是为了帮这个决策者,更多的看到全局的信息与意见,然后让他可以在一个更丰富的信息下,做出更好的决定。

追求极致

怎么做才算“追求极致”?

有两句话请大家记住:

1.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一定能做到;

2.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

这是有严密逻辑的两句话,而不是鸡汤,我们逐一解释一下。

先说第一句,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一定能做到。其实我们历史上一直是这么做的。比如说我们做崩2时,之前从来没有用过Unity,但是我们看到其他团队可以用Unity+ Maya来做出流畅细腻的纸片人骨骼动面,那我们就坚定地用同样的技术路线在iPhone4的机型上做出了一样能够流畅运行的效果。再比如说我们在做崩3卡通渲染的时候,我们之前也从来没做过3D游戏,但是.看到Guilty Gear卡通渲染效果做出来了,虽然它是在Play Station上,但我们觉得同样的方法在mobile平台上面做,基于iPhone6的硬件性能,其实问题也不大,所以说最终我们也确实在效果上实现了十分接近的卡通渲染表现。

那么逻辑上我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上文中提到过,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数字创意产业,我们所用的生产工具与这个地球上所有顶级的公司相比,没有本质差别。最好用的商业引擎,源代码我们都有,第三方中间件都可以买到,Open Source项目大家都能看到。然后生产所需的知识,我们能够接触到的也和全球其他顶级公司无异,开源的代码,最新研究的Paper与分享,这些都是可以公开透明看到的。那么在我们的生产工具和知识都跟别人基本一样的情况下,为什么别人做出来的东西我们做不到?我能想到的理由只有一个,我们比他们“笨”!但是miHoYo一直崇尚的是跟优秀的人在一起做优秀的事情,没有人承认自己笨。所以说我们没有理由说在这个世界上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是做不到的。做不到的人,不应该在miHoYo。

再说第二句话,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你可能会想这个实在是太鸡汤了,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

其实在我们看来,一件事能否做到,这是个态度问题。比如有人提出一个需求,然后程序说这个东西我做不了,这在miHoYo就是一个很严重的态度问题,因为这不是一个追求极致的做事方式和态度。一个东西不能实现,一定是有原因的。假设我极端的反问,给你200年时间,这个东西还做不出来吗?我觉得200年以我们目前的科技发展速度来看,很多现在幻想的东西都有实现的可能。那还有什么理由说做不出来呢?所以说,能做或者不能做,是一个在各种条件下才能判断的复杂问题,不是一句话不能做就可以草率下结论的。我们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甩锅。

正确的沟通方式是,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去讲清楚为什么在你看来它做不出来,这一定是有原因的。 可能是因为,我们代码上有历史遗留问题,要实现这个需求,先要两周的时间来重构代码,然后再花三天时间来把这个feature做出来。那把这个情况讲清楚,就是正确沟通方式的。再比如,我们所做的一个设计,实现成本很高,会让运维成本翻5倍,执行的同学一看尿了,说这哪行,肯定不能接受,然后就说不能做。但可能这个成本正是我们乐意去承受的,因为它能够给用户带来的变化远比这个付出还要大,或者这个功能做出来就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就是要做不计性价比的投入。所以说,能做不能做,还是必须结合各方面信息来判断,而不能单方面草率下定论。只有把这样的问题抛出来,我们才能够分析出是否存在一个更好解决方案,可能存在work around的方法,绕过困难,又满足需求,也可能这就是一个要不计成本硬刚下去的核心功能。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项目,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在一个这么大的一个团队规模下,任何人都无法看到整个项目的每一个细节。所以要做到产品结果上的追求极致,就要求每一个人必须把自己所做的事情做到极致。只有每个人都以追求极致去要求自己,把我们产品的每一个基本模块做好,最终合在一起,那才能最终成为一个极致的产品。

中庸者才需要定位

grayscale photo of concrete building

今天在听播客的时候,听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定位理论不是在所有的领域都有用的,主要是广告营销业,以及一些偏快消品的行业“

当时主播举的例子是:今麦郎通过推出一款“凉白开”的产品,在市场上异军突起,占领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作为故事,必然有一定的夸大的成分,但我觉得这个逻辑很合理:

  • 优秀的人往往不需要定位就可以很优秀。
  • 中庸的人需要定位来让自己和别人看起来不一样,看起来很优秀。

我和朋友聊起来时举的例子是 王垠,看我博客的人可能不少人就知道。对于王垠而言,他没有定位就足以让他被很多人所知道。而只有中人之姿的我,只有通过定位才能在众多工程师当中,变得与众不同,为人所知。

如果你也是一个“标品”,不妨找找自己的定位,让自己与众不同。

合理。

《生涯线》书摘

black smartphone screengrab
  • 在与老板进行对话时,不要过多关注你所得到的评分,而要力争得到自己所需的深度反馈。如果你看淡了数字和分数,也就为自己敞开了大门,去接收实用的真实反馈。
  • 如果不积极去征求和采纳反馈信息,就会受限于有限意识(bounded awareness)。
  • 不要为那些建议找理由,或者是辩解;不要责怪他人;不要生气。如果你的反应是那样,他人有可能不会再给你真实的反馈。你所需要的就是接收反馈信息,然后思索。
  • 希拉的反应也给了我们另一条经验教训,即留意他人的感受。即使你坚决不认同他人的观点,他人的感受依然重要。“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如果你毫不在乎他人的感受,“恶名”很快就会传播开来。你需要问一些明确的问题,请他人举出具体的例子,然后努力改变那些在你看来错误的印象。
  • 在与导师进行对话时切记这句话。重要的不是表现出你懂多少,而是展现你的倾听和学习的能力。
  • 将这个定律用到工作上,要确保取得最佳绩效,适量的激情(但不是过高的或错位的激情)是必不可少的。激情不足,可能就无法集中精神,人们会失去信心,甚至是害怕面前的行动。从图2-1中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激情,也就没有了绩效。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毅力也会逐渐消退。在水平轴的另一端,如果激情过高,绩效也会为零。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你的决策和推理能力会受影响,从而阻碍绩效的提升。当害怕或恐慌时,人们会过于兴奋,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人们在特定情况下常常会“怯场”。同样,如果因为担心结果而压力过大,一些基本的事情都会很难完成。
  • 当机会出现时,可以战略性地偏离自己的计划,但一定要牢记自己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 要有毅力,还必须有准备。罗马哲学家塞内卡(Seneca)是2 000年前的人。他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幸运就是机会之路与准备之路的交会处。”
  • 在规划自己的职场生涯线时,也一定要小心,不要放弃那些重要领域的控制权。放弃控制权也许能让你在短期内获得收益,但规划自身生涯线的目的就是制订计划,争取持续赢利。
  • 有耐心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浪费时间,坐等机会上门。恰恰相反,你仍然需要有一定的紧迫感。
  • 请记住,随着你在职场逐渐成长,必须让自己看到那些冒出来的、此前想都没有想到的新目标。只要跟着自己的计划走,那些曾经看上去难以想象的目标很快就会变得切合现实。
  •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快速行动”,这条策略将助你一臂之力。
  • 与迪克·巴斯一样,你会发现,在考虑目标时要大处着眼,这会让你从中获益。不管如何努力,你绝对不可能一次完成所有工作。
  • 1.有目标强于没目标。 2.具体的目标强于泛泛的目标。 3.有难度的具体目标强于容易实现的目标。
