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思考

理性感性与生活

最近观察到一个现象,我认为一个非常「理性」,拥有着「理工科思维」的前辈,他的配偶却显得「贪小利」、「情绪不稳定」,这似乎是很奇怪的事情。难道「理工科思维」、「沉稳」的前辈不应该是找一个很稳重的配偶么?

但随时时间的流逝,我又有了新的看法。

作为一个普通人,当我们掌握了「理工科思维」和使用理性指导生活的方式和方法后,我们的生活可以非常容易走上正轨。我们在做各种选择会比依靠「情绪」来指导我们的生活的人会更加稳健、更加轻松、更加富有确定性。

但理工科思维未免过于范式固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生活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朝着一个确定的目标上走着,在一个明确的轨道上行驶。

一个不那么稳定的配偶,可以为他的生活中添加一些变量和变化,让生活变得不那么枯燥。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挺好的。

这篇文章也是在试图用理性的逻辑来分析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但可能我说的全都是错的。

找到对的问题

最近在读《如何成为顶级记者》,总体来说,不同的记者有不同的切入视角,但如果要找一个能够综述所有人的关键点就是 —— 「离事情发生的地点足够近」。无论是通过自己的数据分析找到真正的事情发生点,还是和当事人建立更加友好、更加深入的联系,都是为了达成「离事情发生的地点足够近」这个诉求。

而当我总结到这里时,我突然在思考一个问题:我的问题真的是如何成为一个顶级记者么?

显然不是,我必然是会在编程和工程师的路上越走越远的,我的目的其实是:「如何录制好一档访谈类型的播客」,而这个问题如果细化的话,其实真正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

当我明确了正确的问题之后,那就知道正确的 Action 应该是什么 —— 「学习提出正确的问题」

回到这个事情本身,我其实在初期也进行了思考:从做一个好的访谈播客出发,推导出我需要具备优秀的访谈能力,而优秀的访谈能力往往出现在优秀的主持人和优秀的记者身上,因此我推导出了需要去学习顶级记者的思路。但是,问题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如果进一步推导和抽象,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 「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

独立开发者可用的支付方式

我会关注一些个人可用的收款方式,核心支付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开发产品过程中,必须要用到的各项基本技能。如果支付流程无法打通,独立开发者的商业模式就会遭到最直接的打击:你如何赚到钱?

可能你会想,我难道不能使用广告的方式来赚钱么?

当然可以,但与直接向最终用户收款的方式相比,显然,广告赚到的钱不过是蝇头小利。

此外,我也说过,广告赚钱是非常少量的,因为你拿到的本身就是平台收益中的一小部分。此外,广告还有一个问题是与流量相关的,你必须不停的想办法获取流量,并将流量转化,这对于独立开发者而言,并不友好。因此,我并不看好以广告为基础的独立开发产品模式。

故而,我十分在乎收款流程的通畅。

其实想想也能明白,你会发现国内独立开发者大多出现在 iOS、Android 等移动应用开发平台上,这里很难说没有平台提供的收款渠道带来的价值。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也建议大家可以适当关注一些收款渠道,以便你自己后续使用。

为什么不注册公司,自己接入渠道?

当提起这些第三方渠道的时候,大家经常会说,诶呀,你这个收款平台的费率好高啊,你看看支付宝官方,只有XXX。

我觉得,这个事情如果只对比收款费率的话,过于单纯。

实际上,支付宝官方、微信支付官方往往需要企业资质才能开通。而你开通这些账号所支付的成本,远超你当下的收入。

你用你前期的收入,养活了代注册公司、代记账公司。早期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你大可以用这些平台完成前期的冷启动,启动完成,有了长期收入,你的收益足以支撑你继续后续的工作,再替换不迟。

我关注到的收款平台

面包多 Pay

https://mbd.pub/

PayJS

https://payjs.cn/

XorPay

https://xorpay.com/

美股交易时间与价值投资

突然觉得,美股很适合价值投资,因为美股的交易时间决定了,它无法作为我们的高频交易方式,我们无法高频的购买。

美股持续交易时段为美国东部时间(ET):周一至周五 9:30~16:00
美夏令时(3月-11月):北京时间 21:30~4:00
美冬令时(11月-次年3月):北京时间 22:30~5:00

富途证券:https://www.futuhk.com/cn/support/topic135?lang=zh-cn&from_platform=1&platform_langArea=

