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更深的海,更狂的浪,潮声轰鸣,总在前方。相信相信的信念,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相信的航向,无论晴空万里,抑或风雨如晦,我们注定一往无前!
- “真正具有颠覆性的创新可能会被原有的巨头选择性忽视,然后这些创新会在某个节点突然爆发,并改变整个行业格局。”
- 决定一个企业是否能决胜千里的最重要的一条,不是天道酬勤,而是顺势而为。 雷军最终意识到,作为一个创业者,一定要找到趋势。人不能推着石头往山上走,这样会不堪重负。在创业的路上,首先要做的是爬到山顶,再随便踢块石头下去。
- 说到底,异类从来不是异类。成功者都是历史与环境的产物,是机遇与积累的结晶。
- 做具有顶级配置、极致性能的智能手机,搭载高度定制、体验绝佳的系统和应用软件,按成本定价,然后以最高效的电商渠道取代所有中间环节,将产品直接送到用户手中,最后持续提供互联网服务,以实现商业变现。在这个商业模式里,硬件、软件、互联网,三大要素将互相支撑,形成一个循环,这就是后来人们看到的“铁人三项”模式。
- 让他最受触动的就是谷歌的开放文化以及公司内部充斥着的一种浓浓的公民意识。每个星期五,谷歌举行TGIF派对(TGIF是“Thank God,It’s Friday”的简称),在这个派对上,所有的谷歌员工都可以和创始人对话,除了涉及法律层面必须保密的事情,员工可以不受限制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包括董事会上董事们做了哪些战略讨论,公司有哪些决定,以及做出这些决策的前因后果。如此一来,谷歌的员工对于整个公司的方向有一种约束性,对于哪些事情可做,哪些事情不可做,员工们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力和勇气。洪锋后来说,你很少看到公司因为接了一个很赚钱的政府项目,然后员工揭竿而起的事情,但是在谷歌,这样的情况非常常见。
- 早在2008年,雷军就总结出了互联网的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其中,专注和极致,是产品目标;快,是行动准则;而口碑,则是整个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 在硬件世界里,雷军和林斌知道,没有任何东西是免费的,时间是真金白银的硬性成本。
- 某时某刻,创业者一定要成功,否则我们就得滚蛋,去另谋出路,我们必须是一支紧密团结的队伍,大家都要经过锻炼和提高,创始人唯一要做的就是,把员工推入激流滚滚的大海,告诉他们——好好游。
- 很多人在问,为什么小米的管理是如此的扁平?雷军曾经回答过这个问题:“扁平化是基于小米相信优秀的人本身就有很强的自驱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我们的员工都有想做最好的东西的冲动,公司有这样的产品信仰,管理就变得简单了。”
- 事实证明,从小米手机1开始,小米所有产品都遵循着这一原则:专注打磨超过用户预期的产品,用极致的性能和击穿市场的价格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口碑。
- 挣扎是你在和别人谈话却听不到对方在说什么的状态,因为你一直在挣扎。 挣扎是你想结束痛苦时的状态。挣扎就是痛苦。 挣扎是你去度假,想放松心情却使心情更差时的状态。 挣扎是你周围簇拥着一大群人,你却感到孑然一身、形影相吊时的状态。 挣扎是冷酷的。 挣扎是违背承诺、粉碎梦想的地狱,是一身冷汗、五内俱焚的感觉。
- 雷军曾经对崔宝秋说:“现在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离开开源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于是,提倡技术和鼓励开源成为小米技术团队的基调。而这种拥抱开源的理念也支撑着小米技术体系实现了从0到1。
- 全球管理思想家乌麦尔·哈克(Umair Haque)在《新商业文明》一书中写道:当你熟悉了价值对话的商业模式时,你的企业就变成了一辆具有响应性、运转良好的超级跑车。
- 工程师对今天或者当下可能发生的事情是现实主义的,工业设计师则对明天或者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充满想象。
- 如果一家企业掌握了社会效能的精髓,能够为大众创造更幸福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从生产产品转换成改变人们的生活,那么这家企业就会让传统的企业显得完全落伍。
