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读书笔记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2

《知晓我姓名》书摘

Some Notes

这本书读的很艰难,几次都读不下去,放下不看,但过了一会,重新捡起来继续读。值得一读。

书摘

  • 这种犯罪的独特之处在于,行凶者可以暗示受害者体验到了快乐,而人们却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世界上不存在好的刺杀或坏的刺杀,两相情愿的谋杀或非两相情愿的谋杀。但在这种犯罪中,痛苦可以被伪装和混淆为快乐。我去过医院,那是人们的身体生病或受伤时去的地方。但我还是拉下袖子盖住瘀伤,因为我害怕自己不能像一个受伤的人那样得到同样的安慰。
  • 什么时候进行全面预防和管理成了我们的工作?如果有很多年轻女孩在一些房子里受伤,我们是不是应该让房子里的男人有更高的标准,而非训斥这些女孩?为什么人们觉得晕倒比用手指侵犯晕倒的人的行为更应该受到谴责呢?
  • 相信有无瑕的过去或完美受害者这种事。然而,现在我觉得自己被一种不可思议的纯洁标准所高举着,担心达不到这个标准就会成为布罗克强奸我的理由。他的律师会简化和概括我的经历,并给我贴上错误的标签。
  • 我答应他不会在黑暗中独自行走。但即使坐来福车,我也从来没有填写过我的真实地址,司机永远不会知道我住在哪里。安全总是一种幻觉。
  • 当我听她说话时,我明白了:你必须坚持下去,看看你的生活如何展开,因为它很可能会超出你的想象。这不是一个你是否能活下来的问题,而是在你活下来以后,等待你的是什么美好的东西。
  • 审判是对真相的探索。现在,真相并不总是放在一个漂亮的包裹里,上面扎个蝴蝶结。有时候,他们会故意蒙蔽你看清真相的能力
  • 侵犯埋葬了自我。我们忘记了如何以及何时才能获准去占据空间。我们生来就怀疑自己的能力,说话时容易受到贬低。我的陈述已经燃烧,爆发,不屈不挠。但我内心深处有一种恐惧,那就是这条路一定有个尽头,他们会说,你已经得到够多了,从这条路上出去吧。我正等着被重新打回原形,回到那个我觉得属于我的小地方。我在边缘地带长大;在媒体中,亚裔美国人被分配去当配角,顺从、轻声细语的次要角色。我已经习惯了不被人注意,也习惯了永远不被人完全了解。我觉得自己不可能成为主角。我得到的认可越多,就越觉得自己不应该接受这么多的慷慨盛情。然而,人们不断地把我拉上来,直到我收到国家最高层的来信。副总统并没有降低到我的位置,而是把我举起来并感激地鞠躬。
  • 审判揭露了令人恐惧和迷惑的现实,提高了言语的恶毒程度。
  • 我们的目标不应该是侮辱,而应该是引导,去揭露更大的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学到一些东西。我想做我自己。所以我使用自己的力量不去向后推,而是控制自己的声音。
  • 社会赋予女性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把无害与危险区分开来,预见有些男性可能做某些事的能力。当我们受到攻击、大声呼喊时,特朗普说,我认为你不明白。只是口头上的。你这是反应过度,过度自卫,歇斯底里,粗鲁,放松!!!所以我们无视威胁的言论和警告的信号,为我们的妄想道歉。我们参加派对或会议,以为只是派对或会议。但是当我们被利用了,爬着回来的时候,他们说:“你怎么能这么天真,你没能发现危险,放松了警惕,你以为会发生什么?”特朗普明确表示,游戏是被操纵的,规则在不断变化。你认为什么是侵犯并不重要,因为到最后,由他决定。
  • 他的证词中,我听到了一种熟悉的期待:一个受害者必须是完美的才有资格活下去。
  • 我的观点可以用布罗克写的一句话来总结:“我只是生活在一个没有任何事情会出错或者没有人会认为我会犯错的现实中。”肤色浅的人享有特权,这让他坚信后果并不适用于自己。
  • 拉姆·达斯曾说过:“请允许自己此刻并没有生活在错误的地方。考虑游戏中没有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只是考虑一下。考虑到并没有出现错误,你盘子里的所有东西就是这样的,而我们在这里。”我不相信被强奸是我的命运。但我的确相信“我们在这里”是我们拥有的一切。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这里”太痛苦了。我的头脑倾向于游离。我曾经以为目标是要遗忘。
  • 年来,性侵罪行都依赖于我们的沉默。害怕知道我们发声的后果。社会给了我们一千个理由:如果你缺乏证据,如果这件事发生得太久,如果你喝醉了,如果这个人很有权势,如果你将面对反击,如果它威胁到你的安全,那么就不要说话。福特打破了所有的规则。她不受制于那些社会在我们敢于开口之前就告诉我们的任何要求。她完全有理由隐藏起来,但她却直接走进了可以想象的最公开、最动荡、最好斗的环境,因为她只拥有她所需要的一样东西,那就是真相。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3

《金钱心理学》书摘

第2章 运气与风险

  • 你需要注意,不把某件事的结果100%归于个人的努力和决策
  • 所以,预防失败的诀窍是:做好你的财务规划,使其不至于因为一次糟糕的投资和未能达成的财务目标而全盘崩溃,保证自己能在投资道路上持续前进,一直等到好运降临的那一刻。

第3章 永不知足

  • 知足意味着深知它的反义词——永远难以填满的欲望——会将你推向后悔的境地。
  • 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一个明知自己的名誉已经一去不返却还拼命想挽回它的人进行的无力的开脱。名誉是无价的。自由和独立是无价的。家人和朋友是无价的。你希望从某些人处获得的敬爱是无价的。幸福是无价的。要想留住这些,最好的方法是懂得什么时候停止冒险,以免伤害到它们。懂得在应该停止的时候停止。