虽然有盘后交易,但波动相对没有那么明显,操作的意义并没有那么大。差不多也是挂个预期价格,放在这里等待自动撮合交易。

相比之下,更符合我们生活习惯的 A 股和港股,会让你不自觉的进入盯盘模式。

微信公众号付费与 GitChat

GitChat 是一个定位于工程师知识付费的平台。由现图灵社区负责人谢工于 2018 年时推出,后为 CSDN 所收购。GitChat 的特点是众筹文章 & 读者按照文章付费。

我是 GitChat 平台的老用户,从 GitChat 刚刚开始推广就加入到 GitChat 当中,也是广泛的使用了 GitChat 的平台,其推出的文章、专栏我基本上都有试过。

到了 2022 年,GitChat 已经风光不再,而微信公众号也推出了其付费产品 —— 微信公众号付费阅读。

那我们要问一个问题了:是微信公众号的付费阅读干掉了 GitChat 么?

从最基础的功能表现上来看,GitChat 的核心是用户按照文章付费,而不是按视频付费;微信公众号的付费阅读功能同样支持按文章付费。从功能的层面,似乎 GitChat 已经完全被微信公众号的付费阅读功能所替代。

但在实际上,二者提供的价值完全不同。

微信公众号的付费阅读功能是提供给创作者的创收工具,作者可以在已有的用户基础之上,进行部分内容的付费,从而解决内容变现的问题。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9
GitChat 的众筹功能

GitChat 则在提供了创收工具以外,还提供了平台的流量,不记得之前在哪里看到过,大致是这么一句话:“在线课程的核心不是课程质量,而是课程流量”。在在线视频课程的场景下,每一个做课程的老师都不过是流水线上可以替换的工人,而更重要的是读者从何而来。不仅如此,GitChat 还提供了众筹的功能,对于创作者来说,可以按需生产内容,从而避免产出的内容无人付费。

从这个角度来思考的话,对于素人(彼时的我也是个素人)来说,GitChat 是比微信公众号更好的平台与工具。

F.I.R.E 还是现金流?

其实我很早就在关注关于提前退休的事情(毕竟我是想出去玩的)。

F.I.R.E 我最早还是在微信公众号《也谈钱》当中看到的,他还写了一本书《工薪族财务自由说明书》。

也谈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坚持目前已经积攒了接近460 万人民币的本金(当然,因为他赚的是欧元,所以可能对于他来说不那么困难,对于我们生活在中国的每一个人,失去这种利率差让我们不那么容易达成目标)。基本上达成了自己的退休目标。而积攒这笔钱其实对于他来说,付出了不小的时间和精力的成本(控制那些不必要的开支)。

而现金流则是我一直看的《富爸爸与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关注的。

如果我们回到本源,其实二者所做的事情是类似的:

  1. 控制自己的开支,然后提升自己的现金保有量。
  2. 在后续依靠资产来生活。

而二者不同的是:

F.I.R.E 的资产相对单一,主要依赖投资产品。而现金流则更加关注买入资产(不仅仅是投资产品,还包括实业)。

对于我来说,我不能简单的选择其中的某一个点,而是要做一个更加综合的策略:

  1. 减少开支,以尽可能早的保有更高的现金量,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买入资产;
  2. 买入除了股票以外的更多资产(比如我今年进行的一级市场投资)。
  3. 构建自己的资产(这是工程师所特有的,可以打造一款产品,然后出售这款产品获益)。

希望早日能获得人生的自由。

不止于做工具

我们做互联网产品不能太“工具化”,“工具化”看起来很实在, 但它不能引起用户的连锁反应。特别是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连锁反应的场所。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这段话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让我思考,作为一个独立开发者,我们在开发产品的时候,不能只关注一个产品的工具性,我们还应该关注用户的连锁反应,在构建产品的时刻,去打造一个适合用户使用我们这个产品的场域,一个适合我们产品的环境。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产品不断的运行下去。

这也是很多的工具软件会提供「社区」这个功能的原因。从一个产品设计者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在工具之上,提供社区形态的内容,颇有点我之前提出的「独立开发者应该做 Opinionated 的产品」。

虽然 Opinionated 是一个贬义词,但对于我们独立开发者,我们正是一个个「固执己见」的人。

写在 26 岁

2022 年,正式开始我接触这个世界的第 27 年,距离 30 而立,距离 30 焦虑,距离 30 岁被裁员,我越来越近。

回首过去,我似乎越来越在「正道」上了。

抬头向前,前路却是一片苍茫。

人生到底为何而生?