  • 让你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减肥
  • 呢?“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快速行动”
  • 不要过多思考问题。如果你发现自己因为某件事情而不知所措或颇感困惑,那么停止过度分析。暂时搁置,或者去做其他事情,等思绪平稳下来之后再做决定。
  • 优秀的军事领袖非常善于使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快速行动”策略。
  • 决断的一大好处就在于它能让你处于最前沿的位置。其他人则需要花时间来追赶你,琢磨你下一步要干什么。他们会将你视为领导者。你也必须开始有同样的想法。
  • 许多人拥有成功的能力,但缺乏较强的执行力。这种欠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没有清晰且切合实际的计划,结果是眼高手低,急于求成,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 在《小赌大胜:卓越的公司如何实现突破性的创新和变革》(Little Bets)
  • 该公司过去也一直使用这句话来表述自身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说,IBM公司意识到必须给员工空间,让他们能进行创造性的新工作,否则会导致公司沾沾自喜,停滞不前。
  • 如果有过这种经历,那就是处于心流的状态。它就像沉迷于一些活动,而这些活动要满足3个基本的条件,即你喜欢这件事,它要求必须精神集中,而且你有做这件事的能力。
  • 在平稳期里,你可以培养一些技能,不仅提升自己在当前岗位上的技能,而且还为下一个岗位做好准备。
  • 在经典书籍《问题解决》(On Problem Solving)中,德国已故心理学家卡尔·登克尔(Karl Duncker)介绍了他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 从多个方面来说,红海战略是一种防御性的,而蓝海战略则是进攻性的。之所以称为红海,是因为水域由于竞争对手的残酷无情而变得血腥。通过进军蓝海,你可以更多地去关注自身,将精力放在那些你认为进行创新和取得成功所必须做的事情上。由此你可以进行内部竞争,从而实现更令人满意的成果,无须去与他人一决高低。
  • 你必须在工作中创造并维持自己的溢价。如果不这样,企业会用你去“交换”业绩更出色的员工。你必须确保自己不会停滞不前,从而防止出现这种结果。
  • 在职场中,你应该立志成为创新者或内行,率先发现自己必须培养哪些新技能,这样能让你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 为了避免停滞,最艰难的就是在变得墨守成规之前改变自己的做事方式。这要求你意识到曾经奏效的方法不再有效,但遗憾的是,这点并不那么容易做到。
  • 事实上,如果你能吸取失败的教训,学习新知识,做好更充足的准备,那这就是建设性失败,能让你此后以更快的速度走上坡路。
  • 美国人应该乐于承担这些风险,推动知识的发展,丰富我们的经历,并拓宽我们的领域。我们相信所发现的风险和挑战都在我们集体的经验范围之内,且能够加以克服。
  • 失败通常被理解为出错,但失败的结果本应该是更积极的。现实中存在更为糟糕的失败,即因为恐惧而未能尝试重要的事情。
  • 它意味着只要迈出正确的第一步,在最开始就表现强劲,那么同事和上司心中就会对自己有正面的预期,进而推动自身职场生涯线的发展。
  • 外向的人通常说多于听,内向的人则恰恰相反。内向的人更加谨慎,深思熟虑;外向的人乐于快速采取行动,更愿意冒险。
  • 肖恩·埃科尔(13)在其《快乐竞争力》(The Happiness Advantage)(14)一书中对这个观点进行了详细阐述,他分析了为什么最初就要追求快乐。