第4章 复利之谜

  • 但是好的投资并不一定意味着长期回报最高,因为高回报的投资往往是一次性的,很难重复。好的投资是可以持续获得不错的收益并能长期重复的投资——这正是复利开始大显身手的地方。

第5章 致富vs.守富

  • 致富需要的是冒险精神、乐观心态,以及放手一搏的勇气。但守富需要做的却与冒险完全相反。守富需要谦逊和敬畏之心,需要清楚财富来得有多快,去得就有多容易。守富需要节俭,并要承认你获得的财富中一部分源自运气,所以不要指望无限复制过去的成功。
  • 生存至上的理念对财富为什么如此重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显而易见:没有任何收益值得你冒失去一切的风险。第二个原因则是第4章中谈到的看似不符合直觉的复利。只有给财富年复一年的时间去增长,复利的力量才会显现
  • 比起巨大的回报,财富的安全更重要。只要财富安全,你就知道你总能得到最大的回报,因为只要你坚持足够长的时间,复利就会创造奇迹。
  • 规划很重要,但每项规划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意外做好预案
  • 在对未来保持乐观的同时时刻提防阻碍你走向美好未来的因素的均衡心态至关重要。

第6章 尾部的胜利

  • 任何规模巨大、利润丰厚、声名远播或影响力深远的事物都源自某个尾事件——从几千甚至几百万个事件中脱颖而出的一个。我们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些事物,即尾事件的结果上。而当我们关注的焦点只有尾事件的结果时,我们就很容易低估尾事件本身的稀缺和强大
  • “重要的不是你对了还是错了,”“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曾说,“而是当你对的时候,你能赚到多少,或者当你错的时候,你会损失多少。”你即使有一半的时间都在犯错,到最后依然能赢。

第7章 自由

  • 那些历经世事沧桑的人能给你的忠告是:时间自由是财富能带给你的最大红利。

第9章 财富是你看不见的那些

  • 如果财富是你不去使用的金钱,那么财富又有什么好处呢?好吧,让我告诉你我们为什么要存钱。

第12章 意外!

  • 但是投资并非硬科学。投资从本质上说,是规模巨大的一群人根据有限的信息针对将给他们生活幸福度带来巨大影响的事情做出不完美决策的行为,而这会让最聪明的人也变得紧张、贪婪和疑神疑鬼。
  • 经济学理论的基石是“事物会随时间而改变”的道理,因为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并不愿意看到太好或太坏的情形持续。投资家比尔·邦纳(Bill Bonner)曾这样描述这位“市场先生”的工作方式:“他穿着一件写有‘资本主义在运行’的T恤,手里则握着一把大锤。”很少有什么能一直存在,而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把历史当成预言。
  • 你从意外事件中领悟的真理应该是:每天都在发生意料外的事。我们不该将过去的事件当成未来可能性的指南;面对意外事件,我们应该做的是承认这一点——关于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一无所知。

第13章 容错空间

  • 为错误留出余地的行为的智慧就在于承认不确定性、随机性和概率——“一切未知情况”——的存在
  • “安全边际的目的在于让预测变得不再必要”。

第14章 人是会变的

  • 查理·芒格曾表示,复利的第一条原则是:除非万不得已,永远不要打断这个过程。但当你的生活目标发生了改变时,你与理财相关的计划——比如你的职业规划、投资、消费、财务预算等等——怎么可能不跟着改变呢?不改变很难。

第15章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 世间万物皆有定价。因此,面对与金钱相关的很多事物,关键是明确它们需要你付出什么,然后判断自己是否愿意为之买单。 问题就在于,很多事物的价格并不摆在明面上,你只有在亲身体验后才会知道是多少,但到了那时,一切为时已晚。
  • 投资成功需要付出的代价是我们无法立刻看到的。它不会被直观地写在标签上。所以,当你需要支付这种账单时,你会觉得这笔钱并不是为购买好东西而支付的价钱,反倒更像做错事后必须缴纳的罚款。虽然在人们看来,付账是很正常的事,缴纳罚款却是应该避免的,所以人们觉得应该采取某些明智的预防措施,让自己避免受罚。无论是来自交警还是国税局的罚款都意味着你做错了事,应该受到惩罚,因此对那些看到自己财富减少就认为是交了罚款的人来说,去逃避未来可能产生的罚款不过是一种自然反应罢了。
  • 把市场波动看作要支付的价钱而不是该缴纳的罚款的视角看似微不足道,却是培养正确理财心态的重要部分。这种心态可以让你坚持一项理财策略足够久,最终获得长期的投资收益。

第16章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

  • 金融领域内的一条铁律是:金钱会追逐回报的最大化。如果一种金融资产的续航能力优秀——它已经持续上涨一段时间了——那么短线投资者们认为这种趋势会持续的想法并没有什么不妥。它当然不会永远涨下去,但只要在他们需要的时间段持续上涨就可以了。而这种向上的动量以一种合乎情理的方式吸引着短线投资者入场。
  • 泡沫之所以会形成,并不是因为人们在非理性地参与长期投资,而是因为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堪称理性地转向短线交易,以追逐不断滚雪球式增长的积极动量。
  • 我们应该从这里学到的一点是:在理财方面,很少有什么事比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且不受他人活动和行为的影响更重要。

