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往无前 : 雷军亲述小米热血10年》书摘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3
  •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更深的海,更狂的浪,潮声轰鸣,总在前方。相信相信的信念,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相信的航向,无论晴空万里,抑或风雨如晦,我们注定一往无前!
  • “真正具有颠覆性的创新可能会被原有的巨头选择性忽视,然后这些创新会在某个节点突然爆发,并改变整个行业格局。”
  • 决定一个企业是否能决胜千里的最重要的一条,不是天道酬勤,而是顺势而为。 雷军最终意识到,作为一个创业者,一定要找到趋势。人不能推着石头往山上走,这样会不堪重负。在创业的路上,首先要做的是爬到山顶,再随便踢块石头下去。
  • 说到底,异类从来不是异类。成功者都是历史与环境的产物,是机遇与积累的结晶。
  • 做具有顶级配置、极致性能的智能手机,搭载高度定制、体验绝佳的系统和应用软件,按成本定价,然后以最高效的电商渠道取代所有中间环节,将产品直接送到用户手中,最后持续提供互联网服务,以实现商业变现。在这个商业模式里,硬件、软件、互联网,三大要素将互相支撑,形成一个循环,这就是后来人们看到的“铁人三项”模式。
  • 让他最受触动的就是谷歌的开放文化以及公司内部充斥着的一种浓浓的公民意识。每个星期五,谷歌举行TGIF派对(TGIF是“Thank God,It’s Friday”的简称),在这个派对上,所有的谷歌员工都可以和创始人对话,除了涉及法律层面必须保密的事情,员工可以不受限制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包括董事会上董事们做了哪些战略讨论,公司有哪些决定,以及做出这些决策的前因后果。如此一来,谷歌的员工对于整个公司的方向有一种约束性,对于哪些事情可做,哪些事情不可做,员工们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力和勇气。洪锋后来说,你很少看到公司因为接了一个很赚钱的政府项目,然后员工揭竿而起的事情,但是在谷歌,这样的情况非常常见。
  • 早在2008年,雷军就总结出了互联网的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其中,专注和极致,是产品目标;快,是行动准则;而口碑,则是整个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 在硬件世界里,雷军和林斌知道,没有任何东西是免费的,时间是真金白银的硬性成本。
  • 某时某刻,创业者一定要成功,否则我们就得滚蛋,去另谋出路,我们必须是一支紧密团结的队伍,大家都要经过锻炼和提高,创始人唯一要做的就是,把员工推入激流滚滚的大海,告诉他们——好好游。
  • 很多人在问,为什么小米的管理是如此的扁平?雷军曾经回答过这个问题:“扁平化是基于小米相信优秀的人本身就有很强的自驱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我们的员工都有想做最好的东西的冲动,公司有这样的产品信仰,管理就变得简单了。”
  • 事实证明,从小米手机1开始,小米所有产品都遵循着这一原则:专注打磨超过用户预期的产品,用极致的性能和击穿市场的价格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口碑。
  • 挣扎是你在和别人谈话却听不到对方在说什么的状态,因为你一直在挣扎。 挣扎是你想结束痛苦时的状态。挣扎就是痛苦。 挣扎是你去度假,想放松心情却使心情更差时的状态。 挣扎是你周围簇拥着一大群人,你却感到孑然一身、形影相吊时的状态。 挣扎是冷酷的。 挣扎是违背承诺、粉碎梦想的地狱,是一身冷汗、五内俱焚的感觉。
  • 雷军曾经对崔宝秋说:“现在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离开开源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于是,提倡技术和鼓励开源成为小米技术团队的基调。而这种拥抱开源的理念也支撑着小米技术体系实现了从0到1。
  • 全球管理思想家乌麦尔·哈克(Umair Haque)在《新商业文明》一书中写道:当你熟悉了价值对话的商业模式时,你的企业就变成了一辆具有响应性、运转良好的超级跑车。
  • 工程师对今天或者当下可能发生的事情是现实主义的,工业设计师则对明天或者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充满想象。
  • 如果一家企业掌握了社会效能的精髓,能够为大众创造更幸福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从生产产品转换成改变人们的生活,那么这家企业就会让传统的企业显得完全落伍。
  • 有一个流行缩写词能够刻画企业家们面临的机遇与动荡——VUCA——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动荡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4] 而一切的可能性,都饱含于这些机遇与动荡中。
  • 雷军写下了一句激励人心的话,既送给所有的小米员工,同时也送给他自己:去到别人连梦想都未曾抵达的地方。
  • 小米生态链企业的“竹林效应”开始显现。在小米生态链的理论中,小米认为,独角兽企业就像是一棵孤立的竹子,如果没有生长在竹林里,就没有强大而发达的根系,就不能进行新陈代谢,很容易大起大落。而现在,生态链企业逐渐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他们的根系交织在一起,一边不断向外延伸,一边为竹笋的快速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
  • 从诺基亚这样的公司来到小米生态链部门工作,赵彩霞的感受是魔幻的,她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拿她的话说,她是从一个井井有条的地方来到一个“什么都缺”的初创公司,什么问题都要自己去推动解决。但是这反而激发了她的内驱力,她说:“随便做一点事情,就觉得特别有价值感。”在诺基亚从来不错过饭点儿的她,在小米经常忙得忘记了吃饭。
  • 智慧是无形的资产,资产都是一样的,是充分的理由值得为之冒险。创业就是唯一让生活中的其他风险——婚姻、财富、地位,变得更有可能的事情。但是我希望在我失败的时候,如果我失败的话,我可以迅速终结败局,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来整理来之不易的经验教训。我不会经常设定目标,但是这个目标每天都盘旋在我的脑海里,直到成为我内心的颂歌——迅速结束败局。”
  • 雷军总是对这些年轻人讲的一句话是:知耻而后勇
  • 对于自己亲自管理了一段时间供应链工作,雷军后来感到庆幸,他说:“如果一个创始人自己都搞不清楚核心业务的基本规律,怎么可能指望其他的人比你还清楚呢?”
  • 供应链就是这样一个既需要雄才大略,又需要体察人际感情的工作,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而且供应链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环节,它和公司整体的认知有关。
  • 那就是坪效,这个指标是指每坪(1坪=3.3平方米)面积可以产出的营业额,是衡量一家超市或者百货商店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
  • 工程师除了勤奋之外,更需要勇气,他们就像欧洲的航海家一样,在技术的大航海时代,探索着属于自己的新大陆。他们克服恐惧,把自己交给时间和未知,让自己成为茫茫大海里的先行者,成为这个时代的麦哲伦和哥伦布。
  • 质量委员会从宏观上制定了手机生产标准和检验流程,然后在微观上进行专项改善。质量委员会把每一款小米手机都拿出来做测试对比,然后对标行业数据确定自身问题所在。质量委员会成立了一个个专项改善小组来死磕这些问题,直到所有的问题得到改善为止。以死机和重启问题为例,专项改善小组一共拆解了470多台手机,把涉及硬件、软件、制造、设计等可能造成死机的原因一项一项列出来挨个落实改善,最后让有关死机问题的投诉率大大降低。 质量委员会还引进了节点控制制度,来保障手机研发的成熟度,这也是促进手机质量、确保研发效率的重要举措。通过引入缺陷检测(Defect Inspection)系统,质量委员会将研发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进行评级打分,要求每一个项目在量产前必须位于一定分值以下。 最重要的一点是,质量委员会开启了对产品源头的质量管控,也就是对上游供应链端进行质量控制,质量委员会将从每一个零部件开始检验小米手机采购物料的品质,从而真正抓住质量的关键问题。
  • 在质量把关的过程中,他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支持的声音。当所有人都把质量放在首位的时候,共识是大家共事的基础。尤其是在工程师文化浓重的小米公司,这激发了工程师解决bug的本能。
  • 蒂姆·科比一直相信,一家零售店的情感,应该永远大于功能和形式,而一个好的零售设计应该激发非理性的品牌忠诚。
  • 《成为乔布斯》里有一句话:公司的每个角落里都充满了可能性,史蒂夫最重要的任务是甄别这些业务的可能性,分析如何才能利用这些可能性打造全新的产品。
  • 一个伟大的公司不应该只盯着销售额、销量和利润,而是应该聚焦于产品,只有做出最棒的产品,才能得到用户的喜爱和拥护。
  • 。在研究同仁堂这家企业的过程中,他发现同仁堂最重要的准则是它的司训:“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意思是,做产品,材料即便贵也要用最好的,过程虽然烦琐也不能偷懒。
  • 优秀的公司赚的是利润,卓越的公司赢的是人心。更让我们自豪的是,我们是一家少见的拥有“粉丝文化”的高科技公司。被称为“米粉”的热情用户不但遍及全球、数量巨大,而且非常忠诚于我们的品牌,并积极参与我们产品的开发和改进。
  • 当外界观察并感叹“小米变了”的时候,刘德用“阶段性正确”来解释这种变化:“所有的事情都是阶段性正确的,就像经济学家凯恩斯那句著名的话:当事实改变之后,我的想法也随之改变。”
  • 对于组织干部年轻化这个问题,组织部副部长金玲颇有感触,她说:“锐气对于企业来说,真的是战斗力。”互联网公司是有生命力的公司,这种生命力是靠年轻人去支撑的,人到一定年龄之后,很难再去冒险做一些事情。
  • 他说:“自己在创过一次业之后已经明白,其实所有的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干将指哪打哪,毫无怨言。”
  • 互联网的民主性可以将产品性能透明地展示给民众,让大家自己做出判断。

《省钱女王:如何享受极简生活》书摘

Internal Bleeding printed paper

这本书里面是各种小技巧,如果你打算降低自己的开支,可以看一看

  • 我的原则如下: 第一,每项常规支出越少越好。 第二,不要增加开支项。
  • 节俭也要有底线。节俭是为了生活得舒适,不是委屈自己。就好比走钢丝,我们要平衡好两边,才不会摔跤。不打破底线,才是适度的节俭。
  • 如果你对传授经验不感兴趣,可以考虑用别的方法创造被动收入 1 和固定收入。你要是真心想改善自己的财政状况,我推荐你读这两本书:《百万富翁的快车道》(The Millionaire Fastlane )和《网络兼职指南》(Where to Work Online)。
  • 工作保障压根儿没有 保障,它不过是一连串的空口诺言,只是为了让员工们低眉顺眼任劳任怨而已。在这个国家,真正有保障的,是那些自力更生的人。
  • 如果你想买什么东西,先想想,使用这样东西要用到的辅助工具是不是还需要另外购买。
  • 如果你想看看你开始或重新开始极简生活要买的最少物品的清单,可以查看电子书《如何开始或重塑极简生活》( How to Start Out or Over on a Shoestring ) 。
  • 不要为了省钱而做蠢事。 比如说,如果你确实需要一台冰箱,那就买一台小冰箱吧。
  • 不要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 计算省下的钱时,要把时间也算进去。
  • 传真机。 我用Faxzero.com免费发传真。但如果我想把 调制解调器连接到电脑上,Windows 7也能够通过传统的电话线收发传真。以前我甚至还通过调制解调器用魔术杰克收发传真;现在,我要求别人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文件给我,这要方便得多。
  • 如果你在用微软Windows系统,不妨去Waysale.com淘自己需要的软件,这一选择合法又实惠,可以为你省钱。我在这个正规合法的网站更新已有的Windows和办公软件,并获取其他需要的软件。
  • 你可以在网上找到海量电子书。在线电子书零售商会免费提供许多书。多年来,我从古登堡计划(Project Gutenberg)上获得了很多免费电子书资源。澳大利亚的古登堡计划上有各种各样的书籍。如果你在找一本古董级图书,不妨在这两个网站上试试。 谷歌图书(Google Books)和互联网档案馆(Internet Archive)都有可供查询的大量档案。如果你在研究灵魂课题,可能会借助于Sacred Texts Archive。这些网站有大量可以在线阅读的书籍,同时也是新思维(New Thought)书籍的绝佳来源,其作者包括华勒斯·瓦特斯 ( Wallace Wattles )、 罗伯特 ·科利尔 ( Robert Collier )和 佛罗伦萨 ·斯高伏尔·西恩 ( Florence Scovel Shinn )等人。FreeEbooks.net和ManyBooks.net是我最近发现的两个免费提供电子书的网站。不花一分钱,常年有书读。我在参考资料部分列出了所有这类网址。
  • 雷格列表 http://www.craigslist.org 和自由交换网 http://www.freecycle.org 都是网上买卖物品的好去处。
  • 阅读关于水的文章——《水:为了健康,为了治愈,为了生命:你不是病了,你只是渴了!》(Water: For Health, for healing, for Life: You’re Not Sick, You’re Thirsty! )更多信息,请关注F·巴特曼博士。你还可以登录Watercure.com去关注更多该作者的信息。
  • 多莉·弗里德在她的书《袋鼠式生活》(Possum Living )中对饲养动物以获取肉食这一行为,发表了深入的见解,我向所有感兴趣的人强烈推荐此书。
  • 阅读拉格纳·本森的著作《自助用药》(Do It Yourself Medicine ),书中介绍的获取处方药的方法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
  • 同时你还可以访问西方基金会的下载页面阅读关于健康的免费电子书。特别推荐两本书:《没有医生的地方》(Where There Is No Doctor )以及《没有牙医的地方》(Where There Is No Dentist ),由西方基金会制作 http://hesperian.org/books-and-resources/ .
  • 我一直在寻找关于老式家庭疗法的书籍,我最喜欢的后备书是詹姆斯·杜克的著作《绿色药房》(Green Pharmacy )。
  • 关于牙齿保健详情可下载由西方基金会(Hesperian Foundation)制作的免费电子书,《没有牙医的地方》(Where There Is No Dentist
  • 有个博客里面有自己修剪头发的介绍。详情请参阅 http://feyeselftrim.livejournal.com/ 。
  • 更多清洗秘诀可查阅《极简主义的清洗方法》( The Minimalist Cleaning Method ) 。可在参考资料 部分找到有效链接。
  • 免费电子书: http://www.gutenberg.org/ http://gutenberg.net.au/ http://books.google.com/ http://www.archive.org/index.php http://sacred-texts.com/ . http://www.free-ebooks.net/ http://www.manybooks.net/
  • 西方基金会(保健医学及预防医学方面的免费电子书和资料): http://hesperian.org/ 车轮上的无家可归者 http://homelessonwheels.wordpress.com/ 《如何开始或重塑极简生活》 (How to Start Out or Over on a Shoestring) 安妮·珍·布鲁尔著 http://www.smashwords.com/books/view/69709 《如何一无所有地生活》( How to Survive on Practically Nothing )爱德华·H·罗姆尼著 《没有工资如何生存下去》( How to Survive Without a Salary )龙雅各著 《如何写作及出售电子书》( How to Write and Sell an Ebook ) 安妮·珍·布鲁尔著 http://www.smashwords.com/books/view/36647
  • 《穷理查德的年鉴》( Poor Richard’s Almanack )理查德·桑德斯(本杰明·富兰克林)著 《若无其事的生活》( Possum Living )多莉·弗里德著 多莉·弗里德的故事: http://www.paige-williams.com/ 马铃薯栽培: http://www.poconogardening.com/potato.html http://gardendesk.blogspot.com/2008/10/garbage-can-potato-harvested.html 《质朴:最佳简易家装书》( Simplicity: Simply the Best Home Decorating book ) 介绍制作窗帘等家居装饰品的完美资源。 塔米·斯托罗贝尔所著的简化无车生活:回顾版 http://www.associatedcontent.com/article/5756060/simply_carfree_how_to_pedal_toward.html?cat=38 微软操作系统的软件(非常便宜): http://www.waysale.com/softwares
  •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 ( The Autobiography of Benjamin Franklin )本杰明·富兰克林著 《极简主义的清洁方法》( The Minimalist Cleaning Method )安妮·布鲁尔著 http://www.smashwords.com/books/view/35019 《节俭生活的地下指南》( The Underground Guide to Living Frugal )比约恩·卡尔格著 《财富之路》( The Way to Wealth )本杰明·富兰克林著

