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对的问题

woman holding camera standing near people

最近在读《如何成为顶级记者》,总体来说,不同的记者有不同的切入视角,但如果要找一个能够综述所有人的关键点就是 —— 「离事情发生的地点足够近」。无论是通过自己的数据分析找到真正的事情发生点,还是和当事人建立更加友好、更加深入的联系,都是为了达成「离事情发生的地点足够近」这个诉求。

而当我总结到这里时,我突然在思考一个问题:我的问题真的是如何成为一个顶级记者么?

显然不是,我必然是会在编程和工程师的路上越走越远的,我的目的其实是:「如何录制好一档访谈类型的播客」,而这个问题如果细化的话,其实真正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

当我明确了正确的问题之后,那就知道正确的 Action 应该是什么 —— 「学习提出正确的问题」

回到这个事情本身,我其实在初期也进行了思考:从做一个好的访谈播客出发,推导出我需要具备优秀的访谈能力,而优秀的访谈能力往往出现在优秀的主持人和优秀的记者身上,因此我推导出了需要去学习顶级记者的思路。但是,问题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如果进一步推导和抽象,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 「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

独立开发者可用的支付方式

person holding black and white electronic device

我会关注一些个人可用的收款方式,核心支付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开发产品过程中,必须要用到的各项基本技能。如果支付流程无法打通,独立开发者的商业模式就会遭到最直接的打击:你如何赚到钱?

可能你会想,我难道不能使用广告的方式来赚钱么?

当然可以,但与直接向最终用户收款的方式相比,显然,广告赚到的钱不过是蝇头小利。

此外,我也说过,广告赚钱是非常少量的,因为你拿到的本身就是平台收益中的一小部分。此外,广告还有一个问题是与流量相关的,你必须不停的想办法获取流量,并将流量转化,这对于独立开发者而言,并不友好。因此,我并不看好以广告为基础的独立开发产品模式。

故而,我十分在乎收款流程的通畅。

其实想想也能明白,你会发现国内独立开发者大多出现在 iOS、Android 等移动应用开发平台上,这里很难说没有平台提供的收款渠道带来的价值。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也建议大家可以适当关注一些收款渠道,以便你自己后续使用。

为什么不注册公司,自己接入渠道?

当提起这些第三方渠道的时候,大家经常会说,诶呀,你这个收款平台的费率好高啊,你看看支付宝官方,只有XXX。

我觉得,这个事情如果只对比收款费率的话,过于单纯。

实际上,支付宝官方、微信支付官方往往需要企业资质才能开通。而你开通这些账号所支付的成本,远超你当下的收入。

你用你前期的收入,养活了代注册公司、代记账公司。早期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你大可以用这些平台完成前期的冷启动,启动完成,有了长期收入,你的收益足以支撑你继续后续的工作,再替换不迟。

我关注到的收款平台

面包多 Pay

https://mbd.pub/

PayJS

https://payjs.cn/

XorPay

https://xorpay.com/

美股交易时间与价值投资

red and blue light streaks

突然觉得,美股很适合价值投资,因为美股的交易时间决定了,它无法作为我们的高频交易方式,我们无法高频的购买。

美股持续交易时段为美国东部时间(ET):周一至周五 9:30~16:00
美夏令时(3月-11月):北京时间 21:30~4:00
美冬令时(11月-次年3月):北京时间 22:30~5:00

富途证券:https://www.futuhk.com/cn/support/topic135?lang=zh-cn&from_platform=1&platform_langArea=

虽然有盘后交易,但波动相对没有那么明显,操作的意义并没有那么大。差不多也是挂个预期价格,放在这里等待自动撮合交易。

相比之下,更符合我们生活习惯的 A 股和港股,会让你不自觉的进入盯盘模式。

微信公众号付费与 GitChat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9

GitChat 是一个定位于工程师知识付费的平台。由现图灵社区负责人谢工于 2018 年时推出,后为 CSDN 所收购。GitChat 的特点是众筹文章 & 读者按照文章付费。

我是 GitChat 平台的老用户,从 GitChat 刚刚开始推广就加入到 GitChat 当中,也是广泛的使用了 GitChat 的平台,其推出的文章、专栏我基本上都有试过。

到了 2022 年,GitChat 已经风光不再,而微信公众号也推出了其付费产品 —— 微信公众号付费阅读。

那我们要问一个问题了:是微信公众号的付费阅读干掉了 GitChat 么?