第17章 悲观主义的诱惑

  •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保持乐观都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个世界在大多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越变越好的。
  • 无论你是否感兴趣,有两个话题都会影响你的生活:金钱与健康。健康问题往往属于个人,而金钱问题则更具有系统性。在一个密切互联的系统中,一个人的决定往往会影响到其他所有人。于是,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金融风险获得的关注度和讨论度是其他话题难望项背的了。
  • 悲观主义者在推测未来趋势时经常没有将市场会如何适应局势纳入考虑。
  • 进步发生得太慢,让人难以发觉,但挫折却出现得太快,让人难以忽视。
  • 增长是由复利驱动的,而复利通常需要时间。毁灭却可能由独立的致命因素导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它也可能由失去信心引发,而信心可以在一瞬间崩塌。
  • 表达悲观论调的文章更容易写作,因为其内容往往更有新意,且只需要关注最近发生的事件。乐观的叙述则需要回顾漫长的历史和事物发展的进程,而人们总会忘记这些事,并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将分散的事实联系起来。
  • 如果你的期待值过高,那么当前条件下最好的结果在你看来也是平淡无奇的。悲观主义降低了对事物的期待值,缩小了可能出现的结果和你期待的最好结果之间的差距。

第18章 当你相信一切的时候

  • 这些做法看上去很疯狂,但如果你迫切需要解决问题,而你又不知道或者无法轻易找到有效的办法,此时对你来说阻力最小的做法便是像哈贾吉那样——什么都愿意试一试。你不只愿意尝试,而且会全盘相信。
  • 金融领域内的很多投资观点都带有这样的特性:一旦你听从它们,选择了某种策略或方法,你就同时在金钱和心理上进行了双重投资。
  • 一边是你希望获得的,另一边是你为实现一个可接受的结果而实际需要获得的。二者相差越大,你就越不容易轻信那些吸引人的投资故事。
  • 激励是一种强大的动力。我们应该永远记住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理财目标和预期的。这句话永远有它的道理:在金融领域,容错空间是一种最重要的力量,而且风险越高,容错空间就应该越大。
  • 理财最重要的事》(The Behavioral Gap)的作者卡尔·理查兹(Carl Richards)写道:“风险就是在你觉得自己已经考虑周全时被你遗漏的东西。”
  • 卡尼曼曾经列举过故事让我们对现实产生误解的情况: ● 在做计划的时候,我们会专注于我们想做的和能做的事情,而忽略了他人的计划和能力,但他人的决策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 无论是在解释过去还是预测未来时,我们都专注于技能起到的因果性作用,而忽略了运气的重要影响。 ● 我们专注于我们知道的,忽视了我们不知道的,而这让我们对自己的想法过于自信。

第19章 总结

  • 事情并没有这样简单。医疗是一个复杂的行业,医患间的互动同样是一种复杂的过程。
  • 当事态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时,要保持谦逊;当事态朝错误的方向发展时,要心怀谅解或同情。这是因为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来那样美好或糟糕。世界很大,也很复杂。运气和风险真实存在,也难以判别,所以无论是在评价自己还是他人时,都要将这句话牢记于心。你如果能尊重运气和风险的力量,就更容易把注意力投放在你真正能控制的事上,也就更容易找到正确的参照对象。
  • 虚荣越少,财富越多。你能存下多少钱,要看你彰显自我的需求与你的收入之间的差距,而财富恰恰存在于看不到的地方。因此可以说,通过缩减你今天可以购买的东西,你创造了未来可以购买更多东西或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而财富就是这样积累下来的。无论你的收入有多高,如果无法限制自己当下花钱享乐的欲望,你就永远无法积累财富。
  • 用能让你睡踏实的方式来理财。这并不等同于力求最高的投资回报率或将一定比例的收入存进银行。有些人只有在获得最高的回报率后才睡得踏实,而另一些人只有在保守投资的情况下才睡得安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但自问“这样做能让我晚上睡踏实吗?”,其答案可以成为对财务决策是否适合自己的通用判断标准。
  • 如果你想提高投资回报,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拉长时间。时间是投资中最强大的力量。它能让微不足道的事物成长壮大,而让重大错误的影响渐渐消失。它不能抵消运气和风险,但它会让结果对参与者而言更公平。
  • 就算很多事出了错,也不要心态失衡。你就算错了一半,依然能积累财富,因为是少数的几件事决定了整体的结果。无论你在以什么方式理财,无论有多少事物不如预期,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所以,你应该始终通过衡量自己的整体投资情况,而不是根据某一笔投资的成败来评价自己的表现。同时有一大笔糟糕的和几笔出色的投资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甚至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最好的局面。通过个别投资来判断整体表现,会夸大赢家的聪明才智,也会对输家过分苛责。
  • 利用财富来获取对时间的掌控,因为对人生的幸福感而言,最严重而普遍的扣分项就是时间上的不自由。在任何时候和喜欢的人去做喜欢的事而且想做多久就做多久的能力,才是财富能带给你的最大红利。
  • 多一些善意,少一些奢侈。其他人都不会像你自己那样在意你有多少财富。你或许以为自己需要的是一辆豪车或一块名表,但或许你真正想要的是来自别人的尊重和赞赏。比起依靠豪车和名表,你可能更容易通过善良和谦逊获得这些。
  • 存钱。存就是了。存钱不需要什么特定理由。为了车、首付或突发疾病存钱自然是好事,但为那些无法预测或定义的事物也是存钱的最佳理由之一。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由一连串意外组成的。在生命中最糟糕的时刻,没有特定用途的丰厚储蓄可以为不可避免的意外提供一种对冲。
  • 明确成功需要付出的代价。然后做好支付的准备,因为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是免费的。记住,理财中要付出的大部分成本是没有标价的。不确定性、疑虑和后悔是金融世界里的常见代价。它们通常是值得你去买单的,但你要把它们看作一笔费用(要为得到好东西而付出的),而不是罚款(要千方百计避免的)。
  • 重视容错空间。在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和你为了表现良好而需要满足的条件之间有一段距离。正是它给了你韧性,让复利得以在时间的长河中创造奇迹。容错空间通常看起来像一种保守的防御措施,但如果它能让你继续留在游戏场上,它就能无数次为你的错误买单。
  • 避免设定极端的财务目标。每个人的目标和愿望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随着个人的成长和提升,你过去的决定越极端,你就越容易感到后悔。
  • 你应该喜欢风险,因为长期看它能带给你回报。但你需要对具有毁灭性的风险格外敏感,因为它会让你早早退场,不再有机会去冒那些能带给你回报的风险。
  • 明确你所玩的游戏的性质。确保你的行动不会受到不同游戏的玩家的影响。
  • 尊重每一个人。在金融投资领域,聪明、有见识、有想法的人们可能出现意见分歧。因为不同人的目标和愿望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并不存在统一的正确答案。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第20章 我的理财方案