《职场奋斗记》

Internal Bleeding printed paper

这本书我看了一半以后看不下去了,主要的原因是太水了。当成传记看还行,别的没必要。

  • 每个人的一生中至少要证明两能能力:获得机会的能力与建立在这种能力之上的工作能力。
  • 实际情况是,一个人的家世背景在职场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一作用的值是中性的,如果你立得正,行得端,这一值就会是个正数,就会帮助你比别人更容易成功。反之,如果你的行为有差池,做出了有辱家族名誉的事情,那么,这个值就会成为一个负数,值数越高,负面效果也就越明显,所引发的职场动荡与冲击也就越猛烈。
  • 人在职场,你必须要时刻记住为自己说话,如果你不说,别人就更没有这个义务。
  • 人生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命运已经注定。 因为人是靠希望而生存的,未知与不确定性会激发人最大程度的奋斗欲望,一旦失去了这些,人的生命价值就会降低,生存的意义也无从谈起。
  • 命是规律规则,命是这个社会中无计其数的人相互博弈时所产生的利益推动力量,没有人能够掌控这种力量,你最多只能适应它。
  • 你要想通过一条决议,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会议上突然宣布,由于事发突然,除非与会者之中存在着进退同一的反对者团体,否则,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人是反应不过来的,忙乱之际无法组织起反攻,等他们阵容拉起,事情已经拍板了。
  • 所谓面试,就是你通过自己的表现要让对方对你由衷钦佩的过程,任何一个招聘者都不可能对那些缺乏信心的求职者产生好印象的。
  • 在这个社会里,越是处于底层的人,越是卖力的苦干,因为那是他们唯一的立身之本。而许多熟谙社会游戏规则的人,却全不管这些麻烦事,他们知道底下人肯定会为了糊口而拼命干的,所以他们只管捞自己的,如果遇到捞得过凶的上司,下面的人多半还会出一个两个的劳模,因为劳模把贪官应该操心的事情全都承担了。 凡是出劳模的地方,必然有着许多贪官,只有贪官才需要劳模替他们卖命,老百姓是不需要这玩艺的。老百姓需要的就是各司其职,各就其位,一个关系理顺的社会,胜过一万个“英明的领导”。
  • 你必须为你自己的位置负责,这才是现实的真理!
  • 我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人在职场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先做事,再做人。概因一个初入职场的人,不仅对职场的游戏规则一无所知,更有着许多实践知识需要掌握,这功夫只要能够闭着眼睛把事情做下来,就已经很难得了。过了这个阶段,等到你已经掌握了足够的实践知识,能够在工作之中做到游刃有余了,就可以上升到即做人,也做事的阶段,这时候不仅要把事情做好,还要做到方方面面都满意。而到了第三个阶段,就是只做人,不做事了,这一阶段的成功者比比皆是,相信每个人自有体会。
  • 据我的观察,越是不承认组织系统内部存在着分歧的企业,其权力博弈的规则越是混乱,越是缺乏规范与自制

《职场精进之路》书摘

Internal Bleeding printed paper
  • 锦囊二:要针对岗位招聘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简历。有些面试者不管应聘什么公司或什么岗位都是通用一套简历,其实这样是有问题的。有些岗位虽然职责相似,但是要求肯定不会完全一样,有些公司是不同的行业,那么简历的表达、突出的侧重点也最好不一样。这里所谓的针对性调整简历不是刻意捏造工作经历,而是尽量突出符合岗位要求的项目经验、技能。比如,如果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你如果之前有过互联网公司的工作经验就可以多写一点,如果做过跟该公司类似的产品就可以详细一点;如果是一家外企,可能就要附上英文的简历。
  • 锦囊三:提前了解应聘企业和用人部门。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你过两天就要去面试了,总要了解一下应聘企业的情况,包括企业的规模、发展历史、主要的产品、市场份额、企业文化、主要的竞争对手等。尤其是该企业的主要产品功能、特色、优劣势,一旦面试中涉及,你可以对答如流,那么肯定能有加分,面试官也会知道你做了充分的准备。假如能有一份产品评测或体验报告会更好。即便面试过程中面试官没有涉及相关的问题,你也可以在面试结束后主动提起。如果可能也可以想办法了解一下用人部门的情况,网络上还有些大公司的面试经验,虽然这些作用不大,但是有备无患。
  • 锦囊四:提前准备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的
  • 有句话说得好——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维是王牌。
  • 但是如果工作几年之后再选择,一个成长型的小公司、有潜力的创业公司,加上好的工作岗位和股份期权也不见得就比大公司差。
  • 一份工作的投入包含多个方面,时间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还应该包含身心和知识经验上的投入。
  • 身心上的投入是指一种更加主动的工作态度,积极解决难题、跟他人合作、主动发现问题、承担更多的责任。
  • 永远不要觉得自己的付出白费了,很多时候只是暂时没有反映在待遇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之前的付出会形成加速度,使你的提升变成一道上升的弧线,会逐渐跟那些匀速的直线拉开距离。当你真正可以用知识、经验来工作的时候,比如一些公司聘请的顾问、专家,那么即使工作时间少,你的收入也不会少。所以在刚参加工作的这几年里,别总想着拿多少钱干多少事,这样的思想只会害了你,这是你快速积累获得加速度的时期。就如同存钱,你开始得越早,哪怕数额小一些,但是复利的力量会最终给你合理的回报。
  • 老板为什么要招实习生?道理很简单,就是要用相对廉价劳动力然后做这些琐碎的事情,把更重要的事情留给公司骨干甚至自己去做,让他们不要为这些小事分心,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企业就是讲究分工的,本来就不是人人平等的。强调工作分工上人人平等,而不是根据能力经验分工的公司估计也做不长久。
  • 如何定义责任?责任至少要包含工作内容复杂度、压力和承担的风险,这三点至少要符合两点才能说明你目前岗位上的责任较大。
  • 作为职场新人,不断提升自己,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帮助团队达成更高的业绩是重中之重。如果你始终在上司眼里像个孩子,无法担当大任,那么你的待遇肯定上不去。
  • 大部分人都是期望享受慢生活,有情有调,每天完成了自己8小时的工作,然后所有的时间都是回归家庭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十二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这个世上没有鱼与熊掌可以兼得的好事,同一时间只能选择一个。但是,你可以在你能抓鱼的时候拼命抓鱼,这个时候就先忘记熊掌,当你有了足够多的大鱼后,再拿大鱼去换熊掌。
  • 大部分时候你并不需要像电影中的情节那样去给人答疑解惑,只需要表现出自己的真诚,而不是封闭自己,甚至觉得自己跟环境格格不入,相信很快就能融入团队。
  • 善于抓住机会是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把分配给自己的工作先做到最好,然后再看自己可以承担什么样的团队工作,或者帮上级解决头疼的问题。而不是自己手头上的工作都还没做好就去想着表现自己,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 任何时候,当上司需要你的时候,你能马上有反应是一个好习惯。没有这个习惯,许多机会也会跟你擦肩而过。不要总觉得上司是有工作才想着你,当有好处的时候他也会第一时间想到你,而不是想到那个总是装聋作哑的人。
  • 在低价值的事情上耗费的时间越多,产生的单位价值就越少,从资产累积的角度来说就越慢。所以,不用去纠结自己是不是要买车,也不用考虑买车养车的花费,而是要好好思考一下你究竟是特别需要一辆车装点脸面还是自己开车真的给工作生活带来了十足的便利。
  • 工作的第一个维度是“岗位”工作
  • 工作的第二个维度是“通用”工作
  • 工作的第三个维度是“流程”工作
  • 工作的第四个维度是“辅助”工作
  • 学习成长从来都是一个自我对抗的过程,能速成的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内容。因为大部分人的智商都差不多,你能速成别人也可以。能让你真正领先于他人的知识不可能轻易就被获得,所以别把那些速成当宝典,你不需要速成,你需要的是专注。
  • 主动工作的人永远比被动工作的人提升快,因为主动工作的人会积极发现问题、寻找方法、攻克难关,不断得到成就感,而被动工作的人则是排斥困难,等待被安排工作,并没有想着如何做得更好,从而使自己得到提升。
  • 作为新人,“You are nobody”,做一切你可以做的事情,并且尽可能地做好。
  • 学习敏锐度高的人在五个关键要素中表现突出:自我认知、心智敏锐度、人际敏锐度、变革敏锐度和结果敏锐度。评定一个人的学习敏锐度能帮助面试官、管理者和HR做出明智的聘任决定,处理内部应聘者,注重培养一个人的学习敏锐度。
  • 根据一个人的领导力评估,可以将人分成九大不同类别的领导力人群,分别是:冲动者、机会主义者、外交家、专家、实干家、重构者、转型者、炼金术士和嘲讽者。 冲动者一般是指做事完全靠本能、没有章法,就像是刚出生的婴儿只会哭喊一样,只有这类领导力的人根本无法走上管理者岗位。而嘲讽者属于千年一遇的奇才,他已经具备改变世界和人类命运,他的思想可能会影响世世代代,比如老子,那种人极其稀少,也不会存在于企业里,所以这两类领导力都可以忽略。对团队和企业比较重要的领导力就是中间七种,即机会主义者、外交家、专家、实干家、重构者、转型者和炼金术士。
  • 外交家:遵守规则、避免内在和外在的冲突、适应环境、压抑自己的欲望、忠于群体、希望融入集体、是非分明、在意外表/身份、落入俗套、努力达到群体标准。从这些特质定义中可以看出来外交家更多是想让自己融入群体、排斥异类,尽可能让自己符合群体要求,但是也难免看上去圆滑没有创新。据培训教练说,很多企业里的VP(Vice President),虽然职位级别很高,都是只在外交家的层面。
  • 如果降低一个层次,把一个工作当作一份事业,这样就能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兼顾个人利益。把工作当作事业的人,我们经常称其有“事业心”。有事业心的人和没有事业心的人区别非常大,有事业心的人对自己做的事情有一种内在的动力,会有比较强的目标感,同时有长远的规划。