- 有一个流行缩写词能够刻画企业家们面临的机遇与动荡——VUCA——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动荡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4] 而一切的可能性,都饱含于这些机遇与动荡中。
- 雷军写下了一句激励人心的话,既送给所有的小米员工,同时也送给他自己:去到别人连梦想都未曾抵达的地方。
- 小米生态链企业的“竹林效应”开始显现。在小米生态链的理论中,小米认为,独角兽企业就像是一棵孤立的竹子,如果没有生长在竹林里,就没有强大而发达的根系,就不能进行新陈代谢,很容易大起大落。而现在,生态链企业逐渐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他们的根系交织在一起,一边不断向外延伸,一边为竹笋的快速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
- 从诺基亚这样的公司来到小米生态链部门工作,赵彩霞的感受是魔幻的,她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拿她的话说,她是从一个井井有条的地方来到一个“什么都缺”的初创公司,什么问题都要自己去推动解决。但是这反而激发了她的内驱力,她说:“随便做一点事情,就觉得特别有价值感。”在诺基亚从来不错过饭点儿的她,在小米经常忙得忘记了吃饭。
- 智慧是无形的资产,资产都是一样的,是充分的理由值得为之冒险。创业就是唯一让生活中的其他风险——婚姻、财富、地位,变得更有可能的事情。但是我希望在我失败的时候,如果我失败的话,我可以迅速终结败局,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来整理来之不易的经验教训。我不会经常设定目标,但是这个目标每天都盘旋在我的脑海里,直到成为我内心的颂歌——迅速结束败局。”
- 雷军总是对这些年轻人讲的一句话是:知耻而后勇。
- 对于自己亲自管理了一段时间供应链工作,雷军后来感到庆幸,他说:“如果一个创始人自己都搞不清楚核心业务的基本规律,怎么可能指望其他的人比你还清楚呢?”
- 供应链就是这样一个既需要雄才大略,又需要体察人际感情的工作,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而且供应链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环节,它和公司整体的认知有关。
- 那就是坪效,这个指标是指每坪(1坪=3.3平方米)面积可以产出的营业额,是衡量一家超市或者百货商店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
- 工程师除了勤奋之外,更需要勇气,他们就像欧洲的航海家一样,在技术的大航海时代,探索着属于自己的新大陆。他们克服恐惧,把自己交给时间和未知,让自己成为茫茫大海里的先行者,成为这个时代的麦哲伦和哥伦布。
- 质量委员会从宏观上制定了手机生产标准和检验流程,然后在微观上进行专项改善。质量委员会把每一款小米手机都拿出来做测试对比,然后对标行业数据确定自身问题所在。质量委员会成立了一个个专项改善小组来死磕这些问题,直到所有的问题得到改善为止。以死机和重启问题为例,专项改善小组一共拆解了470多台手机,把涉及硬件、软件、制造、设计等可能造成死机的原因一项一项列出来挨个落实改善,最后让有关死机问题的投诉率大大降低。 质量委员会还引进了节点控制制度,来保障手机研发的成熟度,这也是促进手机质量、确保研发效率的重要举措。通过引入缺陷检测(Defect Inspection)系统,质量委员会将研发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进行评级打分,要求每一个项目在量产前必须位于一定分值以下。 最重要的一点是,质量委员会开启了对产品源头的质量管控,也就是对上游供应链端进行质量控制,质量委员会将从每一个零部件开始检验小米手机采购物料的品质,从而真正抓住质量的关键问题。
- 在质量把关的过程中,他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支持的声音。当所有人都把质量放在首位的时候,共识是大家共事的基础。尤其是在工程师文化浓重的小米公司,这激发了工程师解决bug的本能。
- 蒂姆·科比一直相信,一家零售店的情感,应该永远大于功能和形式,而一个好的零售设计应该激发非理性的品牌忠诚。
- 《成为乔布斯》里有一句话:公司的每个角落里都充满了可能性,史蒂夫最重要的任务是甄别这些业务的可能性,分析如何才能利用这些可能性打造全新的产品。
- 一个伟大的公司不应该只盯着销售额、销量和利润,而是应该聚焦于产品,只有做出最棒的产品,才能得到用户的喜爱和拥护。