  • 别人建议你做的事和他们自己的做法不同并不一定是坏事。这种现象只是说明,在处理涉及各种感情因素并会影响你自身和家庭的复杂问题时,并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
  • 主要的秘诀是控制你的欲望,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节俭地生活。自主性与你的收入水平无关,而是由你的储蓄率决定的。而当你的收入超过一定水平后,你的储蓄率是通过控制自己对生活方式的欲望决定的。
  • 如果说我的家庭理财计划中有哪一部分是我引以为傲的,那便是我们在年轻时就已经决定,我们对生活方式的欲望不会随着收入水涨船高。我们的储蓄率相当高,但我们很少觉得这种节俭是靠压制欲望实现的,因为我们对物质的欲望并没有随之升高多少。这并不是说我们没有欲望。我们也喜欢美好的事物和舒适的生活。我们只是不会让生活目标无限制膨胀罢了。
  • 自主是我们的最高目标。维持一种低于经济能力的生活方式的附加好处是,这会防止你产生攀比心理。在你负担得起的范围内舒适地生活,不产生过多欲望,你会避免现代西方世界中许多人要承受的巨大社会压力。
  • 纳西姆·塔勒布解释道:“退出无谓的激烈竞争,以获得内心平静为目标来调节你的行为,才是真正的成功。”我很喜欢这句话
  • 查理·芒格说:“复利的第一条原则是:除非万不得已,永远不要打断这个过程。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6

《鞋狗》阅读书摘

  • 创办一家企业,绝不只是简简单单的生意,诚信、信誉、正气、契约,这是商业伦理的基础和要求。一家企业只顾自己活着还是不够的,还得帮助其他人活得更加充实,在这方面《鞋狗》是一个标杆。
  • 创业机会无所不在,创业成功却会有一个周期。想要成功,一方面在于企业本身能够坚持、并能正确地坚持,而另一方面则是创投资本的发展是否能够为此提供更好的支持。《
  • 《旁观者》一书中,德鲁克写到自己曾观察那些杰出领导者,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充满着对世界的好奇,通过洞察、把握,总是能发现出每个人、每一处与每件事儿的独特趣味。
  • 培根在《习惯论》中的观点可以很好地解释菲尔·奈特的一生: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 我们的个性、命运,甚至是我们的基因。“懦夫从不启程,”他对我说,“弱者死于路中,只剩我们前行。”
  • 每个跑者都清楚这一点。你不停地跑步,一段接着一段,却不太清楚为什么而跑。你告诉自己跑步是为了某个目标,追求某种刺激,但你跑步的真正原因却是停下来会让你感觉到对死亡的恐惧。
  • 想起《裸体午餐》作者威廉·巴勒斯的话:垃圾商人根本不是向消费者卖产品,而是把消费者卖给自己的产品。
  • 禅学认为现实不是线性的,没有未来,没有过去,有的只是现在。
  • 日本的文化不推崇直截了当。没有人会直接拒绝你,没人会直接说不,但他们也未必会说是。他们会兜着圈子说话,既不主观也不客观。你不要觉得沮丧,但也不要扬扬自得。你可能在离开时觉得自己搞砸了一切,但实际上对方已经准备进行交易;你也可能在离开时觉得这笔生意肯定跑不掉,但实际上你已经被拒绝。你根本无法猜测对方的想法。”
  • 日本伟大的诗人曾写道:“无欲无求,放下一切。”这句话似乎已经过千锤百炼,就像日本武士刀的刀刃或山川溪流之石一样散发光芒。
  • 麦克阿瑟也有不完美之处,但他清楚这一点,他曾经说过:“打破常规者,人恒敬之。”
  • 最后一天,我在爱丽舍宫闲逛,追寻自由之路,时刻想着巴顿将军,想着他那句“不要跟人们说如何做事,而是告诉他们该做什么,让他们创造你所惊叹的结果”。
  • “每个人,几乎每个人,至少会换三次工作。所以如果你现在就职于一家投资公司,你最后还是会离开的,而你的下一份工作可能就需要从头开始。
  • 传播信念,我决定。信念才是不可抵抗的。
  • 我所学到的理念就是,销售额持续增长,有赢利能力,再加上无限的上涨空间,就等于高品质的公司。
  • 人们有种错误的想法,那就是只有杰出的奥运会运动员才称得上是运动员,但他觉得每个人都是运动员。只要你身体无碍,就可以运动。
  • 智慧似乎是无形的资产,但资产都是一样的,是充分的理由值得为之冒险。创业就是唯一让生活中的其他风险——婚姻、财富、地位,变得更有可能的事情。
  • 多页,《慢跑》(Jogging)却在向全国“传道”,它是一本之前鲜见的关于身体锻炼的“福音书”。
  • “因为,”伍德尔的母亲说,“如果你对自己儿子为之奋斗的公司都无法信任,你还能信任谁呢?”
  • 我希望自己更加自信,我希望我可以借来一些自信。但自信就好比金钱,你必须有了一部分才能获得更多。人们通常都不情愿借给你。
  • “懦夫从不启程,弱者死于路中,只剩我们前行。”
  • 很明显,“恶棍”们喜欢我营造的氛围。我完全信任他们,不会严密监视他们,这就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互相信任。我的管理方式对那些每一步都需要引导的人是没有效力的,但这个团队会觉得自由和被充分授权。我让他们做真实的自己,让他们自己动手,让他们自己犯错,因为我一直就想要别人这样对待我。
  • 很显然,他们喜欢我们的故事:一群俄勒冈体育怪人的发家史。很显然,他们喜欢耐克代言人对我们产品的看法。我们不仅是个品牌,我们还是一种态度。
  • 当一名电话维修工都觉得自己有必要教训你时,我告诉自己,也许你的行为可能真的需要改正。那一天,我对自己许下承诺,我发誓从那时起我要学会冥想,深思熟虑,每晚跑20公里,尽我所能使自己不要过分情绪化。
  • 把这个叫作“生意”好像也不对。所有忙碌的日子和无眠的夜晚,所有伟大的成功和绝望的挣扎,好像无法用这个平淡无奇的词语“生意”来概括。我们实际做的要远远超出这个范畴。每当新一天到来时,都会有50个新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50个艰难的决定需要我们立即做出。我们都十分清楚,一次轻率的举动、一个错误的决定都会让我们走到尽头。容许犯错误的余地从来都是越来越小,但利益却从来都是在慢慢增加。我们都坚信这里的“利益”不仅仅是“金钱”。
  • 懦夫从不启程,弱者死于路中,只剩我们前行。
  • 这绝不只是生意,将来也绝不会。如果这演变成只是生意的话,这说明生意真的做得很糟糕。
  • 当然,工资的问题一直都存在。第三世界国家工人的工资相较于美国人来说低得不可思议,这一点我理解。但是,我们在每个国家和经济体的范围和体系内运营,所以不能随心所欲地付薪水。在某一个国家,这里就不具体说哪里了,当我们想提高工资时,却受到了斥责,被传唤到某政府高官的办公室,要求我们停止。我们破坏了这个国家的经济系统,高官说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他坚持道,也是不合理的,制鞋工人的工资竟然比医师的要高。
  • 能帮助人们避开一般挫折是很好的事情。我想告诉大家要按下暂停键,花时间努力思考一下要如何度过一生,想要和谁一起度过剩余的40年。我会告诉20岁左右的青年不要因为一份工作、专业甚至职业而安定下来,一定要寻求内心的冲动。即使你不知道其中的含义,也要坚持追寻。如果你追随自己内心的冲动,将会更能忍受疲惫,每一次失望都会成为你的动力,需要攀登的高峰也会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 那些破除陈规者、创新者和反叛者后背上都有一个靶子,他们越是成功,就越容易受到别人攻击。这并不是一家之言,而是自然规律。
  • 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命运。不是别人的命运,不是你自己定义的命运,而是在你内心,对命运的自我定义。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41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书摘