《老后两代破产》书摘

Internal Bleeding printed paper

老后破产 + 老后两代破产,看的人心烦,也让人想起了自己的养老和父母的养老。

“没有去医院看病的钱了”

  • 老后破产的现实中最为严峻的便是,越来越多的人因无力负担医疗费用,而不再接受医疗服务。在收入仅够维持生活开销的人群中,支付完房租、电费、燃气费、伙食费等最低限度的必要开销后,手头若还有结余,也有不少人会选择接受医疗或看护服务。当然,在性命攸关的时候,即使借钱也必须接受治疗——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这种危急情况下被救护车送往医院——而在并不紧急的情况下,很多人为了省钱而选择了“忍耐”。

虽然与家人同住,仍处于“独居生活”的状态

  • 在高龄父母与子女同住的情况下,为尽可能多挣些钱,子女的工作时间相应延长,因而父母独自在家的时间也会增加。子女延长工作时间也是为了家庭生计。然而,他们越是忙于工作,越是无暇顾家,不得不放弃陪伴父母的时间。安田父子俩也面临着这样的两难困境,度过忙碌却又无奈的每一天。

通过问卷调查窥见的“老后破产”的现状

  • 在实际与这些家庭接触过后,我们感到,很多人看起来并不是在逞强,而是抱着“明天又会是新的一天”的希望,坚强地生活着。但是,一旦自己或家人因疾病或受伤等原因产生巨大开销,生活便会一下子变得难以维持,随即陷入“老后破产”的境地。这样的事例层出不穷。

【讲解专栏】“为何如今的人们会面临‘两代人两败俱伤’的局面?”专家给出的解答

  • “为什么即便有家人在身边仍然会面临‘老后破产’的局面呢?”这个问题是我们最想得到解答的,对此,榊原指出,正式员工与非正式员工的收入存在差异。“近二十年以来,日本的平均工资持续下降。最大的原因就是非正式雇佣的增长,而非正式员工的工资较少。”

名为“家人”的屏障

  • 目前为止,我们已对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援助的各相关部门进行了采访,不仅是行政方面,还包括地区综合援助中心、社会福利协会、非营利性机构,等等。在此过程中,我们时常听到这样充满矛盾的话语:“由于受助对象与家人同住,很难为其提供援助。”我们原以为,与独居生活相比,与家人共同生活的话,彼此之间能够互相扶持,生活也能得到改善。但是,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渐渐意识到这样一个现实:家人的存在已成为一道“屏障”,阻碍了受助人接受应有的援助。

在自己因工作而外出时离世的父亲

  • 在建造两代人共住的房屋之时,父亲就比谁都想和孙子、和家人住在一起,享受与家人共度的时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父亲都待在自己家中,他会因此而欣慰的吧?这个问题始终徘徊在好子的心中,但已经永远无法得到解答。

《从零开始做内容:爆款内容的底层逻辑》书摘

Internal Bleeding printed paper

自序 90%的弯路其实不必走

  • 提高未来时间的产出
  • (1)把一份时间卖出去一次,比如工资、单次咨询的报酬。(2)把一份时间卖出去很多次,比如出书、做课程、写作。(3)买卖其他人的时间,比如当老板。
  •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你用的时间短书稿质量反而更好呢?这是因为,提炼干货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一个人冥思苦想,大概率不如别人先问你问题然后再由你来作答效果好。只要有人问问题,你就会感觉,他凭什么能问得倒我?然后一顿解答,你慷慨激昂,传道授业,对方也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我称这种写作方式叫互动式写作
  • 70%和爆款类似×足够多的试验品=100%成功
  • 现场很多人有疑问,什么是IPO?我说I是Import(输入),P是Perception(看法),O是Organism(有机体、生态),输入知识形成自己的看法,然后再去分享以此沉淀自己的生态,升级自己的底层操作系统。解释后又加了几个案例,现场掌声雷动

前言 什么是内容

  • 因为在艺术的表现上,技巧是最容易学的,色彩、构图等都可以进行练习,真正难的反而是观点。

第1章 底层逻辑:爆款内容的6个底层逻辑

  • 《从优秀到卓越》

第2节 你要比同行快10倍

  • (1)引言:为什么你要学这个?这个方法的重要性。(2)案例+方法:一般每章都会讲3个案例,通过案例总结方法,通过方法佐证案例。(3)理论支撑:有没有大师说过类似的话或者有没有经典书籍中写过类似的语句,如果有则可以放到该章节作为理论支撑。(4)总结提炼:每一章的最后都需要提炼一下重点内容。

第6节 换角色:做创意的另一大方法

  • 《让创意更有黏性》

第2节 4个结构模板,好文其实不需要“多磨”

  • “1个观点+ N个事例”“总论点+分论点”“1个观点+N个角度”和“1个观点+同一个人的多个事迹”。

第3节 4个结尾套路,读者想不转评赞都难

  • “概括式结尾”“点名式结尾”“名句式结尾”“排比句式结尾”,

第4节 4+3 +2 =引爆朋友圈的故事模板

  • 这个故事结构,其实遵循的就是我总结的4步搞定故事模板:(1)一句话。即交代故事的开头和结果。(2)定冲突。就是给故事主人公“加戏”,使情节起波澜。没有情节的波澜起伏,就难以冲击读者内心,因此,“定冲突”对于“讲好故事”来说是灵魂般的存在。(3)给理由。即给出理由,解释为什么冲突会发生。(4)来组合。简言之就是将上述的几个部分重新进行排列组合。
  • 点去完善故事:(1)交代故事背景。(2)补充核心信息。(3)触发情绪爆点。

第1节 定位要精准:我是谁,我能提供什么,我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 定位就是“如何让你在潜在用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所谓定位,即让你的产品和企业,或者让你个人与众不同,在市场上形成核心竞争力,对于受众来说,好的定位是鲜明地树立品牌和IP的开始。
  • (1)我是谁?(2)我能提供什么?(3)我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第2节 如何打造小红书爆款选题

  • 《模仿的技术》

《好心情练习手册》书摘

Internal Bleeding printed paper
  • 当我们在面对让人觉得无聊的工作时,不妨抱着“将来一定会发挥作用”“完成这件事就有机会加薪”的心态,尝试想象自己能够进步,或是可能得到的报酬。动机明确后,即便是面对让人提不起劲的工作,也能将其当作“自己的工作”。只要将不喜欢的工作当作“自己的工作”,就不会被消极的情绪束缚。
  •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状况,应该提醒自己不要过度解读他人的话,以及不要胡思乱想。将对自己或对公司的不满写在纸上,这样便能以客观的角度分析自己是否过度解读,以此来帮助自己脱离妄想。
  • 将完成目标定为八成成功,剩下的两成留给“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乐观心态。借由这样的想法,产生面对困难的力量,我们才能够不被情绪左右,激发面对困难的能量。
  • 被上司否定而感到自尊心受伤、期待落空的下属,就会产生后遗症。越是自恋,被影响的程度就越严重,也拖得越久。 自恋情结是很难放下的。与其硬要放下,不如不要擅自期待对方能猜中自己的心思。 “一定要我说得那么清楚才会做吗?你能不能主动点、积极一点啊?”不要这样擅自“期待”对方会积极主动,下指示的时候应该尽量具体、明确。 若你是下属,也不要自己认定“这阵子每天都加班,就算这个项目只完成六成,老板应该也会体谅吧”,而是应该共享有关工作和作业的愿景。 越是“不容易被情绪影响的人”,越懂得与人沟通,不会擅自将期待加诸对方身上。 要点 不要抱有“你应该明白我”这种期待,而是要传达具体的事项。
  • 借口,可以说是想要让对方理解事情出于无奈,以此来保护自己的行为。 但让人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借口都会令对方不悦。光是自我保护和自我辩解,这种以自己为中心的态度就会令人不满,给对方造成不愉快的情绪。
  • 快速眼动睡眠能够缓和不愉快的情绪。
  • 与其“不用”或“少用”手机,不如多花时间去看、去感受现实世界的事物,也就是多重视眼前的事物。比如看看书报、杂志,或是和活生生的人交谈。 离开办公室,看看天空和街景,在接下来的休息日中来一趟小旅行等,这些网络世界以外的现实体验十分有益。 为了保持精神健康,获取适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才是最理想的,而不是以获得他人的“赞”为目标。 要点 比起为获得他人的“赞”而行动,应该重视适合自己的实践经历。
  • 不是过去发生了什么让我们无法改变,而是因为不去思考自己未来想成为怎样的人,所以什么都不会改变。

《悉达多》书摘

Internal Bleeding printed paper
  • 乔达摩安静地听着,纹丝未动。这位功德圆满的觉者以慈蔼、谦和而清晰的声音道:“你聆听了法义。哦,婆罗门之子,婆罗门之子,难得你深深地思索法义。你在法义中发现了一个漏洞,一个缺口。愿你能继续深入地思考。但是你这勤勉之人,要警惕多谋善断及口舌之辩。无论辩辞美或丑,聪慧或愚蠢,总有人赞许,有人鄙夷。你从我处所听之法义并非我之辩辞。它的宗旨并非为求知好学之人阐释世界。它另有他图;它的宗旨乃是济拔苦难。这就是乔达摩的法义,别无其他。”
  • 这位漫步的思考者自问:“你原先打算从法义里,从师父处学到什么?你学了很多,却无法真正学到的又是什么?”他最终发现:“答案是‘我’。我要学的即是‘我’的意义及本质。‘我’,是我要摆脱、要制胜的东西。‘我’,却是我无法制胜,只能欺罔、逃遁,只能隐藏的东西。当真!世上再没什么别的,像我的‘我’这样让我费解。是‘我’,这个谜,让我活着,让我有别于他人,让我成为悉达多!在世上,我最一无所知的莫过于‘我’,莫过于悉达多!”
  • 意义和本质绝非隐藏在事物背后,它们就在事物当中,在一切事物当中。
  • 如果一个人扼杀了感官意义上的偶然之我,却喂养思想意义上博学多能的偶然之我,他是不会寻得自我的。两者,思想和感官,均为美的事物;两者背后均隐藏终极意义;两者都值得倾听,值得参与;两者均不容蔑视亦不必高估。
  • 情爱可以乞得,可以购买,可以受馈,也可在陋巷觅得,却唯独不能强夺。
  • 书写虽好,思考更佳;聪敏虽好,忍耐更佳。
  • 她教导他,爱侣在交欢后不得倏忽分离。彼此仍要相互赞叹、抚慰。这样,双方才不会因过度性满足,而产生厌倦、落寞,产生辱弄或被辱弄的不快感受。在美丽聪慧的艺术家处,悉达多度过了绝妙时光。他成为她的学生、情人、朋友。对于现在的悉达多,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是能和迦摩罗在一起,而绝非迦摩施瓦弥的生意。
  • 指引他生活的一直是思考、等待和斋戒的技艺。他和孩童般的世人间彼此依旧陌生。
  • 我领悟到这个道理后,认出我的生活也是一条河。这条河用幻象,而非现实,隔开少年悉达多、成年悉达多和老年悉达多。悉达多的前世并非过去,死亡和重归梵天亦并非未来。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
  • 他呆坐着,凝视她长眠的脸,她衰老、疲惫,不再丰满的嘴唇,想起早年自己曾把它比作新鲜开裂的无花果。他呆坐着,凝视她苍白的脸,倦怠的皱纹,仿佛凝视自己苍白倦怠的脸。他看见他们年轻时的容颜,鲜红的嘴唇,炙热的双眼。两种情境交织着充满他,成为永恒。他比以往更深刻地体会到生命不灭,刹那即永恒。
  • 人独自行过生命,蒙受玷污,承担罪过,痛饮苦酒,寻觅出路。
  • “一个探求之人,”悉达多道,“往往只关注探求的事物。他一无所获,一无所纳。因为他一心想着探求,被目的左右。探求意味着拥有目标。而发现则意味自由、敞开、全无目的。可敬的人,你或许确实是位探索者。但你却因努力追求目标,而错过了些眼前事物。”
  • 你看,我的乔文达,这就是我的认知:智慧无法言传。智者试图传授智慧,总像痴人说梦。”
  • 知识可以分享,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智慧令人安详,智慧创造奇迹,但人们无法言说和传授智慧。
  • 真的反面同样真实!也就是说,只有片面的真才得以以言辞彰显。可以思想和言说的一切都是片面的,是局部,都缺乏整体、完满、统一。
  • 我不再将这个世界与我所期待的,塑造的圆满世界比照,而是接受这个世界,爱它,属于它。
  • 我唯一的事,是爱这个世界。不藐视世界,不憎恶世界和自己,怀抱爱,惊叹和敬畏地注视一切存在之物和我自己。”