从最基础的功能表现上来看,GitChat 的核心是用户按照文章付费,而不是按视频付费;微信公众号的付费阅读功能同样支持按文章付费。从功能的层面,似乎 GitChat 已经完全被微信公众号的付费阅读功能所替代。

但在实际上,二者提供的价值完全不同。

微信公众号的付费阅读功能是提供给创作者的创收工具,作者可以在已有的用户基础之上,进行部分内容的付费,从而解决内容变现的问题。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9
GitChat 的众筹功能

GitChat 则在提供了创收工具以外,还提供了平台的流量,不记得之前在哪里看到过,大致是这么一句话:“在线课程的核心不是课程质量,而是课程流量”。在在线视频课程的场景下,每一个做课程的老师都不过是流水线上可以替换的工人,而更重要的是读者从何而来。不仅如此,GitChat 还提供了众筹的功能,对于创作者来说,可以按需生产内容,从而避免产出的内容无人付费。

从这个角度来思考的话,对于素人(彼时的我也是个素人)来说,GitChat 是比微信公众号更好的平台与工具。

F.I.R.E 还是现金流?

brown wooden blocks on white surface

其实我很早就在关注关于提前退休的事情(毕竟我是想出去玩的)。

F.I.R.E 我最早还是在微信公众号《也谈钱》当中看到的,他还写了一本书《工薪族财务自由说明书》。

也谈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坚持目前已经积攒了接近460 万人民币的本金(当然,因为他赚的是欧元,所以可能对于他来说不那么困难,对于我们生活在中国的每一个人,失去这种利率差让我们不那么容易达成目标)。基本上达成了自己的退休目标。而积攒这笔钱其实对于他来说,付出了不小的时间和精力的成本(控制那些不必要的开支)。

而现金流则是我一直看的《富爸爸与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关注的。

如果我们回到本源,其实二者所做的事情是类似的:

  1. 控制自己的开支,然后提升自己的现金保有量。
  2. 在后续依靠资产来生活。

而二者不同的是:

F.I.R.E 的资产相对单一,主要依赖投资产品。而现金流则更加关注买入资产(不仅仅是投资产品,还包括实业)。

对于我来说,我不能简单的选择其中的某一个点,而是要做一个更加综合的策略:

  1. 减少开支,以尽可能早的保有更高的现金量,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买入资产;
  2. 买入除了股票以外的更多资产(比如我今年进行的一级市场投资)。
  3. 构建自己的资产(这是工程师所特有的,可以打造一款产品,然后出售这款产品获益)。

希望早日能获得人生的自由。

不止于做工具

black and white typewriter on white table

我们做互联网产品不能太“工具化”,“工具化”看起来很实在, 但它不能引起用户的连锁反应。特别是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连锁反应的场所。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这段话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让我思考,作为一个独立开发者,我们在开发产品的时候,不能只关注一个产品的工具性,我们还应该关注用户的连锁反应,在构建产品的时刻,去打造一个适合用户使用我们这个产品的场域,一个适合我们产品的环境。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产品不断的运行下去。

这也是很多的工具软件会提供「社区」这个功能的原因。从一个产品设计者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在工具之上,提供社区形态的内容,颇有点我之前提出的「独立开发者应该做 Opinionated 的产品」。

虽然 Opinionated 是一个贬义词,但对于我们独立开发者,我们正是一个个「固执己见」的人。

写在 26 岁

happy birthday sign

2022 年,正式开始我接触这个世界的第 27 年,距离 30 而立,距离 30 焦虑,距离 30 岁被裁员,我越来越近。

回首过去,我似乎越来越在「正道」上了。

抬头向前,前路却是一片苍茫。

人生到底为何而生?

这两年,一部电影时常被我想起 —— 《心灵奇旅》。这部分电影和同为迪士尼旗下的《寻梦环游记》被我选为必看的两部电影。

《心灵奇旅》告诉你何为生的意义;《寻梦环游记》告诉你死亡也不过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存在。

回到我们自己而言,我们到底追求的是什么?

找到一个企业打工,赚更多的钱,买更好的房子,吃更好的饭菜,是我们想要的么?

罗翔老师常说,人不是手段,人是目的。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追求的是什么?

迷茫之下,还能做些什么?

朋友们常说,你真的是 High Achievers,羡慕我能做那么多事情。

不过,反过来想想,这么多事情是不是背后映衬了,我其实没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做更多的事情不一定是好事,也可能是你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你在战略上的懒惰。

我想要什么?

至少在当下而言,我想要的还算是比较明确的。

  1. 拥有一个稳定的睡后现金流,从而让我无需再依存企业而生活(或者是有自己的企业)。
  2. 环游全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再加上去年考了驾照,环游更加容易了。

焦虑

大家一直都觉得我很焦虑。

我坦然,确实焦虑。比如现在,我已经过了 26 岁生日,正式走向 27 岁,每一天都是在接近死亡,接近 30 岁中年危机,我还能做什么?