《要钱还是要生活》书摘

black smartphone screengrab

作者:[美]维姬·罗宾,[美]乔·多明格斯

  • 财务自由的意思就是不必再为了钱而工作。
  • 读任何有关金钱的书都只有一个理由:让自己有能力过上更好的生活。
  • 年轻人步入社会后,他们的学士学位保证不了他们的收入足够偿还债务。在他们所处的世界里,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每个人都是YO YO族: You’re On Your Own(自生自灭)
  • 这些年轻人的人生规划不是在职场步步高升,而是追求人生意义,采用更弹性、自由、创新的工作方式,不局限在某个职位,而是关注自己整体的职业生涯
  • “拥有更多”是一个欲望的无底洞。无论你现在有多少钱,若一心想着“更多就会更好”,你就会以不断获取为头等大事。
  • 财商(FI1)、财务诚信(FI2)、财务自由(FI3)和财务依存(FI4)。
  • 完美无缺的职场生活要有足够多的挑战,让人感到有趣;要有足够多的安适,让人身心惬意;要有足够好的人际关系,让人神清气爽;要有足够多的空间,让人有成就感;要有足够充足的时间,让人能够完成工作;要有足够多的闲暇,让人精神焕发;要有足够多的价值,让人觉得自己不可或缺;要有足够多的乐趣,让人乐在其中;还要有足够多的收入,让人可以付账单……凡此种种。
  • 如果日复一日的工作让我们感到幸福快乐,那么,烦躁与不便就可以忽略。如果我们能相信自己从事的工作确实在使世界变得更美好,那么,我们会毫无怨言地牺牲睡眠和社交生活。如果我们用辛苦工作换取不错的收入,不仅让我们感到短暂的快乐,同时还有满足感与成就感,那么,我们多花些时间在工作上也心甘情愿。然而日益明显的事实是,除了最低限度的舒适之外,金钱并没有带来我们所追求的幸福。
  • “更多就会更好”的观念必然导致不满情绪。如果你努力为拥有一切而活,你拥有的就永远不够多
  • “足够”是一种无所畏惧的状态,一种胸有成竹的状态,一种坦坦荡荡、有自知之明的状态。它是指充分欣赏和享受金钱给生活带来的一切,但绝不购买不需要、不想要的东西。
  • 因此,断舍离不是让你随意地丢弃物品,而是为迎接新事物清理空间、腾出空间。尽管这些理念是不言而喻的,但许多人对接受这些理念怀有或明或暗的抗拒。只要一提起缩减规模、开源节流,总让人以为是因为生活艰苦、穷困潦倒。
  • 凡是在你身边、对你无用却占用空间的,那都是废物。
  • 在对改变有害行为进行抉择时,反责与分辨是有区别的。反责关乎羞愧与责怪、善与恶,分辨则是厘清事实与谎言。沉浸在责怪和羞愧情绪中会拖慢你迈向财务自由的进度。反责会让你停滞不前、灰心丧气、心绪不宁。分辨则会照亮潜在的陷阱,这样你就可以绕开它们。
  •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曾经说过:“人所渴望的不是富有,而是比别人更富有。”换言之,一旦富有变成了跟我们一样的人都能达到的状态,那它就不复为富有。
  • 你要做的就是保持自觉。所谓自觉就是:当你思考和感知的时候,你很清楚自己在想什么、感知什么。
  • 低级兴奋来自外在奖励,深层兴奋则来自“生命被用来达到你自认为崇高非凡的目的”。低级兴奋是短暂的,深度兴奋则能持久。你的满足感是内在衡量深度兴奋的标尺。
  • “财务自由”包含的一个内容就是“不需要用钱来满足需要”,这与对“财务自由”的误解正相反,误解就是:所谓“财务自由”就是有足够多的钱雇人为我打理一切事情。
  • 会计方式无所谓对错。你要选择能给予所需信息的方式,这样,你瞥一眼挂图就能知道自己的当前状况和未来走向
  • “简约”和“极简主义”这两个词概括出了无多余负累之特点,但也有些清苦的苦行僧意味。“收纳”技巧强化了追求快乐之愿望,但仍主要着眼于物品,而不是更深层次的时间、金钱和满足感等问题。“节俭”一词曾经堪当此任,但到了20世纪中叶,它变得像大萧条时代的祖父母一样让人感到古怪。
  • 浪费不是指拥有的东西多,而是指未能享受它们。要衡量你在节俭方面是否成功,不必看你的吝啬程度,要看你对物质世界的享受程度
  • 北美的“更多会更好,永远都不够”的心态不符合节俭的定义,并不仅仅是因为有多余,也是因为欠缺对我们已拥有东西的享受
  • 节俭是我们所追求的平衡。节俭是能够高效地从你所在的世界中收获幸福。节俭是恰当使用(发音正好与“正当”相近),也就是明智地管理金钱、时间、精力、空间和财产
  • 替代原则说:“当你想购物时,花点时间追溯到需求所在,问问自己最能满足这个需求的创意还是消费。
  • 节俭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避免欠债。
  • 贷款买车和分期付款购买大件也一样,如果有低利率或零利率优惠,而且你能做到按时还款,那就可以考虑。
  • 预防是关键。充分利用你所买的健康保险的附带服务,包括预防性问诊和检查、生活指导、心理健康检查和健康俱乐部会籍
  • 简单易行的养老生活投资》
  • 许多财务自由人士表示,当孩子意识到他们必须花自己的钱去买想要的东西时,他们很快就变得节俭和有创业精神。