《老后破产》书摘

Internal Bleeding printed paper
  • 存在着一个矛盾。以自己的养老金坚持着生活的人,会因没钱去医院而强忍着;但只要接受了生活保护就会免去医疗费,完全可以去医院了。虽然说,这只是在行使再正当不过的权利,但不知为什么,却总有一种“制度不周全”之感。因为我想,不一定非得在接受生活保护以后,对靠养老金坚持生活的人们,只要有制度保障其“放心接受医疗的权利”,或许及早得到救治的人就会增多,不依赖生活保护也能活下去的人也会增多。
  • 日本经济持续高增长的时代,是个只要认真工作就会有回报的社会。或许,正因如此人们才会坚信,只要认真工作,晚年生活就会高枕无忧。今天的老人们,当时都是这样确信无疑的吧。
  • 而更为严重的是,收入越少的人,“社会联系”的丧失就越显著。经济越不宽裕,就越难在红白喜事等亲族活动、地区性聚会等当中露面。因为,维持“社会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需要钱的。
  • 晚年生活的放心与舒适度,全看“金钱”的多少——完全有能力负担的老人很少——这就是现实。
  • 每一次离开,都有些于心不忍。这一瞬间感觉到的,是菊池女士所背负的巨大的孤独。
  • 害怕寂寞的幸夫先生生前经常说:“我要走在你前面,你要送我啊。”这话都成口头禅了。望着老公的照片,菊池女士对着佛龛嘟哝道:“被留在世上的我,也很孤单啊。”
  • “就算是夫妇一起生活,但总有一天会只剩下一个。” 这是不用说的。即便是现在,如夫妇、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等有家人与老人一起生活的家庭也在1 000万户以上。但就是这些人,最终也会只剩下一个。到那时,只要没有“可依靠的金钱”和“可依靠的人”——就会有“老后破产”的风险。
  • 到窗外的阳台上去,仅此而已,但对菊池女士来说,却是无可比拟的大事。外面的风,像抚摸一样静静地在脸颊上吹过。虽想就这样一直站在阳台上,但她还是恋恋不舍地回过头:“给大家添麻烦了,差不多该回屋了吧。”
  • 国民养老金制度本身,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家庭功能在发挥作用为前提制定的。” 到了晚年,自己一个人生活的时候,只靠自己的养老金能生活下去吗?——并且,未来养老金还会变得比现在还少——想到这些,很多老人都会为自己的晚年感到不安。
  • 不只是因为得益于大自然的恩惠,自给自足成为可能,还有一路坚守农田的自尊,已然化为了生存的力量。正因如此,他们才不说泄气话,而是拼命坚持。在东北地区的村子里,靠3万日元左右的养老金收入一个人生活的农户不足为奇。说到底,很多人是因不想放手农田而不接受生活保护,一味坚持的。有的地方政府也在对制度加以灵活运用,就算有农田,有自己的房子,也能接受生活保护。

《零秒工作》书摘

Internal Bleeding printed paper
  • 我认为日本白领的工作效率低下的三大主要原因是“众多管理层和部门领导人无法自己作决定和推进工作”“部门内外协调后的再次协调”以及“随之而来的庞杂冗繁的资料制作”。
  • 能够自己作决定并推进工作,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工作能力的体现”。
  • 无论收集多少信息都无法作出决策时,往往是因为没有在什么时间前决定什么、该做什么的这种目的意识和紧迫感,只是漫无目的地收集信息而不断推迟行动。信息是一种判断该往左走还是该往右走的单纯手段,必须将其具体化。但是问题是,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有的人会误认为自己正在开展有效的工作。
  • 虽然不是指所有的工作,但是对于大多数工作,都可以先干脆地推进,在精神上比较轻松的情况下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进而逐步提升自己的干劲。为此对工作速度的强烈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 要想提升工作速度,首先对于该项工作必须有整体印象。所谓整体印象是指最终的成果是什么、为了取得最终的成果需要考虑怎样的要素、需要按照怎样的步骤和顺序才能取得成果、从什么地方着手才最有效等综合因素。
  • “确认上司指示”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因为即便最初的指示足够明确,但上司中途突然变卦的事情也是实际存在的。
  • 工作本身并不是以细致完成为最终目的,它终究要以做出某项成果为目的。
  • 首先,你必须想象某项工作进展顺利并已经圆满完成
  • 将 A4 纸横着摆放,在左上方写上标题,右上方写上日期,正文写 4~6 行,每行 20~30 字。花 1 分钟的时间写完 1 页,从早上起床后到晚上睡觉前,写 10 页,那么你的大脑就能非常清晰。如果每天坚持书写 10 页笔记,那么你的大脑一定会越来越灵活。有工作能力的人甚至会成为更加出类拔萃的人才。
  • 迅速把握问题所在,其重点在于:在平常的生活中就不断思考哪些事件可能导致问题发生。
  • 假设如果不经过验证,就没有任何意义。假设的验证,是通过采访和分析故障信息等手段展开的。
  • 所谓坦诚地听取意见,是指没有反感,不会反驳对方,会完整地听取对方所说的话。但是只是听取意见,工作是不可能有所进展的,在听取之后还再次确认内容,提出疑问,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才能算得上是有意义的工作过程。
  • 工作能力强的人和工作能力一般的人最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够使用适当的方式,问出最核心的问题。
  • 在有限的时间内收集信息,能够避免淹没在信息的洪水之中,还能够掌握安排好优先顺序的方法。这样一来,工作的速度便能不断提升。
  • 此外,如果浏览到了优秀的博客日志,我还会尽量去阅读这位作者以往所有的日志。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能够写出一篇优秀日志的作者,其以往的日志往往也是非常优秀的。
  • 在全球性的竞争愈演愈烈的当今社会,掌握能够看懂英文视频的能力、以较快速度阅读英文报道的能力,对提升工作速度变得越来越重要。即使通过其他途径来提升工作效率,如果在这个方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那么提升工作速度也不过是一纸空谈罢了。
  • 只花费两个小时共进晚餐其实并不容易,但是不论两个人有多么意气相投,都应该尽量避免超过两个半小时以上的交谈。
  • 充满智慧和洞察力的朋友给予我们的灵感与刺激,是其他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的。如果身边有和自己相同年纪,或者比自己大 5 岁、10 岁,或者比自己小 5 岁这些年龄段的朋友,能够随时向其咨询问题,那么每个年龄段至少要有两位。
  • 我建议大家不要在意格式,使用 52 页所推荐的“A4 纸做笔记”法,先写出一个题目,然后 1 分钟内在 1 页纸上写下 4~6 行、每行 20~30 字的内容。当你不在意格式、顺序和体裁的时候,会感觉写起来流畅多了,对于这种行云流水的书写方式甚至连你自己都会感到惊讶。
  • 如果写好了 30~50 页的笔记,就将它们摆放到比较大的桌面上。最普通的摆放模式是将关于问题和课题的笔记放在左侧,将解决对策摆在正中间,然后将与其相关的具体对策摆在右侧。
  • 如果你是一位上司,在让员工制作文件和资料的时候,从一开始就应该有尽量详细的工作完成概要(用来展示在工作结束的时候,应该形成怎样的成果)。如果比较熟悉了之后,那么大概只需要花费 30 分钟就能够详细地写出一篇工作成果概要,然后让员工按照这个概要来完成工作。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够稳定地推进工作,避免发生偏差,工作输出的质量也会有所提高。
  • 传达的内容很难被正确地理解。而且和上司相比,员工所拥有的信息量大概还不到上司的几分之一。
  • ◎ 向员工指示工作的时候,从一开始就应当尽量详细地写一份工作完成概要,交给员工 ◎ 当制作业务涉及计划书、报告书等资料时,先确定整体的目录、页数和页面的分配,写出每一页的标题,然后编上页码 ◎ 一旦习惯了以后,就可以在员工面前直接编写工作完成概要,直接和员工沟通并达成一致,然后让员工迅速地推进工作
  • 如果意见发生了冲突,那么首先确认共同点。即使看起来两人的意见完全不同,但是只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几乎都能找到不少共同点,然后一一确认这些共同点。这样一来,意见相反的两个人也会变得比较冷静,警戒心也会相对松懈一些。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来确认不同点。对于不同点,与其说是黑与白、左与右这样无法融合的差异,很多时候倒不如说是因为前提条件不同,而导致结论不同而已。因此在确认不同点的时候,首先要确认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再整理双方主张的本质区别。在这样的过程中,常常就会意识到:双方的想法其实基本上是相同的,也没有任何利害关系,只是因为些许的差异而引起感情上的对立,仅此而已。
  • 为了做到这一点: ◎ 由会议负责人在白板上书写 ◎ 不要自行随意归纳,尽量将发言的内容如实地记录下来 ◎ 不太明白的时候,要坦率地再次确认,然后写下来 ◎ 归纳要点,补充完善 ◎ 用手指着记录下来的内容,向本人确认 ◎ 整理议题和将要采取的行动 ◎ 关于论点上的偏差,要当场通过图示的方式说明相同点和不同点 以上就是使用白板的要点。
  • 暧昧不明地传达信息,并不意味着有效地传达了信息。倒不如说因为优柔寡断,反而常常会带来负面效果。因此对于比较消极的内容,也必须养成坦率直言的习惯。因为没有清楚地传达给对方,反倒会引起更大的麻烦。 做不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就是所谓的好人,或者是很善良的人。他们只是单纯地“无法将应该传达的信息冷静沉着地传达给他人”罢了。或许这样的人只是“摆出自己很善良的样子,满脸堆笑”而已。这种状态下工作是不会有任何进展的。该说的话就要说,该传达的信息就要坦率地传达。
  • 关于 LINE 这款软件,最近有越来越多的人都觉得如果没有 LINE 那几乎就活不下去了。LINE 的问题在于,聊天对话的频率过于热烈频繁,导致难以专注于工作。“聊天对话就是需要热烈的氛围”,这一点确实没错,但是原本一次性讨论后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却要来来回回谈很久,还要让许多人参与到聊天中,这对于工作的集中度是致命的。
  • 我认为,将认真倾听的态度理解为“输了”的人,只会通过“胜负”来判断事物和周围的人,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不知道是因为自卑,还是因为没有自信,他们没有掌握比较平稳的待人处事的方法。
  • 不用说用书面形式确认,不少人甚至连口头确认都会省略,只是留下一句:“那就拜托了。”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 人类的记忆会在不知不觉中转变为对自己有利的印象,这确实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即使固执地认为“当时对方就是这么说的,一定没有错”,其实只是因为记忆转变为对自己有利的印象而已。
  •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会“居高临下”呢?我认为这是对自己没有自信,总是充满压力所造成的。因为对自己没有自信,所以“居高临下”地和他人接触,才能让自己短暂地沉浸在优越感的假象里。可是沉浸在这样的假象里,自信心也不会有丝毫的增长,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与其说没有意义,倒不如说对自己有害。
  • 无论是谁,只要受到了表扬和感谢,被他人慰劳,都会感到喜悦。这时候更能涌起干劲,会想要更加努力。为了这个上司,为了这个团队的领导,想要更加努力付出,拿出成果。这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感情。
  • 哪怕是很小一件事,只要怀有感谢的心情,自然而然地就能对他人给予积极的反馈。如果将培养员工当成自己的责任,那么类似“没用的东西”之类的负面想法就会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下次这样做就会更好”之类比较柔和但又发自内心的表达方式。
  • 每天表扬了 10 次以上的话,那么和员工、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紧密,也更容易做出成果。从结果上来说,可以亲眼观察到工作速度的突飞猛进。

《高效能人士的100种工作方法》书摘

Internal Bleeding printed paper

顾嘉

第一章 管理好你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

  • 1.最大限度地利用过渡时间 从起床到上班以及从下班到回家的这段时间,我们称为过渡时间。你可以在刮胡子时进行大脑风暴,捕捉创意,在穿衣服时思考一天要做的事情,在等车或上班途中,借助收音机、手机等工具听新闻、听讲座、听电子书、听视频教程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只要你懂得利用,每一刻时间,你都能同时进行两到三件事。
  • 2.喝咖啡时间的正确用法 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放松一下,顺便处理下你的日常杂事。
  • 3.会利用等待时间 在等地铁或公交的时候,你可以利用等候时间来处理那些一直困扰你的问题。
  • 4.正确使用睡眠时间 医学家曾研究发现,很多人实际上并非需要那么多的睡眠时间
  • 在工作中,只要还有时间,就将工作不断扩展下去,不管是否有效率,直到将所有的时间用完为止