- 。在研究同仁堂这家企业的过程中,他发现同仁堂最重要的准则是它的司训:“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意思是,做产品,材料即便贵也要用最好的,过程虽然烦琐也不能偷懒。
- 优秀的公司赚的是利润,卓越的公司赢的是人心。更让我们自豪的是,我们是一家少见的拥有“粉丝文化”的高科技公司。被称为“米粉”的热情用户不但遍及全球、数量巨大,而且非常忠诚于我们的品牌,并积极参与我们产品的开发和改进。
- 当外界观察并感叹“小米变了”的时候,刘德用“阶段性正确”来解释这种变化:“所有的事情都是阶段性正确的,就像经济学家凯恩斯那句著名的话:当事实改变之后,我的想法也随之改变。”
- 对于组织干部年轻化这个问题,组织部副部长金玲颇有感触,她说:“锐气对于企业来说,真的是战斗力。”互联网公司是有生命力的公司,这种生命力是靠年轻人去支撑的,人到一定年龄之后,很难再去冒险做一些事情。
- 他说:“自己在创过一次业之后已经明白,其实所有的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干将指哪打哪,毫无怨言。”
- 互联网的民主性可以将产品性能透明地展示给民众,让大家自己做出判断。
创业
《创业在路上》读后感
这本书说是一本书,我读起来的感觉就像老罗在得到上卖的课程一样。二者有很多重复的内容。
不过,对于没有买过老罗的课程的人来说,看看没坏处,都是老罗自己踩的坑介绍的。
老罗如今走在直播行业中,不知何时会出下一本书。很有意思。
读书笔记
推荐序 当手机都被淘汰,手机创业者还在
- 任何人把一件事情坚持做好几年,我都会对他尊敬有加,因为我吃过这个苦,我知道这种人多半不会浪得虚名。
- 不少用户在使用很久之后,某天突然发现从没注意过的一条阴影、一帧动画,都被设计人员用了细微的心思。用他们的话讲,叫“偏执于甚至没人发现有用还是没用的细节”。有人觉得这不过是龟毛,或者舍本逐末。但要我说,这是手艺。
- 就是你做任何事情,你都在想,这件事情5年、10年后会是什么样。用这个判断往前倒推,你才知道自己当下该做什么,什么看似重要的可以舍弃,什么明显鸡肋的却要保住。
不要试图去补短板
- 一个创业公司5年不倒闭,后面倒闭的几率就非常小了。回头看在2012年和我同时创业的一些朋友和他们已经倒闭的公司,我发现他们一个共同的特征是,试图去补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我认为这样做,比我做过的投入产出比最糟糕的事情还糟糕。
- 你要把自己不擅长、做不好的事情找别人来帮你做,而不是明明自己性格不适合,却非要逼着自己去做。
有些话不敢说了
- 如果我们用科学的、理性的方式对整个行业的买卖关系进行分析时就会发现,最成功的企业通常不是因为产品做得最好,而是其他方面做得好,比如市场营销、宣传、广告、销售渠道等。甚至有的时候只是给分销商利润比较多,也会多卖一些机器,也就是说商业成功的原因是不一而足的。
出乎意料的困难
- 企业的负责人永远不能放弃品牌营销,因为品牌与企业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这点还要企业负责人自己掌控,或至少是不能完全放手的。
- 我对工程的要求与走在前沿的那些公司是不一样的,我会要求技术人员把成熟的技术转化成产品。针对这样的工程需求,我认为只要有钱、找对了人,就能满足这个需求。
定义理想主义
- 所谓理想主义,就是不要满足于以赚钱为目标。赚钱只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结果,或者是一项副产品而已,企业本质上还是要有追求的。
创业讲究“聚焦”
- 在懂得产品、擅长做产品的人眼里,这个世界到处都是残缺的。
- 创业的过程,讲究的是一个“聚焦”的概念。你们一定要注意这种产品经理的贪婪。我为这个不知道走了多少弯路,浪费了多少宝贵的时间,特别是在软件领域,我们经常是做了大量的事情之后,才发现这个需求偏离了业务主线。
你适合创业吗?
- 做
如何选择创业方向?
- 当然选对了项目之后,也要努力执行才可以。很多人都想找到一个很棒的点子,然后创业,但是单纯的点子是一文不值的。无论你有一个自认为多牛、多绝妙的点子,如果你接触的聪明人足够多,你就会发现别人也有差不多的想法,而且常常比你想得还要早。所以单纯的点子是不值钱的,一旦想到一个好的点子,就要马上把它执行出来,因为效率很重要。
创业团队如何赢得投资人的认可?
- 还有给优秀年轻人的一个忠告,当一个年轻人远比自己同龄人优秀的时候,他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他坚信以自身异于常人的优秀,带着一帮小兄弟就能够把事情做成。可是对一个见惯世面的成年投资者来说,一个年轻人再优秀也远不如一个优秀的团队。
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被收购?