  • 每天睡觉前唯一要考察的只有一件事:你有没有持续地变好?今天是否获得了一点昨天没有的东西?这是查理·芒格的建议,事实上我看很多优秀的人在读到这个建议前就是这么做的。
  • 人生的目的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 节奏,就是先同步,再引领,然后无限循环。 “先同步再引领”是我在一本教说服力的书上看到的说法,这里借用来探讨节奏,与原义有些不同。
  • 刚进入职场,只要是符合道德不违法,什么活钱多干什么活。刚毕业,刚实习的时候,不要想那么多,就是哪个公司大就进哪个公司,哪儿给钱多去哪儿干。这个市场还是非常客观诚实的,你是不会得到超过你能力范围之外的钱的。但是你干了一段时间呢,就不能再用这个原则处理自己的职业规划了,尤其是面对迷茫空虚的时候,每个人不一样,刚才说的是比较幸福的情况,有的选。如果你处于一个被选择的状态,那能做的也不多了。
  • 学习一流,模仿二流,成为三流。如果能成为三流,就已经能活得很好了。
  • 我经常劝年轻的朋友,尤其实习生的一句话就是:不要那么焦虑,公司是不会把特别重要的任务交给你的。你是谁,你会什么,公司怎么可能会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不要害怕,你的上级把任务交给你的时候,预期就是你会搞砸。你为什么觉得他会把一个不能搞砸的事情交给你呢。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你就赶紧离开,一个靠谱的领导是不会这样的。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40

《病人家属,请来一下》书摘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40

生命,就是由一系列意外组成 ——与一名癌症病人女儿的书信往来

  •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每一天的鸟语花香才显得弥足珍贵。
  • 选择大教授仍然是一个稳妥的做法。也许你认为看诊一分钟要解决的是自己心中的疑问,但对教授来说,是要决定治疗方案的,任何无关的信息都会拖延他下判断的时间,作为门诊医生,他并不希望和你展开聊天。高等级的医院里,下面的医生执行医疗方案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一点不需要过于担心。
  • 医生的说法也许有不同,这也是合理的,这说明目前你父亲的状态,治疗的选择很多,没有一个确定的最优解,这本身就是生命的奇妙之处。

第一章 医疗信息篇 明确思路,谋求共识

  • 大量数据表明,厨房油烟也许才是女性患肺癌的重要原因

第五节 别总让医生管理你,你也要管理好医生

  • 有时候你也不得不承认,即使程序是正义的,民主也必定是无能且低效的。

第二章 心态篇 癌症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 谁出钱,谁知情。

第五节 人是种需要集体支持的社会动物

  • 千万不要小看这种感觉。当人在对“生存”本身没有安全感的时候,要获得内心充盈、自如的状态,是非常难的

第二节 女婿经济学:癌症病人家庭如何决定花多少钱看病?