早起一小时,为要办的事情做准备

  • 1.早起做运动,可以振奋一天的精神 早上醒来后,你需要在床上做一些小小的伸展运动,比如膝靠胸运动、抱膝运动、脊椎扭转运动、猫式伸展运动、双脚蹬车运动等。
  • 2.早起看书效率最高 早上起来,人的大脑经过一夜的休整,正是接收信息的最佳时刻,这时候,如果你去背单词或者记忆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 3.早起悟人生,发挥创意

利用“二八法则”,将主要精力用在关键点上

  • ● 集中精力做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事情,不必要求事事都有好表现。 ● 寻求捷径,而非全程参与。 ● 选择性寻找,而非巨细无遗地观察。 ● 小心选择自己的事业,如果可能,就自己当老板。 ● 从生活的深层去探索,找出那些关键的20%,以达到80%的好处
  • 少做一些,锁定少数能以“二八法则”完成的目标,不必苦苦追求所有机会。

不要把时间花在没有成果的小事上

  • 不要被无关的人和事过多打搅,你的更多精力要放在自己的目标上。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琐事上。

尽可能简洁地表达你的观点

  • 一个成熟干练的人说话一定是干脆利落、简明扼要的
  • 1.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学会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善于总结和概括,尽可能将自己要表达的话语凝练成简单的几句话。

别让拖延症害了你

  • 其一,无法按时完成上司交办的任务。原因是:懒惰,缺乏自信,或能力欠缺。 其二,无法完成自己制订的计划或任务。原因是:懒散,缺乏毅力和斗志。 其三,对于别人拜托的事情没有做好。原因是:对自己认识不清,没有责任感。 其四,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件事,依然没有做好。原因:做事分不清主次,没有规划,没有全身心投入。 其五,明明能够很快做好的事情,还是没有完成。原因是:缺乏责任心,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找到正确的做事方法。 其六,故意将一些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推迟。原因是:赌气,不尊重他人,想要显示自己的权威。 其七,堆积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越来越多,而自己越来越烦。原因是:抗压能力不够,不能及时完成手头的事,小事变大事。
  • ● 将工作目标拆分成小的目标,每一个目标都有严格的达成界限和完成期限。 ● 命令自己开始进行,同时强迫自己不要去想进行的过程和结果。 ● 对进步和努力做出奖励。 ● 为自己下达一个具有操作性的任务,而不是那种模糊而抽象的任务。 ● 为自己设定一个务实的目标,而不要异想天开。 ● 现实地对待时间,而不是按照自己期望的那样。 ● 利用接下来的一点时间完成一件事,逼迫自己重视起短暂时间的意义。 ● 做好应对困难和失败的心理准备,为困难找方法而不是借口。 ● 以自己的事为优先,学会适当地拒绝别人。 ● 把找到的借口留在事情完成以后再说,不给自己放纵的机会。

用读报纸的方法读书

  • 用读报纸的方法读书 很多人喜欢读书,但又常
  • 如果感觉自己需要多读一些书,但又想提升读书效率的话,那么你可以尝试用读报纸的方法读书。当你拿起一本书的时候,首先浏览一下书的封面,出版商通常会在上面列出一些关键词,让你一眼明白书中的主要内容。

善用行事历

  • 行事历可分“日检视”“周检视”“月检视”“议程检视”四部分: ● 日检视:检查当天的工作是否已安排好,如果临时要加入会议或事情,可以立即变动当天的日程安排。 ● 周检视:你可以从忙碌的一周中找出空闲时间,安排自己的业余活动。 ● 月检视:你可以从一个月内找出哪天上午或下午有空。 ● 议程检视:检查自己的会议安排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调整。

对照工作日志向自己“开炮”

  • 你当天的目标是否完成?完成到什么程度了? ● 几点开始行动?能不能再早点开始任务? ● 在工作过程中,有没有让你分心以致无法完成目标的事情? ● 你完全投入工作,不受外界干扰的最长工作时间是多少? ● 你一天当中什么时段效率最高,什么时段效率最差? ● 你会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情吗? ● 你会照着优先次序的书面计划做事吗? ● 你是否在处理不应该做的事? ● 做事的过程是否还能再简化一些,有没有更高效的可行办法?

把目标分解,逐个完成任务

  • 写下你的总目标。 ● 写出实现这个总目标所有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这些条件就是第一层树杈。 ● 写出实现每个小目标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这些条件就是第二层树杈。 ● 依次类推,直到画出所有的树叶,这些树叶就是你的即时目标。这时,你的多杈树分解图也就基本完成了。 ● 最后检查一遍,看看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第三章 培养高效的思维方式

  • 上午:以输出为中心开展工作。经过一夜修整,大脑处于清醒的状态,逻辑思维能力强,因此尽量在上午完成写企划书、思维风暴以及做重要决策等工作。 ● 下午:基于上午思考的结果,开展实际工作。此时大脑吸收了大量信息,进入混沌状态,你可以做一些不需要深思熟虑就能轻松完成的工作,比如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修改文件等。 ● 晚上:以输入信息为主。大脑经过一天的消耗,在晚上很难再输出信息,因此要以输入信息为主。你可以看看书,将一些难做的事项输入进来,大脑会在你睡觉的时候进行思考,帮你解决问题。

培养及时发现问题的思维

  • 当下的现状与你所期待的状况之间有无落差? ● 有没有什么差异性状况出现? ● 你是否感觉到哪个部分进展得不够顺利? ● 是否有任务没有按时达标? ● 是否有一些意外情况并不是你原来期待的那样? ● 若照此发展,未来是否会发生重大的不良状态?

头脑风暴中可带来收益的技巧

  • 1.禁止批评或评论
  • 2.与会人员一律平等
  • 3.主张独立思考
  • 4.不强调个人的成绩
  • 5.目标集中,追求设想数量
  • 6.知道适可而止
  • 7.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简化思维,一切可以更简单

  • 检查你的邮件,每天一次。如果每天多次检查邮件或社会媒体账号,往往会耗费很多时间、精力,所以尽量简化工作,将所有事情集中处理。 ● 尽量用简短的话写邮件,如果可以,将你的邮件缩减至1到5句话,对一些储存在你电子邮箱中的普通问题,可以预设回复,这样可以尽量为你节省更多的时间。 ● 在静音区工作。工作之前,将手机调为静音,并将其放到你的抽屉中,如果可以,断掉网络,让自己不受任何打扰。 ● 考虑全盘工作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取消一些无用的任务,对各项作业进行合并、重排或简化,以便找出最好的工作方法。 ● 每天问自己,工作是否足够简洁,是否还需要整合,是否将事情简单到极致了。 ● 求助。你没有必要总是一个人解决所有问题,一些不明白的问题,要多向周围同事或上司求助。当你的问题在他人的帮助下得到解决时,你会感到全身放松。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能让一些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自身的压力得到缓解。当然,当别人需要你的帮助时,也要记得帮助他们。
  • 有意识地维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设定每天的工作时间,尽量避免在周日工作。这样你将有更少的压力和更多的精力来做好你的工作,同时享有高质量的私人生活。

一次性解决事情,不寄希望于以后

  • 著名科学家克劳士比提出过一个“零缺陷”理论,它的精髓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那么应该怎么去做呢?克劳士比提出了四大核心理念: ● 确定工作目的: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而工作,而不是为了自己的主观意愿而工作。 ● 建立一次就做对的基本准则:不要凡事追求差不多,要努力做好。 ● 消除达成这一准则的障碍:消灭工作中的返工环节,特别是思想上不要存在这样的想法。 ● 努力工作:你认真执行和努力付出,会换来高额的回报。

充分利用外出开会的机会

  • 购置少量经典款服饰作为基本行头,以后每年关注一下流行趋势,比如今年流行动物花纹,那么买一双物美价廉的鞋子,再配一条动物花纹的围巾,这种搭配的结果能让你没花多少钱就看上去很时尚。”

《赢在下班后:知名咨询专家倾力打造34种高效思维模式》书摘

Internal Bleeding printed paper

池本克之

不要把压力带到下班后

  • 情绪处理型”——着眼于引起压力的身心变化;“问题解决型”——直接着眼于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 “一时的排解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而思考如何对待压力本身,努力直接面对压力从而解决根本问题的做法,属于后者的“问题解决型”。

以“游戏的感觉”看待工作

  • 认真思考提高分数的方法,努力摸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只有当对待工作的态度认真起来,工作中的乐趣才会逐渐显露出来。

聪明人看清自身局限,乐于接受专业指导

  • 我们要明白有的问题只有专家才能发现,仅靠自己无法察觉,并且保持倾听专家建议的姿态。

阅读可以提高能力

  • “一颗永不放弃的心”和“不向逆境屈服的强大意志力”。
  • 别为小事抓狂
  • 凡事彻底

第4章 如何进行身体管理

  • 喝大量的水· 不喝含咖啡因的饮料,不喝酒· 避免添加剂· 摄取蛋白质· 避免糖分· 晚上8点以后不进食

睡得越好的人,收入越高

  • 只有确保充分的休息,拥有优质的睡眠,才能保证充实的工作状态。

第5章 在旅行中提升自我

  • 对于工作之外的旅行,我基本不会屡次去一个相同的地方。原因在于,没有新发现。
  • 只是去一下著名的旅游景点,并不叫旅行。只有随便到一个游客不会到的地方走走,才是好的旅行

享受“本地化”,提升工作技能

  • 到只有当地人知道的休息场所去,到当地人才去的餐馆去吃饭。尽量让自己融入当地人

为了提升公司价值而选择着装

  • 包而已,什么样都行”“衣服而已,能穿就行”这种认识,会直接转换为“只要销售额上去了,怎么样都行”“只要能达到目的,怎么做都行”。

《秘书工作手记:办公室老江湖的职场心法》书摘

Internal Bleeding printed paper

像玉的石头

内容简介

  • 你不经常找领导汇报,领导就是不高兴;你写文章不懂得研究借鉴,就是写不好;你老在微信上问“在吗”,别人就是讨厌你。

前言 把你的工作做成一门手艺

  • 一是始终保持学习和研究事物的热情;二是至少找准一个领域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一、领导正焦急地等待着你的汇报

  • 办公室里干的都是领导随时随地交办下来的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目标、方法甚至步骤都相对明确和具体,领导手把手给你指出了明道,你一步步把事情落实好就行了,石头管这叫任务规定下的被动工作方式。
  • 事实上,正是这一件件一桩桩办的妥帖、完美的小事,才累积起领导对你完全的信任,最后才换来他放手让你去做大事的信心。
  • 你汇报的次数,永远少于领导对你的期望
  • 任何一个领导都比较看重两样东西:一是他的上司对他的信任;二是他的下属对他的尊重。作为一名领导,判断下属是否尊重他的一个重要标准便是下属是否经常向他汇报工作,他最怕的事就是部下撇开自己单独飞,这样一来他作为领导的作用和威严往哪里放呢?
  • 如何培养自己汇报的主动性?石头的一位领导曾告诉石头一个诀窍。他说,首先,要永远把自己的工作当成最重要的,才能把握沟通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其次,对于汇报,永远要保持一种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抢着说,追着说,理直气壮地说。
  • 首先我们要有果因思维,先汇报结果。如果领导想了解事情的经过,再述说缘由,否则不必过多赘述。
  • 即使你曾当过最佳辩手,口才奇佳,找领导汇报时,最好也提前准备一下书面材料
  • 汇报工作要掂量轻重、把握分寸,选择领导关注度高、牵涉面广的要务及时详细地汇报
  • 汇报工作时要尽量说出自己的想法
  • 你是最了解工作的全貌和进展的,你不说怎么办,却让领导说怎么办不是很可笑吗
  • 站在一个为自己负责、工作负责的角度,我们在请示汇报工作的时候,应当有自己的想法,有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推荐方案和理由
  • 当场请领导定夺,即使你的方案很粗糙、不成熟,也要大胆提出来供领导参考,毕竟这是你思考的结果,有思考才会有进步,不断地思考才能慢慢积累起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正确理解领导指示的关键几招

  • 如果没有头绪,把握不大,就认真按原话落实
  • 说到底,不懂就上问是必须的,不动脑筋张口就问又是禁止的。我们在问领导之前得先在心里想想法子、打打草稿,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提出问题,给领导一个“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印象。
  • 你的心有多大,决定了你能坐的位置有多高。这个心大,不是说野心,也不是说进取心,说的是包容心。如果你内心排斥领导、疏远领导、惧怕领导,甚至话不敢说、气不敢喘,你就很难从领导身上学到东西,结果就是不能成为领导。
  • 人脑有两个局限性,一是反应需要时间;二是容易遗忘。所以,当领导给你传达一项指示、布置一项工作,没有马上理解意图或者根本就忘掉了都是可能发生的,但对办公室人来说,这种差错一丝一毫都不能出现。

三、领导老挂在嘴边的“眼力见”到底是什么

  • 到底,就是靠自己的工作让领导省心、省事。
  • 不如说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心态,一种随时随地“搞服务”的心态,也就是说,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低,时时刻刻想着,怎么去照顾别人,怎么顾忌到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四、办公室挨骂怎么办

  • 况且,石头一直以为,长袖善舞、善于与人交往本身也是一种超强超有用的能力啊!比接电话、写稿子难多了
  • 为什么有人会时常产生这样的错觉——能力强的人容易被领导嫉妒排挤?很简单,他们混淆了能力与脾气的关系。准确地说,其实是脾气大的人肯定容易被领导讨厌排挤,但有些时候,能力强的人确实会普遍比较有个性、有脾气,个性太强、脾气太大,领导当然不喜欢,碰上识货开明的领导尚能蛟龙入海,碰不上只能搁浅沙滩。于是,一批颇有脾气的人就误以为领导是嫉妒你的才华,怕你有一天取而代之,这简直是天大的误会。
  • 那位老领导后来跟石头说,有些同志在“声辩”这个问题上就非常注意。又有一次开会,一位青年干部迟到了十几分钟,他照例批评了两句,她谦逊点头表示接受,过后老领导问她,才知道早上她送父亲急诊,到了医院做了安顿,马上就赶来开会,开完会还要赶去医院。家事为重,她完全可以不来开会,发个短信就行,但她还是顾全大局,虚心接受领导的批评。由此,领导对她更加信任,也会注意对她批评的方式。老领导觉得,这位年轻干部的表现才是一个成熟青年和优秀员工的良好典范。

五、领导突然叫你起来即兴发言,如何才能讲得头头是道

  • 口才平平的同志要想做好即兴发言,要遵循的应是这样的步骤:会开始了,别闲着,认真记,抓紧想,先简单组织一下表态的套话,然后从脑海里搜罗确定一个“说法”,再运用灵感构思一两个爆点,最后站起身,声音洪亮地按思路讲下来,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即兴发言就完成了!