这两年,一部电影时常被我想起 —— 《心灵奇旅》。这部分电影和同为迪士尼旗下的《寻梦环游记》被我选为必看的两部电影。

《心灵奇旅》告诉你何为生的意义;《寻梦环游记》告诉你死亡也不过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存在。

回到我们自己而言,我们到底追求的是什么?

找到一个企业打工,赚更多的钱,买更好的房子,吃更好的饭菜,是我们想要的么?

罗翔老师常说,人不是手段,人是目的。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追求的是什么?

迷茫之下,还能做些什么?

朋友们常说,你真的是 High Achievers,羡慕我能做那么多事情。

不过,反过来想想,这么多事情是不是背后映衬了,我其实没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做更多的事情不一定是好事,也可能是你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你在战略上的懒惰。

我想要什么?

至少在当下而言,我想要的还算是比较明确的。

  1. 拥有一个稳定的睡后现金流,从而让我无需再依存企业而生活(或者是有自己的企业)。
  2. 环游全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再加上去年考了驾照,环游更加容易了。

焦虑

大家一直都觉得我很焦虑。

我坦然,确实焦虑。比如现在,我已经过了 26 岁生日,正式走向 27 岁,每一天都是在接近死亡,接近 30 岁中年危机,我还能做什么?

过早的焦虑让我提早思考了很多可能本不需要现在思考的事情。一方面让我成了 High Archievers,另一方面,也使我年少早衰。

希望 2022 ,我能活得更加自如。

做把咖啡杯带走的观影人

昨晚去看了《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在看完电影后,发现不少人留下了自己的水杯。

在我看来,这是「举手之劳」。作为消费者,我们当然可以不把水杯带走,毕竟影院确实也安排了打扫阿姨来做打扫。不过对于我来说,我会觉得这是我们人的面貌的一个细节的展现。

细节中展现人的面貌,如果你发现一个绅士所有的行为都很绅士,但他却随地吐痰,你觉得这个人绅士么?

我们或许依然会因为别的因素和他合作,但你一定不会希望自己成为他这样的人。既然如此,那就不要做这样的人好了。

我的美股投资策略

以下内容仅为个人投资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白宦成

我在上个月开始了美股投资,不断的入金 & 买入。以下是我的持仓 & 购买理念

购买什么样的股票?

  1. 购买大盘基金:诸如标普 500 ,大盘股意味着买的是未来,而在一个长期的时间范围来看,我们可以认为世界的经济是上升的。
  2. 购买我喜欢购买的产品:我不会购买我看不懂的行业和产品,比如消费品。我更关注我自己能够看懂或者能知道什么时候该卖出的股票。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我能够更加明确我应该什么时候买入,以及应该什么时候卖出,相应的,坏处是我能够购买的股票是极为少量的,因为我看到的那些股票很有可能已经被其他人所看好,或者是股票过于集中导致整体的抗风险性不强。

什么时候卖出?

因为我的买入策略很简单:如果我想要购买一个东西或使用一个东西,那我就可以购买他的股票。

而相应的,我的卖出策略则是两种:

  1. 我不再对所持股票公司的产品感兴趣:如果我不再对某个公司的产品感兴趣,则说明我已经无法判断这个公司和这群人所做的事情是否有价值,此时,我就可以考虑将其卖出,更换为当下我更看好的产品和公司。
  2. 我确实用钱:之前我问过一个前辈,问他,我应该何时止盈,他给我的答案是,不需要考虑止盈。你永远无法找到合适的时间点卖出,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当你用钱的时候卖出。始终持有,对长期抱有希望。

我的持仓

我目前持有了四只股票,分别是 $AAPL、$MSFT、$NVDA 和 $FUTU。

AAPL和 MSFT 主要是基于两个判断:

  1. 我目前仍喜欢并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持续购买苹果的产品,在我不够买苹果产品的时候,不妨购买苹果的股票来完成消费冲动的抑制。
  2. 微软自身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基础足够深,让它成为这个领域的垄断性存在。此外,微软近几年的收购动作在我看来是非常有价值的(如 GitHub、暴雪),这让我觉得,微软依然还能行(当然,我自己也还是会用 Windows 和 Office)

而 NVDA 的持有逻辑就很简单了,买不到 3080 ,只能买点 NVDA 来疗愈一下自己。

FUTU 则是因为我正在使用富途牛牛购买美股,既然富途牛牛是我正在使用的产品,我为什么不买一些呢?