  • 女婿和媳妇没有本质区别,也和男女无关,关键是这个家庭当中谁能够获得大多数家庭成员的信任,进行合理的决策

第三节 医生总让我选择治疗方案,太纠结了怎么办

  • 人总是在出现不如意结果的时候开始质疑自己当初的选择,但你问问自己,当时做的选择是不是基于当时的情况的最优解。如果是的话,要努力放过自己。
  • 开个家庭会议。叫上负担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人、对家庭的债务和风险负主要责任的人、药费的主要提供者、家里话语权最大的大家长,坐在一起开一次家庭会议。你不妨用这样一个公式来帮助你判断。用药程度=药物效果-并发症-价格-家庭负债例如这个药物 100%有效,就是 100 分;并发症的发生率是 10%,就是 10 分;价格是每年 20 万,要用 2 年,那就是 40 分;家庭负债是 80 万,就是 80 分;用药程度=100-10-40-80=-30 分。低于 0 分,意味着从你们家庭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眼下这个矛盾也许不适合投资这么一大笔钱解决。会议的召开和结果,都要和其他家庭成员同步。

第五节 买对保险不踩坑,你才能逆风翻盘

  • 所以我一直认为,代理人是短期内不能完全被互联网取代的存在,他不只是一个中介,他更应该是一个优质的法律顾问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39

《武汉女孩阿念日记》书摘

在 2023 年,奥密克戎疫情袭来,我国疫情防控从之前的严防严控调整为逐步放开的时刻,这本书值得你去读一读,去感受一下 2020 年初武汉人民的绝望和痛苦。时至今日,我们所遭遇的病毒可能和当时已经完全不同,但我们依然需要珍惜身边的人,为自己身边的人做好准备,应对疫情。

白宦成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39

来到火神山,见到外婆 2月19日 星期三

  • 新冠肺炎是一个让人孤独的疾病,把每个人的路分开。走着走着你会发现,旁边是没有别人的,只有你在踽踽独行,前方可能有野兽,可能有泥泞,而你没有地图和向导,一切都需要自己去摸索
  • 我一直觉得,“骄纵”必是先有“纵”而后才“骄”,而过分“懂事”除去个人修养,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卑,担心自己不那么被在乎,所以往往主动向后退一步,选择对生活妥协。

“你要是照顾不好外婆,我对你不客气” 2月21日 星期五

  • 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也有像外婆这样倔强又不会撒娇的长辈,喜欢用责怪去表达关心。大概亲人总是这样,好话总要反着说,我们需要抛开情绪的因素,体会对方说话的本心。

回家之后

  • 以前好朋友对我说过一句话,成年人应有的礼貌,是把自己的伤口舔好再出来见人。大概像某种昆虫吧,难过的时候把痛苦织成茧,包裹着自己,待有朝一日恢复后,再优雅地破茧而出以新形象见人。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33

《小镇金融学》书摘

Comments

这本书总体和之前看到过什么小岛经济学之类的风格很像,虚构一个环境,并在这个环境中演绎金融学,可以读一读,对于我们所熟悉的金融机构有一些了解。内容总体来说比较薄。

第1章 画中蓬莱

  • 请不要憎恨贪婪与恐惧,恐惧和贪婪是金融市场的永动机,波动的成因无一不是贪婪和恐惧。金融市场以贪婪而始、以恐惧而终,在繁荣与萧条中往复循环。金融市场的魅力恰恰就在于此,没有波动的市场又有什么意义呢

远方即财富

  • 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所有重大创新的原动力,有分工才会有贸易,有专业化才会有贸易,贸易确实没有创造什么,但贸易本身就是一种重大的创新。商品从一个人手中流转到另一个人手中,就是因为自己创造不出来(或者创造不划算)。

银钱之行,故曰“银行”

  • “模糊面纱”原则又称“无知之幕”,只有当缔约各方都对未来无知状态时制定的游戏规则才合乎公平。在小镇的故事里,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是怎样的,只有以最公平的手段保护和惩罚所有人才能确保自己最大限度得到保护,虽然结果不一定公平,但过程肯定公正。

第3章 金融的本性

  • 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这是萨伊定律的结论。

卿本佳人:房地产的金融属性

  • 看着若有所思的轩辕启恒,长孙东阳长叹了一声:“三生三世枕上书,可对现世来说还是那句话,最重要的永远是当下,这才是‘理性’本质,才是俗人的本心。”
  • 一般来说,只要一种商品可以短时间内暴涨(学名“做多”),就具备了最基本的金融属性。在这里我们暂时不考虑暴跌的情况,在金融理论中确实有个名词叫“做空”,也就是赌价格下跌。微观层面确实有人通过“做空”盈利,危机爆发也是因为有人故意“做空”,但这些都是建立在已经有人“做多”(赌价格上涨)的基础上。实际上,宏观层面的“做空”是一个伪概念,打压价格不可能吸引全民投身炒作,毕竟绝大多数人都通过价格上涨才能获利

第5章 走出洪荒

  • 商业银行最基本的原理非常简单,便宜借储户的钱,以更高的价格借给贷款者,金钱高买低卖的商业版本罢了

回不去的从前

  • 通常情况下买房的资金杠杆比率为1∶3—1∶5,也就是说,房价只需要上涨10%,投资者就能赚取30—50%的收益。同样的资金量投入,杠杆可以成倍扩大收益率,当然,也会成倍扩大损失。投资者没有不贪婪的,这是人的本性之一,所以,房地产将永远是投机者的天堂,昨天是,今天是,明天也是