六、如何拥有温暖人心的力量

  • 哦,父母是在教你打招呼。很明显,一个孩子学会打招呼至关重要。让孩子从小学会问候周围人甚至陌生人,是引领孩子踏入社会的重要的第一步。一个会和人打招呼的孩子,大人往往对他会带着更多的亲近和善意,愿意和他多聊几句,这是人之常情。长此以往,打招呼多的孩子和外界交流频繁,也就接收了更多的信息,容易具备较高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 任何一个人提出要求,都做好了被拒绝的心理准备,他们提出要求,对于是否难办、是否不符合政策都心知肚明。
  • 多用商量的、温暖的、同情理解的、无可奈何的语气去说拒绝的话,使人更容易接受这样的结果。
  • 他花了很长时间才搞明白一个真理,永远不要说别人的孩子不行,即使确实不行,也不要当面说,否则别人会记恨你一辈子。

八、秘书与领导的日常

  • 对个人来说,马上就办可以提高效率。比如说,我5分钟之前决定,要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之内处理一个问题。那么,做了这个决定之后,就不要再想接下来这半个小时是去刷一下朋友圈,还是去回一下微信消息,还是去刷一下微博。现在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努力在这半个小时把问题处理完毕。
  • 有位长期管单位人事的领导曾跟石头说过,一个人能力行不行,出趟差就看出来了
  • 带上必备生活、工作用品就行了
  • 备份所有材料,掌握好所有行程安排,最好手机上有短信或用相机拍下来;出差要用的领导讲话啥的纸质材料多带几份,最好带U盘,存上电子版,防止突然修改;把单位通讯录带一份,有座机有手机的那种,出门在外,肯定经常要和本部沟通的,有备无患,或者把电子通讯录存在手机里也行;多带些名片,领导的名片,自己的名片,都多准备一些,出去就是见生人的,名片用量很大;最好也能准备几种常备药,比如创可贴、泻立停、感冒药之类的;还要向财务借点现金,或者自己准备足够现金,以备不时之需,只带一百块钱出门,领导怕是连矿泉水也喝不上了。
  • 比如,入住后先稍稍检查下领导房间电视、电话、空调、卫生间设施是否齐全完好好用;提前了解开会、洽谈、就餐地点,为领导参加活动当好向导;开会及就餐前至少提前5分钟在领导房外等候,为领导服务引导;了解当地名人名事名典故,待领导问时及时补白等等。还有,千万别睡懒觉,定好闹钟,早点起床,安排好一天的行程,别领导都吃完饭准备出发了,你还赖在床上没起。

一、优秀办公室人需具备的三个习惯

  • 第一件是无论春夏秋冬,除去出差,每天5点左右必定早起打扫庭院,然后看书;第二件事,每天都要为公社办公室里的每个人倒垃圾;第三件事就是在冬天领导出差返回前一天必定烧火,帮所有办公室看煤火,保证办公室内的温暖

二、工作拼到最后,其实就是拼身体

  • 对办公室人来说,牢记管住嘴、迈开腿,饮食贵有节,运动贵有恒足矣。
  • 节食与长寿

四、珍惜在办公室的每一分钟

  • “耿直姐”们坚信的,“做好自己、提升价值、专业过硬、独善其身”就能屹立于这个世界的信条拥簇者众多,他们相信和外界的交流并不重要,他们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他们相信“内向者优势”,他们相信“我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纯洁”,

五、初入办公室,可以看看哪些书

  • 参谋助手论:为首长服务的艺术

六、职场好习惯,从记日记开始养成

  • 小王明天出发去英国学习,看到他临出发前去领导办公室告别,知道并注意在临行前跟领导打个招呼。这一点值得学习。机会都是领导给的,成绩都是领导干的。切记
  • 所以,关于领导接受采访,一般得先向记者索要采访提纲,然后采访时尽量在场,以便对采访稿件进行核对。同时也便于在领导回答一些问题时给予提示。
  • 抒情型的。往往文笔飞扬,侧重于心情、情绪、想法、感受的记录,偏感性。适合偏多愁善感,需要倾诉,舍不得丢弃生命里每一个美好瞬间的人。流水账型的。严格地记录每天做了什么事情,每件事情从几点持续到几点,不添加个人情绪和思考,对每周、每月、每年所做事情进行盘点统计。思考型的。重在总结出有什么规律,得到了哪方面的提升,包括日常思考、灵感创意、读书笔记、经验总结等。

七、做秘书工作,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 《昨日要情》
  • 日程表是领导活动安排的大纲和基本指引,在秘书工作的实践中,有的人习惯用月日程表,有的人习惯用周日程表,还有人更细致,会制作每日日程表。
  • 每天早上核对提醒当日安排,晚上确认提醒次日安排

一、机德反映人品

  • 机德不佳的第一个问题是不接电话,这也特别让人痛苦。本来约好的事,或者正在处理一个急事,必须要联系上的时候,你打电话,对方不接,再打,还是没反应。
  • 给别人发短信时,在短信的结尾,我们要注意对于需要回复的短信,要在结尾处表明要求回复,还可根据事态的轻重缓急来建议下一次的联系时间。
  • 同样的短信发送一次即可,不要在短时间内重复发送,形成垃圾短信。

二、微信社交启示录

  • 可以想象,这样的状态被领导和同事看见,肯定会把你判定为一个小肚鸡肠且毫无抗压能力的懦夫。而且,现在的单位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把领导的脸往哪搁呢。

二、如何用5分钟大幅提升一篇公文的质量和水准

  •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三、写好公文的第一要务是做亮标题

  • 万能八条是一套写作的僵化模版,其内容如下:领导重视,提高认识;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教育培训,提高素质;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组织协调,形成机制;增加投入,依靠科技;加强监督,全面落实;总结反思,借鉴经验

五、我们不生产文字,我们只是文字的搬运工

  • 一种是你所在领域最为宏观、最为提纲挈领的一些标准提法,一些放之四海皆准但又不能不说的话,好比“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有人只要写信,哪怕是情书,都要在信的正文上端,先写上一段毛主席语录

一、排排坐吃果果:坐好位置再吃饭

  • 拉近男女之间的距离,拉近上下级之间的距离,拉近陌生和熟悉之间的距离
  • 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右尊东”“面朝大门为尊”“以近为上,以远为下”,有些时候甚至都不用你安排,主席坐定,大家互相谦让一番,自觉按地位尊卑入座即可。

一、通知会议:一个都不能少

  • 某次会议开始半天了,一个下属单位的负责人还没到会。石头火急火燎地打去电话,您怎么还不来开会?这个会议很重要,都开始半天了!结果负责人一脸无辜,什么会?石头急了:就是前天发到您手机上的会,今天上午九点在第一会议室的!负责人掏出手机左翻右翻,竟然没有收到短信。这下轮到石头傻眼了。

《改变你的服装,改变你的生活》书摘

Internal Bleeding printed paper

乔治·布雷西亚

  • “它表明了什么?” 这是我的经典问题。我希望当你穿上每一件衣服时,都问问自己。
  • 如果你恨不得把自己的映像撕得粉碎,你要记住,你不是为了看见完美的自己,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你的目标是追求和谐,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和谐。你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缺陷,随着你知道如何凸显自己的优势和掩盖自己的缺陷,这种认识最终会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
  • 宽松下垂的衣服(而非优雅、飘逸的衣服)会让人联想到这么一个问题:“她在隐藏什么?”太小的衣服会显胖,传达出你可能不完全了解自己身材的信息。
  • 苹果型以及大码。那些苹果型身材和大码身材的女性一定,一定,一定要穿能够收腰的衣服。系个腰带,把衣服扎在裤子里,或者选择线条比较明朗的衣服,能够自然地塑造腰线。
  • 卷曲的头发可能让你看起来友善、有亲和力。我非常喜欢头发天然卷曲的女孩,她们天生基础很好。如果你渴望性感、美丽,那就选择烫发。长发很漂亮,但是需要用很多精力来打理。丸子头看起来青春靓丽,但是有时让人联想到图书馆问讯处的工作人员。
  • 10分的衣服符合你的身形,能够突出你身上的优势,同时隐藏你的问题区域。10分的衣服包括一种或者多种颜色,这些颜色让你看起来气色好、健康,而且突出你的眼睛,也适合头发的颜色;10分的衣服总是处在最好的状态,面料看起来崭新、清新;10分的衣服是让你获得最多称赞的衣服。(注意那些称赞,那些称赞是人们如何看待你的衣服最直接的线索之一,它们是视觉定位仪,告诉你何时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走,何时在朝着错误的方向走。)
  • 你要一件一件地筛选衣橱里的衣服,从牛仔裤到T恤衫,从裙子到帽子,从鞋子到腰带、包和首饰。所有身上的衣物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所以,从哪里开始根本不重要,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随便你。如果你已经按季节将衣服进行了分类,你可以只筛选当季的衣服,剩下的衣服下次再筛选。我推荐你采用这种方法,这样,你的时尚清单才不会像搁在一边的破布袋子,一整季都被遗忘,而你也不会失去清理衣橱产生的动力和紧迫感。
  • 如果你已经按季节将衣服进行了分类,你可以只筛选当季的衣服,剩下的衣服下次再筛选。我推荐你采用这种方法,这样,你的时尚清单才不会像搁在一边的破布袋子,一整季都被遗忘,
  • 1.衣服要合身。这一条很基本,也很重要。如果一件衣服不合身,要么就扔了,要么拿去改一改,我是说如果值得修改的话。
  • 你应该喜欢自己的身体,以及穿在身上的衣服,这是让自己看起来漂亮的最好方法。撇开每月心情的起起伏伏,衣橱里那些需要增肥或者需要减肥才能穿的衣服只会给你的生活和心理帮倒忙。
  • 2.衣服要凸显你的特点。衣服仅仅合身远远不够,还必须(我一直强调这一点)对你的身体和脸有一点好处。首先,颜色是不是合适?是不是突出你的眼睛?
  • 如果你的风格在过去十年、十五年甚至二十年都没有改变过,那你就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生活,也就是我所谓的生命阶段评估。
  • 褶裥裤,尤其是便装裤子,全都应该从这个世界消失!至少,只有最苗条、最时尚的男性才可以穿。

《高级零工:如何将个人技能有效变现》书摘

Internal Bleeding printed paper

村上敦伺

序言

  • 有句古话叫“枪打出头鸟”。“无休止地继续工作是一种美德”的价值观在日本广为传颂
  • 公司主导的改革终归以企业的利益优先,为此耍些小聪明的做法似乎不可避免。

01 给朝九晚五的生活画上句号

  • 但凡从事的是技能或技术在市场上有一定价值的职业,你都可以去从事自由职业

我决定追寻真正的自由

  •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何为人生的幸福?何为人生的目的?’,我无法脱口而出。为了定义人生的要素,我辞职了。”