为什么你应该自建图床?

我最近对博客做了个整体架构优化(或者其实说是重建了一次),在重建完成后,为了确保我的重建是成功的,我安装了 Broken Link Checker 来进行网站链接检查。经过插件的检查后,发现了不少我在迁移的时候出现问题的点。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注意到了我过去自己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是我在早期大量的应用了来自微博的图床,但随着后续微博图床的失效,我无法再使用这些图片,在读者访问的时候,就会相应的出现错误。我不得不针对这些图片一个个手动处理。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22

好在是后来 iPic 的出现,我得以从新浪图床迁移到如今自建的又拍云图床中。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23

而随着 WordPress 插件生态的丰富,如今我在 WordPress 上写作插图更加的方便。

自建图床和自建博客、自建网站等等的原因几乎是一样的 —— 只有你自己维护的,才是真正属于你的,别人维护的,都有可能在某个时刻不让你使用。那个时候,你的成本会骤增。比如现在的我,就在苦逼的一个个的修改图片的地址。

为什么大咖愿意将机会共享给你?

我在「生财有术」的星球呆了差不多三年了,在里面看到了不少有意思的赚钱的方法和机会。不过,过去的很多时间里,我其实都无法理解,为什么大家愿意把自己赚钱的方法介绍出来。

前些日子和芦笋的创始人晓力在线下聊天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为什么大咖愿意将机会共享给你」

我们两个人在聊天时,提到了我之前做的一件事,当时是我发现了格雷厄姆的博客可以被翻译,我就发了一个朋友圈说,大家可以自己注册一个格雷厄姆的域名,并对格雷厄姆的文章进行翻译,将自己的链接发送给格雷厄姆,请他帮忙加上对应的链接。

我们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有共同的意识,可以看到这件事背后的价值,比如:

  1. 你和格雷厄姆有了沟通,甚至是有了合作,本身是比较难得的。
  2. 你通过这个翻译和建站的过程,证明了你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联系出版社,去进行更加正规的出版工作。
  3. 你可以在后续的求职过程中,将这个网站作为一个个人项目进行展示。
  4. 你可以阅读格雷厄姆的内容,并写出你自己的内容。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都能看到这些优势和这个事情所带来的收益,但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个可能就是他们看不到的机会和方式。

而这个事情放在我和晓力身上,就是不会去做的事情,因为这个事情虽然我们看起来值得做,收益也还不错,但问题在于这个收益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是没有价值的,我们需要用我们的时间做更多更有价值的事情。

而从这个逻辑去推断,我们当然可以认为是「没有人会分享自己的赚钱的机会」,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也可能是你和他们的差异实在太大,你无法理解他们对于你所看重的东西其实根本不在意。

视野不同,使我们患得患失。我们看重的,可能是那些前辈所无视的。

onCall 别说「报错消息很明确了」

今晚在写飞书 Bot ,遇到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不得已,找到了飞书的 OnCall。但在聊天的一开始,OnCall 的同学便回复了「报错消息很明确了」的回复。 让我开始有点生气。 生气的点在于,作为一个专业的开发者,onCall 之前查文档我还是心里有数的,如果问题可以被解决,我就不会选择进入 onCall 的流程。这样的回复有点质疑我的专业的感觉。 但是,换个角度来思考,onCall 同学可能确实是在忙,有点不爽。可以理解。 那有没有一个更好的办法来规避这个问题?

  1. 回复:「你好,这个报错文档中有对应提醒,是否已经按照文档描述调试过了?」这样的回复虽然含义差距不大,但缺少了「质疑」的感觉。
  2. 直接回复错误码对应的问题(但这部分其实是需要工具支持的,比如帮助 onCall 同学提供一个快速回复的工具,降低成本)

希望各位 onCall 同学都可以规避这个问题,不要陷入 onCall 导致脾气暴躁的环节。

做事要认真

做事认真与否,其实是非常明确的。对于业内人士来说,你这做的事情的工作量有多少,一目了然。即使在技术细节上不懂,但你所花费的时间、对于细节的打磨,是很轻松的可以看出来的。

而细节,会让读者、 听众、观众对你满意。可能你技不如人, 很难获得别人的认可,但你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值得他人的赞许。