过早的焦虑让我提早思考了很多可能本不需要现在思考的事情。一方面让我成了 High Archievers,另一方面,也使我年少早衰。

希望 2022 ,我能活得更加自如。

做把咖啡杯带走的观影人

man in black long sleeve shirt sitting on black chair

昨晚去看了《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在看完电影后,发现不少人留下了自己的水杯。

在我看来,这是「举手之劳」。作为消费者,我们当然可以不把水杯带走,毕竟影院确实也安排了打扫阿姨来做打扫。不过对于我来说,我会觉得这是我们人的面貌的一个细节的展现。

细节中展现人的面貌,如果你发现一个绅士所有的行为都很绅士,但他却随地吐痰,你觉得这个人绅士么?

我们或许依然会因为别的因素和他合作,但你一定不会希望自己成为他这样的人。既然如此,那就不要做这样的人好了。

我的美股投资策略

red and blue light streaks

以下内容仅为个人投资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白宦成

我在上个月开始了美股投资,不断的入金 & 买入。以下是我的持仓 & 购买理念

购买什么样的股票?

  1. 购买大盘基金:诸如标普 500 ,大盘股意味着买的是未来,而在一个长期的时间范围来看,我们可以认为世界的经济是上升的。
  2. 购买我喜欢购买的产品:我不会购买我看不懂的行业和产品,比如消费品。我更关注我自己能够看懂或者能知道什么时候该卖出的股票。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我能够更加明确我应该什么时候买入,以及应该什么时候卖出,相应的,坏处是我能够购买的股票是极为少量的,因为我看到的那些股票很有可能已经被其他人所看好,或者是股票过于集中导致整体的抗风险性不强。

什么时候卖出?

因为我的买入策略很简单:如果我想要购买一个东西或使用一个东西,那我就可以购买他的股票。

而相应的,我的卖出策略则是两种:

  1. 我不再对所持股票公司的产品感兴趣:如果我不再对某个公司的产品感兴趣,则说明我已经无法判断这个公司和这群人所做的事情是否有价值,此时,我就可以考虑将其卖出,更换为当下我更看好的产品和公司。
  2. 我确实用钱:之前我问过一个前辈,问他,我应该何时止盈,他给我的答案是,不需要考虑止盈。你永远无法找到合适的时间点卖出,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当你用钱的时候卖出。始终持有,对长期抱有希望。

我的持仓

我目前持有了四只股票,分别是 $AAPL、$MSFT、$NVDA 和 $FUTU。

AAPL和 MSFT 主要是基于两个判断:

  1. 我目前仍喜欢并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持续购买苹果的产品,在我不够买苹果产品的时候,不妨购买苹果的股票来完成消费冲动的抑制。
  2. 微软自身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基础足够深,让它成为这个领域的垄断性存在。此外,微软近几年的收购动作在我看来是非常有价值的(如 GitHub、暴雪),这让我觉得,微软依然还能行(当然,我自己也还是会用 Windows 和 Office)

而 NVDA 的持有逻辑就很简单了,买不到 3080 ,只能买点 NVDA 来疗愈一下自己。

FUTU 则是因为我正在使用富途牛牛购买美股,既然富途牛牛是我正在使用的产品,我为什么不买一些呢?

为什么你应该自建图床?

black flat screen tv turned on near green plant

我最近对博客做了个整体架构优化(或者其实说是重建了一次),在重建完成后,为了确保我的重建是成功的,我安装了 Broken Link Checker 来进行网站链接检查。经过插件的检查后,发现了不少我在迁移的时候出现问题的点。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注意到了我过去自己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是我在早期大量的应用了来自微博的图床,但随着后续微博图床的失效,我无法再使用这些图片,在读者访问的时候,就会相应的出现错误。我不得不针对这些图片一个个手动处理。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22

好在是后来 iPic 的出现,我得以从新浪图床迁移到如今自建的又拍云图床中。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23

而随着 WordPress 插件生态的丰富,如今我在 WordPress 上写作插图更加的方便。

自建图床和自建博客、自建网站等等的原因几乎是一样的 —— 只有你自己维护的,才是真正属于你的,别人维护的,都有可能在某个时刻不让你使用。那个时候,你的成本会骤增。比如现在的我,就在苦逼的一个个的修改图片的地址。

为什么大咖愿意将机会共享给你?