和以前相比,上班族的“好处”减少了

  •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人们在工作上遵守着年功序列制和终身雇佣制,工作之余建立起自己的家庭,等到相应的年纪会晋升上管理层,退休后有足够的退休金和养老金,过上悠然自得的老年生活。这是上班族典型的人生模型。
  • 上班族的成功模型是以持续增长为前提。而实际上,这一模型正在崩溃。在目前经济衰退的局势下,对上班族来说,进入管理层的难度逐渐上升。甚至,晋升管理层已经成了一个基本不可能达成的目标。
  • 有的人想乘上名曰大企业的“大船”,殊不知这些大船常常会在不经意间悄然沉没。即使大船没有沉没,这些人也会遭遇“没有燃料了,给我下船”以及企业重组裁员的情况。

即使没有“超高觉悟”,也可以从事自由职业

  • 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可以在通过创业获得的自由时间里达成,创业赚钱的理由也可以是人类非常单纯的“生存需要”

单飞的好处在于“抽成”的差价

  • 被当成“社畜”饲养,任企业榨取价值,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
  • 有很多上班族着力于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但他们实际上缺少的是“提升单价”的眼界

用“擅长的事”而非“喜欢的事”挣钱

  • 对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来说,用“擅长的事”而非“喜欢的事”挣钱,这种模式才是最容易复制、难度最低的创业方法

在上班族的“延长线”上从事自由职业

  • 如果以经营三要素“人”“物”“钱”作为框架进行考虑,人的要素还可分为“自己”和“别人”,由此可以划分出四种创业方法

凭借市场价值高的职业创业

  • [插图]

要做好接受创业缺点的觉悟

  • 上班族时期,你一般必须遵守人事调动。而当你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后,你可以自由裁量要不要接受代理人介绍给你的工作,或委托人给你的工作。只有双方达成一致,合同才会成立

04 最小限度地生活

  • 《竞争的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

舍弃名誉

  • 从别人那里获得的称号实际上没有任何价值,这和是否能够得到没有关系。努力追求名誉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诚然,努力到最后可以从某人处获得表彰,得到某个有名誉的职位。从结果论上来看,名誉到底是可以被理解的。

05 混合式生活

  • 找到爱好之后,让我们在享受爱好的同时也进行一定的输出。比方说,你可以在博客上发布信息,或是在YouTube上制作关于爱好的视频,这些都是所谓的输出。

后记

  • 改变一个人只有三种方法。一是改变时间分配,二是改变居住地点,三是改变交往的对象。

《学会提问》书摘

Internal Bleeding printed paper

尼尔·布朗(Neil Browne)

  • 著作:《大错特错:为什么专家老是靠不住》(Wrong:Why Experts Keep Failing Us)。
  • ①要能意识到它们是一整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②有能力在适当时机以适当的方式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③积极主动地使用这些关键问题的强烈渴望。
  • 采用淘金式思维的读者常常质疑作者为什么要提出各种各样的主张。他在书页的边缘写批注,提醒自己注意论证中存在的问题。他时刻与自己的阅读材料进行互动,目的就在于批判性地评价所读的材料,并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 批判性思维可以用来:①捍卫自己的信念;②对自己当初的信念加以评估和修正。
  • 弱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当前的信念。强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所有的断言和信念,尤其是对自己的断言和信念加以评估。
  • 首先,遇到一个难回答的问题,将它直接推翻确实比仔细斟酌之后再谨慎回答要容易得多。而且,这样做还能让你显得一言九鼎、霸气十足,让听众简直没胆量挑战你的权威判断。
  • 如果我们相信这些刻板印象,我们就会失去强势批判思维所需的开放、包容的精神,从而便难以用开放的态度去接触这些人和他们的思想。
  • 晕轮效应”(halo effect),是指我们通常会先认识到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积极或消极方面的特征,然后就把这些特征和这个人的其他一切都联系
  • 我们对一个人的认识,会决定我们怎样去接受和评价他的观点。如果有一个人在生活的某个方面有一技之长,我们就会在大脑里给他“涂上一层光环”,以为他在生活的其他方面肯定也有过人之处。这样一来,我们就特别容易接受他的观点。
  • 所谓“确认性偏见”,就是指我们总是倾向于只把那些可以确认我们既有信念的证据当成可靠证据。这样一来,信念固着(belief perseverance)就会导致弱势批判思维。
  • 著名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1620年所指出的那样:“当我们改变自己的想法,接受一个更好的观点,我们应为此感到自豪,我们抵制住了诱惑,没有死心塌地去维护自己长期以来的信念。这样一种思想转变应当被视为一种罕见力量的反映。”
  • 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个善于思考和判断的人,就要竭力避免一个不好的思维习惯,即大家彼此之间不能有效沟通。
  • 为什么这么多“减速带”的根源都处在同一个位置。我们总是自我陶醉并忠于自己。所谓自我中心(egocentrism),是指与其他人的经历和观点相对照,我们赋予自我世界以中心地位。
  • 我们太“需要”将特定的结论变成现实,因为我们都属于某一类人,当特定的结论变成现实时,我们会活得好受
  • 一般说来,那些建网页、博客、写社论、出书、给杂志写文章或做演讲的人,他们都在竭力改变你的观念或信仰。

《跟小贤学运营》书摘

Internal Bleeding printed paper

陈维贤

推荐序二

  • 互联网运营是个体系,本身就很复杂

1.1.1 运营开始被行业高度认可

  • 以简单的社区型产品为例,就至少需要内容运营和推广运营来维持产品的基本运转。此外,针对不同的行业,还延伸出很多新的运营工种,以跨境电商为例,除了常规的活动运营、品类运营、内容运营,还新增了海外运营做跨境业务。

1.3 企业都需要的4类运营

  • 内容运营是指通过创造、编辑、组织、呈现网站内容,从而提高互联网产品的内容价值,制造出对用户的黏性、活跃、消费产生一定促进作用的运营。
  • 通过规划、采集、创作、审核、编辑、包装、呈现、推送、输出等常规手段,对产品中的图片、文字、视频、音频4大内容类型进行影响和加工,进而达到产品内容运营的目的。
  • (1)内容专题策划内容专题策划是运营通过围绕某一主题或者特定人群,组织产品里的基础内容单元,并加以设计和开发制作的内容专题。内容专题策划是为了产生较为深远的内容影响的常用运营手段,它有助于增强产品的内容深度和内容传播力度,进而吸引更多用户关注产品和内容。(2)内容消息推送通过站内和站外的用户连接渠道,将产品内的优质内容周期性地推送给用户,来缩短用户在产品内搜索优质内容的时间。运营通常需要根据用户的兴趣、性别、地区、在线时长、登录次数、浏览记录等用户画像信息,来做针对性的消息推送,帮助用户高效率地发掘有价值的内容。(3)内容智能推荐在产品内有流量的位置进行内容分发,是运营人员将内容送达用户的常用方式。早期的做法是编辑在网站首页或者信息流等产品显眼位置,手动定时更新内容。自从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在业内形成影响力后,越来越多的App开始探索内容的智能推荐玩法,基于用户的浏览行为的数据分析,达到千人千面的内容推荐效果。
  • (4)内容站外输出品牌层面的输出,如知乎周刊、知乎“盐”、百度知道大数据,都以话题为单位进行内容聚合,或制作成电子书,或出版为纸质书;流量层面的输出,大家优先想到的是各个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网易号、一点资讯、搜狐新媒体、UC订阅号……其实对内容运营来说,想通过内容快速提升产品流量的最有效的内容输出手段是将内容聚合成SKD(内容池),并尽可能多地植入到合作方的App。
  • 内容运营是面向互联网产品,基于产品用内容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内容创业则直接面向的是用户,资本对它们的估值等同于对内容本身的价值计算。

1.3.2 逼你“剁手”的活动运营

  • 活动运营是指针对不同目的、不同性质的活动进行的运营,包含策划、准备、实施、复盘。相比于内容运营、用户运营的“润物细无声”来说,活动的运营则更具引爆性,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目标数据进行提升,对社区来说活动是让用户更加积极地互动起来,对电商来说它就是让用户更加疯狂地买买买,比如2015年天猫的双十一用24小时达成912亿元交易额。

1.3.3 非常有爱的用户运营

  • 用户运营是实现某种运营目的的一种与用户相关度最强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影响下进而做出可执行的策略组合。

1.3.4 很会花钱的品牌运营

  • 品牌运营是指通过挖掘产品的品牌符号,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整合营销策划、创意、传播、新媒体、商家/货品,线上&线下联动营销,使用户形成对企业品牌和产品的认知。
  • 事件营销:一个小范围的营销活动引起网友自发热议与效仿,如2015年的冰桶挑战。Social营销:在微信、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形成病毒式的传播,网友也按预期的设计完成了品牌互动。PR传播:挖掘产品相关新闻点,引起媒体的关注与主动转播,并非买媒体PR!广告投放:传统意义上的渠道购买,如地铁广告、电视广告、DSP投放等。事件营销、Social营销、PR传播、广告投放只是品牌的传播手段,大公司通常会把这些事情外包给专业公司去执行。

1.5 运营和产品的4种“暧昧”关系

  • 最后聊一个不管作为运营的你跟产品人员是处在什么“暧昧”关系下,都会比较关心的问题:在产品开发时,自己的运营思路何时介入比较好?我的建议是越早越好,早到产品还只是在立项阶段。因为若在产品层面植入运营的需求,会大幅度减轻你的运营压力,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运营与产品的第五种关系——运营主导产品。
  • 举一个数据运营的反面例子。产品人员需要的数据跟运营人员想要的数据是有出入的。产品人员可能只关心整个功能的日活、次日留存、停留时长,而运营人员除了这些数据,还需要单篇图文的阅读点击数据、用户停留时长阅读的条数、用户的步长。如果不提前做产品的介入,埋好相关路径的统计点,在做后续数据分析时,就会出现数据缺失问题。

1.6 运营新人应该知道的10条建议

  • 忘记在上一份工作取得的成绩,除了人脉跟资源,其他都别留下,更不要对现在这份工作的选择患得患失。
  • 明确自己的运营价值是引新价值还是品牌价值等,不断地向这个自己明确的价值靠近。如果事情杂,平常就多主动认真地写项目汇报,通过一些间接性的成绩为你的价值做支撑。
  • 在看一些文章时,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作者写的事情跟自己经历过的很像!道理跟做事的方法其实大家都懂,最后的距离产生在谁总结了、谁写成了文字,写作的过程是与自己经历对话的过程,梳理清楚了才是属于你的真正的财富;如果能够系统化、持续地写,会成为版权财富。每一个人的运营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是能够总结出来的都非常有价值。当然,在写的过程中要把握哪些内容可以对外发,哪些东西是公司机密不能对外发,因为我吃过这方面的亏,所以这也是要提醒热血的运营新人需要注意的点。
  • 1.细心,责任心,靠谱做运营本来拼的就是细节,一定要细心,事无巨细、富有责任心地执行。做好3件小事可以给自己换来“靠谱”的标签。但是做砸1件小事就需要做好10件大事才能撕下同事跟领导给你贴的“不靠谱”标签。
  • 2.向上沟通,借力领导做项目排期做大产品的运营,想要快速出成绩就要多上线项目,保持每季度搞一个大的项目这样的频率。但这只是项目的理想状态,现状与理想之间差的是技术开发,想法跟创意再好,如果项目在技术那儿排不上期也都是白搭。
  • 平时多向领导请教,了解公司文化和组织结构。如果你的领导在公司里威望很高,遇到项目推动困难时,应该学会向他借力,利用他的人脉传播你的项目,更好地开展工作。
  • 我在做贴吧运营的过程中,早期最痛苦的莫过于项目立项。因为那时项目接触得少,想到的传播面比较窄,在万能贴吧项目中遭遇了几十个方案都通过不了的大麻烦。在大公司凭空申请创新资源很困难。想靠几张画着运营项目构想的幻灯片就说服老板是不切实际的。更可行的方法是找三五个志趣相投的同事在工作之余把活动功能原型做出来。你会发现原型具有超乎想象的说服效果,比枯燥的陈述、生动形象的演示更有吸引力。

1.7 运营请用正确心态走进创业公司

  • 每个人的工作习惯不一样,所处的能力阶段也不一样,可能你尽全力做的事情,在别人眼里依旧是不满意的。尤其是做创业公司的早期,运营相比于技术和产品,工作比较杂,你的价值不会那么明显地被看到。就好像现在很多人做的新媒体工作,如果不大量涨粉很难被打好评,因为在没做过新媒体的人眼里,你做的就是无产出的工作。总之,在创业公司做运营,在早期过度地在乎别人的评价,除非有其他值得留恋的地方(比如上边说的对的人),否则很难熬到产品的成熟期。

2.2.1 需求是锦上添花,还是非做不可

  • 运营从业者经常会碰到的一种情况叫“资源不足”。这里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开发资源、推广资源、人力资源、设计资源、现金资源等。
  • 高阶运营这样思考的好处是在进行需求跨部门沟通或者汇报时,能够事先想好当需求被挑战可以给出的理由,这样不至于显得自己那么没见地。这里举一个贴吧的例子。大家也可以回顾一下在之前的工作中是否有跟我一样被“调教”的经历。