  • 另一个小窍门是在亲子时刻尽量以创意代替金钱,包括规划生日聚会(自制蛋糕以及土豆布袋赛跑和扔水气球等老式游戏既有趣又省钱)和万圣节活动(手工制作服装很有意思,而且更令人难忘)
  • 金钱作为交换媒介的前提是交易双方一致认为它有价值
  • 金钱并没有我们赋予它的种种意义,也不等于金融体系中的严峻现实,它是我们选择用生命能量去换取的东西
  • 认识到“金钱是用生命能量换来的”只需要一瞬间,践行这个真理却是持续一生的发现之旅。
  • 富有只存在于同其他人或物的对比中。富有是比我现在拥有的要多得多。富有是比其他大多数人拥有的要多得多
  • 这个例子中,你花掉的每一美元代表你生命中的6分钟。下次掏出20美元买一件逢见必买之物时想想这个数字吧。扪心自问:这个东西值我花120分钟的生命能量吗?它与我花两个小时在路上奔波、开车去上班或者挖掘未来客户等值吗
  • 凡此种种情形,都起因于同一个思想根源:钱就是钱,爱就是爱,两者永远不该有交集。检讨一下你自己的态度吧,你是否在用高尚的哲学理想或精神理想为财务上的糊涂状态开脱呢
  • 人生亦然,一点点的蒙蔽造假就会让穿透云层的光亮减弱。因此,你要意志坚定、锲而不舍、绝不妥协
  • 辨别力与我们人人都拥有的天赋有关,那就是:懂得真理何在,看得清全局,明白我们真正想要的是此生有所作为
  • 记住,无论哪个问题,在末尾加上一句“为什么”会让它更有深度。无论哪个问题,补充一句“我给出的答案对社会有何影响”会让它更有广度。
  • 《笨人的节俭生活》(Frugal Living for Dummies)
  • 凡是你买了并不使用的东西,凡是你扔掉的东西,凡是你消耗了却并未产生愉悦感的东西,那都是浪费金钱,是浪费你的生命能量、浪费地球上有限的资源。
  • 诗人纪伯伦告诉我们:“工作是眼睛能看见的爱。
  • 《石器时代经济学》(Stone Age Economics)
  • 《工作无止境》(Work Without End)
  • 我们(作为一个社会)关于休闲的概念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曾经被认为是日常生活中令人向往的文明教养的表现,现在逐渐变得让人忌惮,提醒人们想起大萧条岁月里的失业情况。随着休闲的价值下降,工作的价值上升,对充分就业的倡导,再伴以广告业的发展,造就了民众越来越重视工作、重视挣更多的钱以便消费更多的资源
  • 让一份职业令人满意的是成长潜力、沟通渠道、工作兴趣、赏识认可,不是报酬
  • “工作”是指一切生产性的或有目的的活动,有偿就业则是众多这种活动中的一种
  • 凡是我们所做的与人生目标一致的事情都叫“工作”。通过斩断这一联系,我们找回自己的人生
  • 我们把犹如圆枘的自我强塞进一个叫作“职业”的方凿,越发让人觉得生活的内容就是从一个固定列表中进行挑选。除非你是艺术家或企业家,否则你的工作内容通常就是配合别人的议程,并因为这种效劳而得到报酬。职场有一种微妙却普遍的事不关己的气氛,觉得我们总是在替别人效力,总是在设法取悦地位比自己高一点的人。在大公司里,多数员工根本不知道他们辛辛苦苦执行的计划由谁制订。
  • 挂图每天都在提醒她:把生命能量卖得越贵,她就能越早把时间重新掌握到自己手中。
  • 第七步不过就是珍惜你的生命能量和增加你的收入,因为有偿就业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得报酬。你这样做不是出于贪婪或竞争,而是出于自尊和对生命的感激。
  • 本总额,将结果填入挂图: (资本×当前长期利率)÷ 12 =月度投资收入
  • 交叉跨越点”为我们提供了“财务自由”的最终定义。在月度投资收入超过月度支出的那个交叉跨越点,你将实现传统意义上的财务自由。你将从职业以外的来源获得被动收入。
  • 如果你把生活看得比职业更重要,并且能够设想只需要在一个有限的、可预见的时间范围内为了钱而工作,那么你工作起来可能会更有干劲、更讲诚信。当你意识到自己只需要为了钱而工作有限的一段时间,你在学会珍惜生命能量时开始具备的自信、振作、奉献、诚信、以工作能力为荣和高度负责的品质就会显现出来。
  • 对于那些不实现财务自由不罢休的人来说,本计划的一个基石就是:现在专心挣钱,以便今后不必挣钱。所以你是集中、有意地在有限的一段时间内挣钱(不出卖正直诚信,也不危及健康)。
  • 资本、缓冲资金、缓存金,它们是财务自由的三大支柱。
  • 选择”是财务自由的真正核心。它跟金钱无关,它关乎你往哪里投放最宝贵的资源:你的时间,你的注意力,你的生命
  • (资本×当前长期利率)÷ 12 =月度投资收入
  • 《通往财富的简单道路》(The Simple Path to Wealth)一书作者J. L.柯林斯(J. L. Collins
  • 书《极简主义:过有意义的生活》(Minimalism :Live a Meaningful Life)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战略