有没有花费了精力也做不好的呢?有的,但其实很少的。

MBTI 其实是「性格红利」

你提前预知了别人的MBTI类型(比如我公开了),那你就可以用他最舒服的方式和他沟通;相比于不知道的人来说,你会选择和你沟通起来更舒服,更同频的人。

这才是 MBTI 的性格红利。

但问题在于,公开类型的动机是什么,对于我来说,是“降低沟通成本”,你知道我喜欢什么,就别整那些幺蛾子了,大家时间都很宝贵。

你可以访问下方的地址,获取到关于我的 MBTI 等信息

https://mp.weixin.qq.com/s/-Bqgzesu6mJG-4x8cIwtaQ

问选择记的问原因

我并不是一个天才,我也会遇见难以抉择的事情。

当出现难以抉择的事情的时候,我就会选择去问那些我信服的朋友。

我会以如下方式提问:

  1. 我面临的选择是什么?
  2. 我当前所面临的困境(背景信息,而非选择信息)
  3. 说出我可以选择的点
    1. 选择是什么
    2. 选择背后的考虑是什么
  4. 寻求朋友的解答

和一般人不一样的是,我在问选择的同时,会选择问一下原因。

这些原因会帮助我理解为什么他要这样选,以及后续我如何再参考他的选择方式,做出自己的选择。

顾问公司和外包公司的区别

此内容原发于我的 Twitter, 但我觉得值得放在博客上激励自己。

顾问公司:面临一个模糊的问题或概念,帮助客户梳理、整理概念,并提供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可能是使用已有工具,也可能是研发新的工具。

外包公司:面临一个明确的问题,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去解决问题。

二者在工作周期上也不同,顾问公司往往是短线作战,会在一周到数个月内搞定工作。而外包公司往往是长期签约,辅助完成工作。此外,顾问公司的研发新的工具的部分,和外包公司很像。

如果你想要或已经成为 Digital Nomad,则尽可能的让自己成为顾问型而非外包型,原因是外包型的工作是可以预期工作量的,你只能以工作时间等来进行报价。但顾问型不同,只有研发新工具的部分是可以预估工作量的,而前面的沟通、信息的整理和问题的拆解,是无法被直接按照时间评估工作量的。

如果真的要对思考的过程按时间报价,那一定是一个天价,经验和知识的价格很贵。也正因为顾问型公司有这样的无法被直接估价的工作,也可以因此获得更高的项目溢价,跳出穷忙的陷阱。


新补充的

如果你接受上面这个设定,那么你就要意识到,顾问公司之所以溢价高,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其非代码的部分。如果你可以提升你自己的非代码部分,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溢价。

换句话说,我们看到很多的程序员出来以后只能做外包,因为他们

1. 不知道有顾问公司的存在。

2. 不具备做顾问型公司的能力。

你的大学应该如何生活?

大学是目前这个时代,不少人会走上的一条路。

但,大学对于每一个走这条路的人意义不一而同。有的人目标明确,有的人浑浑噩噩。这条路怎么走,大部分人都说不清。

而说不清的核心因素,是从未想清楚目的地是何处,没有了目的地,也就没有了指引方向的灯塔,不过是随波逐流。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跟着别人走,随大流。

今天我在看别人的博客的时候,发现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生存指南,写的很现实,也很真实。我觉得有必要推荐给看我博客的大学生、准大学生们。

或许你没有想清楚自己的目的地是何处?或许你还没有理解大学生活中的某一些细节为何是这样。这本电子书结构化的将你在大学会遇见的事情都告诉你,让你通过了解别人的世界,引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指南:https://survivesjtu.gitbook.io/survivesjtumanual/li-zhi-pian/huan-ying-lai-dao-shang-hai-jiao-tong-da-xue

此外,还有一本书要推荐给你,来自黄灯的《我的二本学生》,实际上,如果你是更高的学府,你可能不会面临书中所提的问题,但不意味着你不会遇见类似的问题。我倒是建议,你可以读一读这本书,了解别人的生活现状,以明晰自己的生活定位。

此外,关于学历这个问题,我一直都觉得,学历只是你曾经获得某个技能的标志,但对于你的未来,并非完全由学历定位,而且,在绝大多数的企业中,学历是一个门槛,但这个门槛并非完全无法逾越,有很多的方式可以绕过门槛,从窗户爬进面试现场。所以,与其说「我就是二本学生,我只能这样」,不如想想如何才能做到「我要突破二本给我的限制,让自己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