ef40166b49d33480283739fdc5bb384f

我在「生财有术」的星球呆了差不多三年了,在里面看到了不少有意思的赚钱的方法和机会。不过,过去的很多时间里,我其实都无法理解,为什么大家愿意把自己赚钱的方法介绍出来。

前些日子和芦笋的创始人晓力在线下聊天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为什么大咖愿意将机会共享给你」

我们两个人在聊天时,提到了我之前做的一件事,当时是我发现了格雷厄姆的博客可以被翻译,我就发了一个朋友圈说,大家可以自己注册一个格雷厄姆的域名,并对格雷厄姆的文章进行翻译,将自己的链接发送给格雷厄姆,请他帮忙加上对应的链接。

我们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有共同的意识,可以看到这件事背后的价值,比如:

  1. 你和格雷厄姆有了沟通,甚至是有了合作,本身是比较难得的。
  2. 你通过这个翻译和建站的过程,证明了你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联系出版社,去进行更加正规的出版工作。
  3. 你可以在后续的求职过程中,将这个网站作为一个个人项目进行展示。
  4. 你可以阅读格雷厄姆的内容,并写出你自己的内容。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都能看到这些优势和这个事情所带来的收益,但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个可能就是他们看不到的机会和方式。

而这个事情放在我和晓力身上,就是不会去做的事情,因为这个事情虽然我们看起来值得做,收益也还不错,但问题在于这个收益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是没有价值的,我们需要用我们的时间做更多更有价值的事情。

而从这个逻辑去推断,我们当然可以认为是「没有人会分享自己的赚钱的机会」,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也可能是你和他们的差异实在太大,你无法理解他们对于你所看重的东西其实根本不在意。

视野不同,使我们患得患失。我们看重的,可能是那些前辈所无视的。

onCall 别说「报错消息很明确了」

black flat screen tv turned on displaying yellow emoji

今晚在写飞书 Bot ,遇到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不得已,找到了飞书的 OnCall。但在聊天的一开始,OnCall 的同学便回复了「报错消息很明确了」的回复。 让我开始有点生气。 生气的点在于,作为一个专业的开发者,onCall 之前查文档我还是心里有数的,如果问题可以被解决,我就不会选择进入 onCall 的流程。这样的回复有点质疑我的专业的感觉。 但是,换个角度来思考,onCall 同学可能确实是在忙,有点不爽。可以理解。 那有没有一个更好的办法来规避这个问题?

  1. 回复:「你好,这个报错文档中有对应提醒,是否已经按照文档描述调试过了?」这样的回复虽然含义差距不大,但缺少了「质疑」的感觉。
  2. 直接回复错误码对应的问题(但这部分其实是需要工具支持的,比如帮助 onCall 同学提供一个快速回复的工具,降低成本)

希望各位 onCall 同学都可以规避这个问题,不要陷入 onCall 导致脾气暴躁的环节。

做事要认真

black flat screen tv turned on displaying yellow emoji

做事认真与否,其实是非常明确的。对于业内人士来说,你这做的事情的工作量有多少,一目了然。即使在技术细节上不懂,但你所花费的时间、对于细节的打磨,是很轻松的可以看出来的。

而细节,会让读者、 听众、观众对你满意。可能你技不如人, 很难获得别人的认可,但你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值得他人的赞许。

有没有花费了精力也做不好的呢?有的,但其实很少的。

MBTI 其实是「性格红利」

black flat screen tv turned on displaying yellow emoji

你提前预知了别人的MBTI类型(比如我公开了),那你就可以用他最舒服的方式和他沟通;相比于不知道的人来说,你会选择和你沟通起来更舒服,更同频的人。

这才是 MBTI 的性格红利。

但问题在于,公开类型的动机是什么,对于我来说,是“降低沟通成本”,你知道我喜欢什么,就别整那些幺蛾子了,大家时间都很宝贵。

你可以访问下方的地址,获取到关于我的 MBTI 等信息

https://mp.weixin.qq.com/s/-Bqgzesu6mJG-4x8cIwtaQ

问选择记的问原因

question mark neon signage

我并不是一个天才,我也会遇见难以抉择的事情。

当出现难以抉择的事情的时候,我就会选择去问那些我信服的朋友。

我会以如下方式提问:

  1. 我面临的选择是什么?
  2. 我当前所面临的困境(背景信息,而非选择信息)
  3. 说出我可以选择的点
    1. 选择是什么
    2. 选择背后的考虑是什么
  4. 寻求朋友的解答