two people drawing on whiteboard

如果说,如何拥有一个稳定的个人评价体系 谈的是「选择和目标」,那么今天要聊的就是达成目标的路线。

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战略,来逐渐的达成自己的目标。目标搭配着战略,剩下的便只有努力达成战略过程中的每一个 Milestone,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了。

战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接下来的重点是:什么是战略?

战略或策略,是指为实现某种目标(如政治、军事、经济、商业或国家利益等方面的目标)而制定的高层次、全方位的长期行动计划。

维基百科

从维基百科的描述当中,我们可以抽出几个关键的定义

  • 战略的设定应该是达成某个目标:先有目标再有战略,而不是先有战略再想目标。
  • 战略应该是长期行动计划:战略意味着你要做一个偏长期的规划,这个规划可能是一年、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但肯定不是一星期,两星期的,那个叫计划或 Todo。
  • 战略应该是高层次、全方位的计划:高层次意味着战略关注的是一个在长周期下有效的事情, 而非短期有价值的。追求的更多的是长期价值;而全方位则提醒我们,战略不止我们能一眼看到的东西,还包括我们需要仔细思考才能意识到的问题。

但上面的这些似乎还是有点模糊,不具备可执行性,那是否有一些更具有可执行性的建议?

1. 战略的核心是聚焦

战略的重点不在于你要做什么,因为那个已经被目标定义。反而,战略要定义你不要做什么。我们选择做一件事的理由可能不重要,但我们选择不做一件事的理由非常的重要,因为他代表着背后的思考。

同样的,战略因为是一个更长期的过程,我们必须确定哪些事情是重要的,而重要的事情,往往只有很少的几件。如果你的战略有 30 条,那大概率不是战略,而是战术。

2. 战略要找到关键点

战略是要解决一个更加长期的问题和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做的是尽可能的找到其中的关键点位,通过撬动一个关键点位,来降低自己后续的实现成本。如果战略虽然制定,但却没有找到关键点位,可能会让你的目标离你越来越远。

不过,如果你的能力和判断力不足以让你找到战略的核心关键点也不影响,可以先设定一个指标,先快速尝试一下, 并推演当前的指标和手段是否可以持续产生效果和价值,再决定战略的关键点。

一些核心的判断点包括:

  • 不要边污染边治理:边污染边治理意味着你永生无法达到目标,你可以无限逼近目标,但永远无法达成目标。
  • 权责对等:在设计战略体系的时候,往往会遇到需要和他人协作共同达成。在涉及到和他人共同协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权责对等。以及,要尝试为他人的部分设定 Plan B ,不要出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局面。

我不后悔我学的是 EE

blue and black circuit board

我并不是一个学 CS (Computer Science)出身的工程师,我是一个学 EE(Electrical Engineering)的工程师。我的大学本科专业是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虽然本科不是 CS ,没办法如其他从业者一般,系统性的学习数据结构、计算机原理等一系列基础课程,给我的计算机从业带来了一定遗憾。但好在这些经典内容我可以通过 Mooc、自己阅读相关的图书来获得,虽然不能说学的就比人家科班的好,但好在是够用。

此外,软件行业的从业比较依赖你的实战能力,我因为喜欢 CS,所以其实从初中就开始 Coding ,当我毕业的时候,已经 Coding 了近 10 年,越过最基础的那些痛苦的日子,倒是也不影响我就业。

反倒是 EE 的背景,赋予了我无限的可能。我可以从事前端、后端的工作,但同时也可以成为一个嵌入式工程师(毕竟大学整这玩意的),也可以自己亲自上手设计板子、焊板子,给我了不一样的可能性和未来。

反倒是出身于 CS 的同学,因为所学内容和所工作内容的高度一致性,很难表现出背后的交叉价值,比较难有更多的选择。

我不后悔我学的是 EE。

不过,我还是会拿自己学 EE 来打趣:「当年报志愿的时候不懂,打电话给招办,问这个是不是 IT 行业,人家说是,我就报了。没想到这个是偏电子的 IT…」

不删旧文章

MacBook Pro near white open book

我的博客的一个特色是,我很少删除旧文章。

一个核心的原因是在我看来,这些旧文章虽然拙劣、天真、单纯,但从某种视角上,那是我的过去。我没必要修改我的旧文章,来掩盖自己的过去。我不太需要所有人都认为我是完美的。