盛衰循环的辩论

  • 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是大创新,不是货币扩张;同理,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是创新带来的刺激衰减,不是货币收缩,从繁荣到危机不过是将整个过程以金融的方式记录下来罢了。
  • 改变世界的创新在当代经济学中被称为“毁灭型创新”,所谓“毁灭”必定是开天辟地,以新产业毁灭旧产业。新产业必然创造巨大的利润,并对应融资方式的改变,也就是金融革命配合产业革命。金融革命一旦出现,人们便能轻易获得资金,其后模仿者蜂拥而至,投资新产业、投资新产品……“毁灭型创新”注定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工业革命、电气革命、信息技术无不如此。
  • 任何一次“毁灭型创新”都有相似的历程,创新开始的时候会生产奢侈品,随着创新延续成本逐渐降低,普及到草根大众的时候,创新使命就基本结束了

投资银行:人类第二次资金大融合

  • 只有能赚钱的技术才是真正的好技术,也只有实现商业化才能普惠于万众生灵
  • 在金融市场上,如果大家都这么认为,那这件事就一定会发生,这就是所谓的“预期自我强化”
  • 人类第二次资金大融合实现了产业链中的资金流动,造就了投资银行,也对美国经济转型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时投资银行主导的并购中,目标企业拥有互补性资源,注重研发和创新,着力整合各方资源。一旦在大部分行业完成了上下游企业并购,美国工业结构便出现了永久性的变化,国民经济集中化程度空前提高,伴随而来的则是规模效益和垄断利润

再造辉煌

  • 一切的关键,是创新。一次“毁灭型创新”代表着出现一个新的产业,新的产业又代表着形成一个全新的利益格局、一个创新者主导的利益格局。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旧有利益格局一旦被打破,创新者就会成为新世界的主宰。在创新的路径中,银钱业始终为创新提供了充足的燃料——钱,资本从一个天才转向另一个天才,从一个产业转向另一个产业。只要能在经济分工中掌握最核心的创新,就一定能找到世界上最强大的资金,资金每日梦想着寻找更高的报酬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22

《网络社交媒体营销》书摘

  • 根据你在界定受众群体时制定的特征,考量这些人面临的关键问题或疑虑。在营销术语中,这被界定为“痛点”。
  • 要查看你的客户在社交媒体平台或社区团体或论坛上谈论的问题或疑虑。真正专注于界定这些痛点,因为为你的客户解决这些问题是你成功的关键。
  • 几乎每个社交媒体网站在你的营销策略中都服务于不同的目的。每个社交媒体平台都有不同的主打受众。他们传递信息和区分焦点的方法不同,传播消息的媒体形式也不同。然后受众的差异也要考虑。例如,YouTube用户的最大年龄介于24到34岁之间。与此相比,Instagram上的占53%大比数的用户的年龄在18到29岁之间,而LinkedIn上用户的最大年龄为30到49岁。
  • 建议你在所有网站文章中加入分享按钮。人们喜欢在自己的社交个人资料上分享有趣的内容,你这样做让他们很容易就能办到。
  • 你的社交媒体平台的目标就是驱使人们访问你的网站,这样他们就可能购买你的产品。一旦他们访问你的网站,你的工作就是引领他们穿梭于你的销售渠道直至他们从你那里购物并成为付费客户。
  • 你还可以使用Piktochart(http://piktochart.com/)来创建自己的信息图,尤其是如果你想将数据驱动的内容提供给你的关注者。
  • 你的关注者通常很乐意为你提供内容——只要告诉他们你想要什么。要确保你的宣传主题符合目标受众。 以下是一些鼓励用户生成内容的快速建议: ——要求你的关注者将自己做某事的照片上传到你自己的商家资料页面,这些相片与你选择的主题事项相关。 ——要求他们根据你自己的图像创建一个有趣或很酷的格言或品牌口号,并看看你得到多少有趣的答复。 ——要求你的关注者以某种方式上传包含你的标志或品牌的图像或图形。 你的要求要有创意——而且你要确保你的关注者提供的内容同样具有创意。
  • 提供与你的特定利基相关的大量有用的提示和有用的内容。 每当有人留下评论,问题或任何类型的反馈,请确保你要回复。即使只是说声谢谢,重要的是人们认识到他们的反馈已被收到。 首先,要花些时间欢迎所有新的关注者。要感谢他们分享你的内容。要对他们的努力表示欣赏。
  • YouTube可能是用于赚钱的最知名的社交媒体平台。你需要加入YouTube合作伙伴计划(YouTube Partner Program)才能通过你的视频赚钱。 当你成为一位YouTube合作伙伴后,你实际上分享在你的视频之中及在此之前展示的广告所获得的任何收益。 观看你的视频并订阅你的YouTube渠道的用户越多,收益增加的可能性就越大。提高视频观看次数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鼓励关注者在各种社交媒体网站上分享你的视频。
  • 24岁的杰罗·姆雅尔(Jerome Jarre)的发迹始于他营造了一个6秒钟的视频,并在Vine网站上引爆了600万关注者,Vine网站是Twitter旗下的社交媒体平台。从那开始,他转移到SnapChat,并在短短几周内积累了惊人的130万关注者。他把他的社交媒体流量变现成了10万美元的收入(http://www.adweek.com/socialtimes/rising-snapchat-stars-earn-100000-per-week/201806)。
  • 根据Business Insider上披露的一个故事,24岁的科迪·约翰(Cody Johns)全部依赖Vine谋生。他用在社交媒体上的收入支付了大学学费。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au/vine-stars-2014-3?r=US&IR=T) 如果你已在某个社交媒体网络上积累了很大的流量,那么你就能够轻松地通过赞助商或广告客户来赚钱。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21