- 企业被卖掉并不是耻辱。企业如果被卖了一个正常价格,谈不上失败,也谈不上成功;如果被卖得很惨,一定是失败;如果高于行情被卖掉,比如资本市场估值20亿,而你卖了40亿,那就是非常成功。
信任是自己“挣”来的
- 不管在职场上还是社会上,别人对你的信任都是你自己赚来的、赢得的,不是别人给你的。所以你不要跟我要信任,你要假设我对谁都不信任。
- 我为什么格外信任那几个人呢?是因为他们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了我的干涉和过问是愚蠢和多余的,这是他们自己挣来的,不是我给的,你一定要认清这点。如果有一天我什么都不问你了,说明你已经赢得了这种信任,否则你回去想一想我干涉的那些意见,你未必完全同意,但如果你能挑出30%是我对你错的情况,你就不要跟我要这个信任,你要努力做到我可以完全放手,甚至我的干涉是多余的。
越级汇报和越级布置工作
- 即使他们认为顶头上司或主管有问题,甚至是严重的问题,也会一直忍,忍到忍不了的时候就辞职。
职场发展最重要的条件
- 第一肯定是业务水平,如果你业务水平一直很好,但是发展不理想,那很可能是企业有问题。
- 一般说来创业公司和那些已经成功的大公司首先会看重求职者的业务水平,其次,人品和价值观或多或少是要考虑的。
- 创业公司对你能力的要求甚至会更高一些,但它希望你不要关注短期回报,而要关注长期回报。在长期回报上,它与你是站在同一立场上的。所以它可能会侧重于给你一些股权、期权等,但希望你不要斤斤计较眼前每月的工资和福利等。
附录
- 其实还是挺多的,比如我们的产品设计。在有专业的产品线负责人之前,这部分是由我来负责的,作为产品的负责人,我的知识盲区很多,而我同时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在其他业务上,这就导致我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了解产品,使得我们犯了不少错。还有就是,如果内部的若干个技术负责人产生歧义时,我应该亲自去了解情况,而不是一味地相信相对资深的人。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管理者一种偷懒的表现,也会导致一些不好的结果。
我的创业理论
在听乱槽之巅中茅侃侃那一期。我觉得作为程序员的话,一个好互联网相关的项目应当是从side project 开始的。正儿八经做一个side project 一定会涉及到产品、设计、开发、营销、客服等一系列工作、能从 side project 中获取收入,收入升高以后再转过来比较合适。在做 side project 时,成本低很多,因为只有一个雇员。
此外,to vc 创业绝对是坑。一个是引入vc大概率会丧失控制权,原本只需要为客户负责,引入vc之后就需要为投资人负责。投资人追求的如果是短期利润,只会很快把项目搞死。中国还有古话: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产品本身能够赚钱,才能够搞定靠谱的投资人。
All in 也没必要,如果真的觉得需要all in 了,就该去找风险投资了,投资人某种意义上,就是给你创业加了保险。让你创业失败了也不至于倾家荡产。不过具体还是要看和投资人签的合同。
此外的话,创业并不容易,还是要获取其他方面的信息。举个例子,我会去听“疯投圈”,去了解商业方面的东西,对于一个项目是否靠谱,有一个最基础的认知。我觉得现在很多创业,最典型的就是高校里的创业,都是在商业上考虑的不到位。
创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单靠技术不行,还是要了解一些商业相关的内容。目前的大环境也挺差的。个体户都从定额转成查账征收了….
不过现在想想,大学虽然不成熟,但是绝对是第一次创业的好时候。
1. 成本低:各种廉价劳动力
2. 有关系:如果做技术相关,大概率可以拿到各种学校的业务。
3. 有项目:如果顺便申请一下国家的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项目,申请下来一个就是一万块钱
4. 风险低:就算失败了,无非是回学校上课。不会伤筋动骨。
但是也有一些客观问题
1. 客户信任需要建立:比较容易碰上不看好的客户,不给业务。
2. 资金少: 业务扩张速度慢,一点点验证还行。
3. 格局小: 容易将目光聚焦在学校范围内。
大学真踩一遍坑的话,以后工作了再创业会比较好。不会犯太多低级错误。毕竟学生阶段犯错比较容易被谅解。
比较好的模式是:大学实验性质的去创业,踩坑。毕业到大公司去积攒人脉,修炼技术。或者到创业公司看别人踩坑,把自己炼成万金油。能力足够了开始以 side project 的动作做,适当的时候 出来创业。
为了钱的话,创业不是最好的选择,去大公司才是。高薪+投资。可以保证收入。创业一夜暴富的可能性不高。一将功成万骨枯。
其实我在想,如果一个 side projecr 如果有正向现金流,并且出价不是很高的话,我不太想卖。因为 Side Project 一定都是我特别想做的,无论如何都要做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