当然,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我懒得去修改自己之前的文章了。毕竟目前已经一千多篇文章了,实在是懒得更新了。

倘若我要写一篇文章,且和之前的文章相关,我可能会选择在文章当中引用旧文章,从而方便读者了解到之前我的思考轨迹。

而不删除旧文章获得的一个好处便是,我的思考轨迹,我如何变成如今的我都有迹可循。

Kindle 之于我,到底意味着什么?

5430447568ebabfac404a65fa9b88433

我写 Kindle 并不多,往往是用 Kindle。最近写的 Kindle 的文章,也不过这三篇

我用 Kindle 读了很多的书,了解了很大的世界。但另一方面,我确实也很少只用 Kindle。实际上, Kindle 于我,真的就是一个随身的图书馆,我会在这个随身图书馆里放着各种图书来看。

如果只说 Kindle 的实体阅读器,也就到此为止了。不过除了这些,我还常去浏览 Kindle 的网站,看看 Kindle 商店最近上了什么新书。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4

Kindle 商店的停运,于我而言,便是缺少了一个重要的发现图书的途径。有朋友会建议豆瓣也不错,但对于我来说,豆瓣大部分时候是用来记录我要读哪本书和我读过哪本书的,很少用来发现图书。除非是我要对图书进行专题方向的研究,则会通过某本书所在的豆列来查找更多的图书。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5

不看豆瓣的图书,可能是因为他上面总是新书速递,大部分书都是我不喜欢的,久而久之就不怎么看了。

此外,我偶尔还会用微信读书的书单功能,来查看一些有意思的图书。不过因为没有 PC 版,发现新书的概率终究是低了一些。

唉,少了一个能发现书的途径。

我已经很久没有去图书馆了

girl reading book

在看订阅的 Newsletter 的时候,看到这样一段话。突然想起来,我似乎很久很久没有正经的去图书馆了。偶尔在商场里看到书店还会进去看一看,专门去图书馆真的是很少再去了。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3

回想小时候,我常泡在图书馆里,周末往往是从吃完午饭呆到吃晚饭,一看就是看好几个小时。图书馆比较远,我有些时候也会去别的大型公立书店读书(新亚书店),放学以后就从家里走去书店看书,看几个小时再回家。

而从上了初中以后,因为学业的压力,就不怎么去书店的看书了。再加上初中开始,我将不少的时间投放在计算机上,去书店就越来越少了。

上了大学,我重新回到了有闲的状态,但我也再没回到过图书馆了。更多的时候,我都是直接买实体书了。毕竟我看的书大多是计算机相关的,等图书馆采购不知道猴年马月了。再加上大学时做了不少外包项目,也赚了一些钱,有钱就自己买。在大学时, 我除了买实体书,还买了 Kindle ,并订阅了 Kindle Unlimited 的,毕竟一年百来块,图书却可以一直借,很划算。

有钱,让图书馆离我越来越远了。回想一下,小时候喜欢去图书馆,大概是因为那个时候没钱买书,所以不得不去图书馆“白嫖”了。

如何拥有一个稳定的个人评价体系

floating green leaf plant on person's hand

人这一生难免会遇到不靠谱的朋友、上级、前辈,他们会在各种方面对你进行 PUA 。而一个对抗 PUA 的很重要的手段,便是构建一个稳定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体系。

我们现在生活当中,接受着外部大量的信息和评价。对于我们身边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不可避免在的在过去被父母拿来和其他同龄人对比(别人家孩子),也会有不少人因此留下阴影。在被对比的过程中,难免就会产生不健康的逆反心理和错误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

在我看来,一个稳定的自我认知源自于以己为本的自我评价体系。以己为本不意味着你不需要参考外界的信息,但你的出发点应该是你自己,而不是别人。父母的对比往往就是以他人为本,指责孩子为什么不如他人,他人才是基准。而以己为本的评价体系,则是以自己为基准,看自己和他人有哪些差距,如何缩小甚至完全没有差距。

而关于具体的制定自我评价的体系,我的建议是:

  1. 先明确「我是谁」。
  2. 再明确「我想要达成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一个人,但不能是你直接联系得到的人(最好是已经去世的人,因为对于他们的评价已经基本定型,不会出现现在的明星塌房的事情)。
  3. 再明确「我和目标中间的人的水平」,这个目标同样可以是一个人,类似的,应该是一个你无法直接联系到的人。
  4. 当你明确了自己想要的目标之后,你已经大致知道他在历史上的位置。

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找到自己在历史上的位置。

前面我们提到,制定的目标需要是一个摸不到的、最好是已经去世,已经盖棺定论的人。而我们的参考系相对就没有这么麻烦。我们可以选择身边我们认为最厉害的人作为参考,进行对比,并通过对比找到自己的不足,补全这些不足。当我们已经超越了当下我们所定义的参考系之后,就可以重新寻找新的参考基准,并校准自己的认知。

在确立参考坐标系后,再不断的通过参考人来校准,从而让我们获得一个相对稳定且明确增长的个人评价。这样的个人评价体系在面对日常生活过程中的 PUA ,可以简单从容的去面对:你的评价是否是有价值的?对于我达成我的终极目标是否有效?。就算对方想要 PUA 你,也会因为无法动摇你内心的自我评价,而无法对你产生危害。

祝你拥有一个稳定的个人评价体系。

周报你可以不给别人看,但要自己写

white floral on white book page

在 V2ex 上有两个对立的帖子,写周报的意义何在?我个人觉得要认真写日报、周报、开好站会~

我自己的观点是:

  • 周报、日报可以不给别人看,但你应该自己给自己写一个周报/日报。这是为了帮你自己更好的做总结和记录,在日后需要的时候,有可用的资料。

我其实能理解那些反馈日报/周报的人的想法,在一个社交的场景下,周报和日报很快会流于形式,变成同侪压力( Peer Pressure),大家自然厌恶这样的内容和形式。但大家讨厌的是这种压力和无意义的竞争,而不是讨厌日报、周报本身。如果我将压力和记录拆开,则可以更好的看待日报、周报这些东西。

我们的生活当中需要处理太多的事情,这些事情往往在当下被我们一件件的处理掉,然后被我们抛之脑后。但这些小事,对于我们来说同样也是珍贵的经历和回忆。当日后我们希望回溯的时候,没有当下的记录,是一个十分困难的事情。

这也是后来为什么我开始写日记,记录每天零零碎碎的琐事。哪怕我的日历里只有几张照片、 几个地名、零零散散的只言片语,也可以帮我在日后重新回溯历史,成为我宝贵的记录。

从医生的“医学研”演化到工程师的“产学研“

medical professionals working

最近在听「发热电台」,在最新的一期节目当中,提到了医生职业体系当中对于医生的要求:医学研一把抓。

  • :医生的本质工作,治病救人。一个好的医生应当是能够治病救人的。有治病救人的结果出来。
  • :医生的教学工作,带实习生。一个好的医生的成长周期是很长的,期间则得益于前辈们的提携,才能逐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医生。
  • :医生的研究工作,在医生的体系内, 论文是一个评职称非常重要的评估因素。一个好的医生需要有自己的研究成果。

上面这三点让医生们苦不堪言(毕竟我国医疗资源不足,医生们完成医的任务就已经精疲力竭了),纷纷吐槽。

但我从中却注意到,似乎我们常见的职业当中,很多并没有类似的要求。而实际上,医生的“医学研”的设定帮助医生延长了自己的职业生命周期。

将其迁移至软件工程师领域,则是产学研一把抓

  • :产是软件工程师的本质工作,负责完成工作中的任务,将想法变为现实。这也是大多数软件工程师的日常。
  • :学和医生的定义类似。好的工程师应该试着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这些学生可以是你身边的实习生,也可以是你在社交网络上的粉丝。重要的是将知识传承下去,以及通过教授验证自己是否真的学会了。
  • :研则和医生略有不同。一方面,你可以通过类似医生的方式,撰写论文, 提交自己的研究报告给各期刊,来完成自己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你的研究工作可以和你自己工作使用的各项基础依赖结合,以开源的方式来展示你的研究成功。

当然,我能想到,这样的三条达成是很难的。但就如同医生一样,当你能做好这三条的时候,大概率你的职业生涯也会被延长,不用担心所谓的 35 岁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