《单核工作法图解》

单核工作法核心

  • 快捷清单是单核工作法的核心。它最多存放 5 项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如果还要添加更多的任务,就必须删掉原有任务。
  • 单核时段只用于专心处理快捷清单上的一项任务。以全景闹钟作为单核时段的结束。
  • 全景闹钟应该设置在分针的下一个竖直位置,例如 9:00、9:30、10:00,但距离现在不少于 25 分钟。在闹钟响铃时,把注意力从单核时段切换到全景时段。
  • 全景时段期间查看所有的待办任务,并且思考“拉金问题”(Lakein's question):此时此刻,我的时间最好用来做什么?
  • 颠倒优先级是指把紧急任务排到重要任务之前,应该避免。完成最重要的任务,我们的长期目标才能实现。

蔡加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

  • 人们更容易记住未完成或不完整的任务

单核工作法原理

  • 原理 1:已经开始的任务会无条件地占据我们每天的所思所想,直到被完成或删除。
  • 原理 2:多任务切换不仅会拖慢速度,而且注定会耗尽大脑能量。
  • 我们需要至少每小时用拉金问题提醒自己一次:此时此刻,我的时间最好用来做什么?
  • 原理 3:我们应该负起区分优先级的责任,选出现在头号重要的事来做。因为会不断有各种事情出现在我们脑海中,值得做的事数不清。
  • 原理 4:经常休息、好好睡觉、锻炼身体、吃得健康——我们必须在这些事情上进行投资,才能在日常工作中稳步前进。
  • 原理 5:我们的方法必须适应环境;要根据自己最新的个人经验,一点一点调整。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
  • 面对很多任务,我们的选择可以更有效率。我们可以不要开启那么多新任务,而是要先完成已经决定要做的任务;我们可以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任务,而不是最紧急的任务;我们还可以一次只专注于一项工作。
  • 快捷清单中的任务应当是短小、可行动的。“短小”意味着预期需要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对于清单里的大任务,可以拆成几个较小的子任务。“可行动”意味着要带来结果:完成一份报告、列出报告提纲或者做好会议规划。
  • 集草器清单中的每个任务都有三个属性:目标(当然得有)、利益关系人、进入清单的日期。
  • 把最多 5 项任务复制到一张新的集草器清单里,撕掉旧清单。选择标准是重要程度。保留最重要的而不是最紧急的任务,将其放入新清单。
  • 理解、决策、回想、记忆、抑制这五个功能是意识思维的主要组成部分。
  • 利特尔法则(Little's Law)称,计划要做的任务越多,平均完成每项任务所要花费的时间就越多。
  • 如果不打算履行之前的承诺,就应该通知利益关系人,这样有益无害。只要他一直以为你会做这件事,就会一天天无休止地打扰你,向你要进度报告。

图书中提到的书

  • 阿兰 · 拉金,《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20

《职场奋斗记》书摘

个人评分:2 分,不推荐读。

  • 每个人的一生中至少要证明两能能力:获得机会的能力与建立在这种能力之上的工作能力。
  • 实际情况是,一个人的家世背景在职场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一作用的值是中性的,如果你立得正,行得端,这一值就会是个正数,就会帮助你比别人更容易成功。反之,如果你的行为有差池,做出了有辱家族名誉的事情,那么,这个值就会成为一个负数,值数越高,负面效果也就越明显,所引发的职场动荡与冲击也就越猛烈。
  • 人在职场,你必须要时刻记住为自己说话,如果你不说,别人就更没有这个义务。
  • 人生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命运已经注定。 因为人是靠希望而生存的,未知与不确定性会激发人最大程度的奋斗欲望,一旦失去了这些,人的生命价值就会降低,生存的意义也无从谈起。
  • 命是规律规则,命是这个社会中无计其数的人相互博弈时所产生的利益推动力量,没有人能够掌控这种力量,你最多只能适应它。
  • 你要想通过一条决议,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会议上突然宣布,由于事发突然,除非与会者之中存在着进退同一的反对者团体,否则,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人是反应不过来的,忙乱之际无法组织起反攻,等他们阵容拉起,事情已经拍板了。
  • 所谓面试,就是你通过自己的表现要让对方对你由衷钦佩的过程,任何一个招聘者都不可能对那些缺乏信心的求职者产生好印象的。
  • 在这个社会里,越是处于底层的人,越是卖力的苦干,因为那是他们唯一的立身之本。而许多熟谙社会游戏规则的人,却全不管这些麻烦事,他们知道底下人肯定会为了糊口而拼命干的,所以他们只管捞自己的,如果遇到捞得过凶的上司,下面的人多半还会出一个两个的劳模,因为劳模把贪官应该操心的事情全都承担了。 凡是出劳模的地方,必然有着许多贪官,只有贪官才需要劳模替他们卖命,老百姓是不需要这玩艺的。老百姓需要的就是各司其职,各就其位,一个关系理顺的社会,胜过一万个“英明的领导”。
  • 你必须为你自己的位置负责,这才是现实的真理!
  • 我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人在职场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先做事,再做人。概因一个初入职场的人,不仅对职场的游戏规则一无所知,更有着许多实践知识需要掌握,这功夫只要能够闭着眼睛把事情做下来,就已经很难得了。过了这个阶段,等到你已经掌握了足够的实践知识,能够在工作之中做到游刃有余了,就可以上升到即做人,也做事的阶段,这时候不仅要把事情做好,还要做到方方面面都满意。而到了第三个阶段,就是只做人,不做事了,这一阶段的成功者比比皆是,相信每个人自有体会。
  • 据我的观察,越是不承认组织系统内部存在着分歧的企业,其权力博弈的规则越是混乱,越是缺乏规范与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