和一般人不一样的是,我在问选择的同时,会选择问一下原因。

这些原因会帮助我理解为什么他要这样选,以及后续我如何再参考他的选择方式,做出自己的选择。

顾问公司和外包公司的区别

black flat screen tv turned on displaying yellow emoji

此内容原发于我的 Twitter, 但我觉得值得放在博客上激励自己。

顾问公司:面临一个模糊的问题或概念,帮助客户梳理、整理概念,并提供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可能是使用已有工具,也可能是研发新的工具。

外包公司:面临一个明确的问题,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去解决问题。

二者在工作周期上也不同,顾问公司往往是短线作战,会在一周到数个月内搞定工作。而外包公司往往是长期签约,辅助完成工作。此外,顾问公司的研发新的工具的部分,和外包公司很像。

如果你想要或已经成为 Digital Nomad,则尽可能的让自己成为顾问型而非外包型,原因是外包型的工作是可以预期工作量的,你只能以工作时间等来进行报价。但顾问型不同,只有研发新工具的部分是可以预估工作量的,而前面的沟通、信息的整理和问题的拆解,是无法被直接按照时间评估工作量的。

如果真的要对思考的过程按时间报价,那一定是一个天价,经验和知识的价格很贵。也正因为顾问型公司有这样的无法被直接估价的工作,也可以因此获得更高的项目溢价,跳出穷忙的陷阱。


新补充的

如果你接受上面这个设定,那么你就要意识到,顾问公司之所以溢价高,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其非代码的部分。如果你可以提升你自己的非代码部分,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溢价。

换句话说,我们看到很多的程序员出来以后只能做外包,因为他们

1. 不知道有顾问公司的存在。

2. 不具备做顾问型公司的能力。

你的大学应该如何生活?

group of fresh graduates students throwing their academic hat in the air

大学是目前这个时代,不少人会走上的一条路。

但,大学对于每一个走这条路的人意义不一而同。有的人目标明确,有的人浑浑噩噩。这条路怎么走,大部分人都说不清。

而说不清的核心因素,是从未想清楚目的地是何处,没有了目的地,也就没有了指引方向的灯塔,不过是随波逐流。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跟着别人走,随大流。

今天我在看别人的博客的时候,发现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生存指南,写的很现实,也很真实。我觉得有必要推荐给看我博客的大学生、准大学生们。

或许你没有想清楚自己的目的地是何处?或许你还没有理解大学生活中的某一些细节为何是这样。这本电子书结构化的将你在大学会遇见的事情都告诉你,让你通过了解别人的世界,引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指南:https://survivesjtu.gitbook.io/survivesjtumanual/li-zhi-pian/huan-ying-lai-dao-shang-hai-jiao-tong-da-xue

此外,还有一本书要推荐给你,来自黄灯的《我的二本学生》,实际上,如果你是更高的学府,你可能不会面临书中所提的问题,但不意味着你不会遇见类似的问题。我倒是建议,你可以读一读这本书,了解别人的生活现状,以明晰自己的生活定位。

此外,关于学历这个问题,我一直都觉得,学历只是你曾经获得某个技能的标志,但对于你的未来,并非完全由学历定位,而且,在绝大多数的企业中,学历是一个门槛,但这个门槛并非完全无法逾越,有很多的方式可以绕过门槛,从窗户爬进面试现场。所以,与其说「我就是二本学生,我只能这样」,不如想想如何才能做到「我要突破二本给我的限制,让自己变得更好」。

如何面对朋友的推荐

f6b45291a31c61dd2fea43f6269feb40

昨天和朋友去街上溜达,期间他给我介绍了一个拍夜景模式的 App,叫 「Night Mode」,在他给我拍样片的时候,我就付费把 App 买了下来。

他很惊讶,为什么我会这么快买?,「你是我见过买的最快的」。


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

可能是因为过去的人们都无法相信他,也不会选择相信他。所以就要再三思索才决定是否要购买和选择使用他所推荐的产品。

但对于我而言,我并不会在每一次都这样做。实际上,我的推荐机制的运作是基于对于人的信任而进行的。

举个例子,就这次的场景来说,是一个朋友向我推荐他自己觉得好用的 App。那我思考的是:

  1. 这个人可靠么?答案是肯定的。
  2. 这个人用过的 App 多么?他推荐的好么?答案也是肯定的,他手机里装了几百款 App,同一类型的软件往往会下载多款。
  3. 这个 App 贵么?答案是否定的,这个 App 并不算特别贵,18 元。
  4. 这个 App 的价格,超出我对于这个人的信任了么?答案是否定的。这个价格不会让我损失对他的信任。

既然上面的问题都指向了可以买,那我大可以相信他的选择,直接下单购买。

很简单的几个问题,就把问题的决策做完了。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