2.2.2 逻辑性发散思考

  • 高阶运营的逻辑性发散思考,就是有条理性地发散思维,多想一些能够达到目的的路径。

2.2.3 能否运营场景化

  • 老做短线不可复制的项目,其实是很消磨一个运营创作精力的,毕竟它不是持续地专注做一件事。偷懒也好,精明也罢,运营做久了,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想做能够场景化的项目。能否将项目场景化,需要大家系统化地对所运营的项目进行如下思考,这种思考方式不只是针对新媒体运营,其实对各个方向的运营来说都非常重要,除非你不想做出有影响力的事情。

2.3 运营菜鸟如何快速往高阶运营通关

  • 工作上,高阶运营是产品目标下某一运营方向的工作,初级运营是这个方向下的具体执行者;心态上,高阶运营希望能够把一个项目做成案例进行二次传播,初级运营则是做完即可。

2.3.2 成为高阶运营的3个关键阶段

  • 其实不管在甲方还是乙方,只要在创业型互联网公司做运营,工作都会繁杂且枯燥。事情杂,并不代表可以无序。初做运营缺乏经验,一下子接触的新东西又多又杂,所以当时做事情总有一种很随机、很混乱的感觉,不知项目能做到什么程度,当时一度陷入不知该做什么的迷茫,对自身的定位也很不清晰。也怪自己那会儿一头扎进了工作,没有想到让有经验的前辈帮忙梳理工作。
  • 种子用户画像;种子用户获取;种子用户留存;种子用户管理;种子用户激励。
  • 你要知道什么事对所运营的产品来说是有价值的;其次是做事,把你的所有运营技巧都用在做一件事上,不能做得太小但也不能做得太杂;最后是出活儿,除了要让事情落实,还要做出领导满意的成绩,在过程中若遇到需要其他部门配合的工作,推进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 在这个阶段要学会做减法,找到一件离目标最近的事,然后通过各种工作技巧不断地打磨它,同时也用这件事形成自己的运营方法论,让自己的技能体系化。关于怎样做好一件事,我的建议是先自己打磨3遍,然后让其他人帮忙修改几遍,直到看到它又恨又爱时,基本上就算完成一件突破自己的好事儿了。
  • 做完具体的运营执行就可以尝试往更具挑战的业务规划层面去做,对整个运营的KPI负责,这应该是目前我在雪橙做运营对自己的要求。除了做月、季、年的常规计划外,在这个阶段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产品调整方向,需要及时根据产品的调整做运营调整,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动用一切自己有的资源去达成它。
  • 遇事不慌,是指遇到突发的运营意外做到不乱阵脚,能够组织团队找出解决方案,这对心态和工作阅历的要求都很高,这点我需要继续加强。不过还是那句话,没事不惹事,遇事不怕事。
  • 觉得可以每天写运营日志,日总结,周总结,双周总结,月总结。多看公司邮件的数据和自己的活动数据。就算不写个正儿八经的总结,也要基本上做到心里有数。多尝试,找到适合自己所面对的用户群体的活动。分析用户群体,或者将用户群体分类。
  • 不断地产出想法—快速执行—总结,不能只是执行,事情做完就完了,在执行过程中和结束之后都要不断地总结优缺点。
  • 《引爆点》《长尾理论》《从0到1》《影响力》《决策与判断》《启示录》《参与感》《金字塔原理》

2.4.3 跳槽的4个步骤

  • 明确岗位与公司;分析岗位要求;整理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的工作经验;走心的面试准备。
  • 以背景(目的)、行动、工作结果、亮点与不足的模式,梳理清楚自己之前做的相关事情,在交谈中让对方看到你的价值与对工作的态度,社会招聘就是希望你能够立马上手出活儿。
  • 由于我是运营出身,仅能从运营角度解析如何做这个“面试”作业。BAT是大公司,都希望把项目(雷声)做大,所以方案也需要有理有据往大了想,但是创意需要好好想想。面试作业基本上是一周完成的,想做出一个真正好的方案很难,可以用如下结构做出一个思路还算清晰的方案
  • □方案是什么,陈述你的创意□方案立足点是什么,目前市面上的参考案例□方案目标与收益□执行计划□传播计划□相关页面原型图
  • 在方案的展示形式上,沿袭大公司的工作风格,要尽可能用PPT展示,这样可以加不少态度分。如果PPT是你的特长,也可以通过作业展示下你的功底。(建议针对作业命题多想几个方案,在下一轮面试中可能会需要你再说出一些其他创意。)
  • 如果面试作业也顺利完成的话,就是领导的领导(也就是经理)面你,也就是第三轮!这时候问的会是与招聘JD上面写的岗位需求相关的问题,这就是为何我们要能够看懂岗位JD上的描述。在经理面前,认真想想是否有相关工作经历可以证明你能胜任。如果你跟我一样不善于表达,可以在面试前把与之匹配的工作经历重点用文字写下来对着镜子反复地进行表述练习。
  • 第三轮面试过程中,出现你不懂的问题也不要过于紧张,有条理地回答是他们最想看到的。向面试官申请重复一遍面试题目,为自己争取时间想想如何往自己做过的工作去靠,因为这个方向的思路可能会是面试官想不到的,这时它就会成为你的亮点。
  • 经理面之后可能会有一项总监面,这时候就基本靠谱了,除非岗位编制减少,不然也就进入了最后一面——人力资源流程。
  • HR面基本上会问些关于为何想跳槽、你的期望薪资是多少、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你老家在哪儿、你怎么看待互联网之类比较泛的问题。互联网公司的HR面删人的概率是非常小的,除非你说了下面这5种话。

3.1 低成本获取用户的21种方式

  • 种子用户与有效用户

3.1.1 种子用户VS有效用户

  • 有效用户是那一批会真正使用产品的目标用户,包括种子用户、潜水用户、围观用户,他们不是“僵尸”用户及非目标用户。

3.1.2 零成本的10种方式

  • 随着全民创业时代的开启,创业媒体的话语权越来越重,他们就像是超级意见领袖一样,能够帮助你获得更多用户、投资人以及竞争对手的关注。目前国内提供免费报道的创业媒体有36氪、i黑马、创业邦、钛媒体、虎嗅网、最美应用、铅笔道、南极圈、猎云网、瘾科技等。
  • 方法大家都知道,就是先确定你要找的目标流量,然后去互联网上收集这些流量想要看或学习的视频、图片、书籍、音频等。整理好后,就是“诱饵”文件了。就像每次我让读者在公众号里回复关键词看其他干货文章那样,配合短小精悍的软文,放到有大量目标、流量活跃的论坛中,开帖,说明共享。

3.2.1 留住基础用户的4种策略

  • 留存率一般分为次日留存率、7日留存率、30日留存率。这3种留存率的解释如下:□次日留存率(当天新增的用户中,在第2天还登录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7日留存率(第一天新增的用户中,在往后的第7天还登录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30日留存率(第一天新增的用户中,在往后的第30天还登录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究竟要做到多少留存率,产品才算合格?一个经典的经验数据,就是留存率的“40-20-10”规则(Facebook平台流传出来的)。规则中的数字表示的是次日留存率40%、7日留存率20%和30日留存率10%。留存率是运营人员必须掌握的概念,需要有用户留存意识,在运营上做好用户留存的策略。
  • 创造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工具高效、内容有料、社区热闹”,对产品人员来说功能留人是靠新功能的开发与迭代,对运营来说除了要配合功能的开发与迭代的工作,还需要让更多的用户感知它们,包含应用商店的App描述、启动页的用户引导、站内的活动策划以及相关的渠道推广等。

3.2.2 留住核心用户的7种方法

  • 所以,动用你可以使用的一切资源,去留下种子的心,让他们从你的网站中获得赞美,获得朋友。和他们深入地交流,不敷衍、不造作。每个用户都有成长期和衰退期,2010年之后,我基本不再产出内容了,但这个时候,网站已经有500万的注册用户了,而2008年年底我注册的时候才1万人。而网站在回顾历史的时候,还能照顾到我们这些老用户的心,实属难得。所以你知道了,种子用户每时每刻都在为你做良好的用户口碑传播,不信你看

3.3 产品早期,3招帮你营造热闹氛围

  • □工具型产品:有效地解决问题□阅读型产品:内容有料□电商型产品:低价正品□社区型产品:热闹

《不敢止步》书摘

Internal Bleeding printed paper

熊节

  • 和那个年代比起来,现在的年轻人刚开始工作时发挥创造性的空间就小得多了。绝大部分的开发任务,都有现成的框架提供了标准的做法,即使偶尔遇到一两个难题,Google搜索一下通常都能找到答案。虽然解决问题是更快了,留给人思考的空间也更小了。写程序如果没有充分思考,只是照搬别人的解决方案,怎么能学到东西呢?所以我还挺庆幸自己的职业生涯开始于前互联网时代的。
  • 我一定会把编程当职业。因为人不可能和计算机竞争,未来的世界一定是计算机的世界,计算机会干越来越多的工作,只有知道怎么控制计算机,才不会被计算机取代。“
  • 《电脑报》以前的编辑部主任黎和生当时也在百联集团,经常会到我们编辑部来转悠。老黎常讲的一个话是“媒体不需要态度”,主要是在说蒋涛摆不正位置,还把自己当程序员,技术主编王行舟也是这风格,自己有了态度做媒体就容易缺乏全面性和多样性。
  • 他那句“编辑的功夫,就是标题新闻能写成长篇大论,长篇大论能缩成标题新闻”至今言犹在耳。
  • 做《程序员》杂志的技术编辑,一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发现和维护作者资源。能写技术文章的,十有八九都是在一线打拼的程序员,写作对他们而言不是主业,很多(也许应该说“绝大部分”)优秀的程序员根本就没想过自己也可以写文章发表。
  • 第一,写作有助于自我成长。
  • 第二,写作有助于扩展见识。
  • 程序员从业有些年头以后,如果是喜欢技术的人,总会想与别人做些更深入、更高层次的交流,但毕竟水平越高,能进行这种交流的人就会越少、越分散。写作、演讲、著书立说,这都是让自己进入一个更高水平的交流圈的方式。
  • 语言的边界决定思想的边界,不能被谈论的东西我们就只能保持沉默——“沉默”不仅是指“不谈论”,而是根本就无法思考这个主题。
  • 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 做技术,最要紧的是知道怎么用这个技术赚钱,赚不来钱的技术搞不出花头,所以做软件一定要知道业务上的事情,不然光是闷头搞技术连究竟应该搞什么都弄不清。
  • 我留意观察其他同事,发现很多人虽然技术很好,但是没有意愿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再整理升华一步,变成一个可以发表的文章或者公开演讲的主题。虽然也有少数人是有意愿的,但表达能力着实太差,大多数人还是没这样做。在杭州的同事当中,只有极少的一两个站出来写文章、做演讲。甚至在论坛上发长帖或是坚持写博客的人都很少。后来也就是这极少的一些人,几年以后取得的成就明显超过了其他人。这肯定不是巧合。
  • 《期刊经营》(The Magazine, by Leonard Mogel)认为,期刊出版人之下需要5个人。而网站主编,除了在编辑室的角色之外,他也应该同时兼备这5个人的能力。除了是一个优秀的编辑之外,他还应该是: ● 广告人,他要把网站作为广告产品卖给广告主; ● 推销人,他要把网站内容和广告打包“发行”给读者; ● 开发人,他要知道网站的表现形式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 ● 公关人,他要把网站宣传出去,建立公关形象; ● 运营人,他要懂得计算收支,让网站盈利; ● 成为全国最优秀的技术主编,这是我今年的重要目标之一。
  • 向所有有志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人推荐这本书——未必急在一时,但早晚得读。
  • ThoughtWorks一直坚持做一家纯粹的IT专业服务公司而不做产品,是因为一旦有了自己的产品,给客户咨询的时候就很容易把注意力都放在怎么推销产品上,而不是最大化客户的利益。IBM就是最好的例子,咨询师派出去,关心的不是怎么解决客户的问题,而是怎么在IBM产品上解决客户的问题。
  • 一本《Strength Finder 2.0》。
  • 因为我很早就有一种模糊的感觉,认为软件这个行业里多面手比专才更好,但是这个想法每每会遭到反对,其中最大的声音就是专业分工能提高效率。而胡凯的发现恰好打破了这个神话:专业分工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降低效率。
  • 假设一个功能点的开发需要1人天,测试需要0.5人天。一支由3个开发人员和1个测试人员构成的团队,一周能交付多少个功能点? 答案是8个。因为第一天还没有功能点被开发出来,测试人员没得测。后来虽然开发了很多,但没有测,不能交付。 现在想象另一支团队:还是4个人,不过4个都是开发人员,并且开发人员都能够并且愿意做测试工作(通常不是一个很离谱的假设)。这支团队一周能交付多少个功能点?
  • 整体效率的优化要求IT团队消除技能壁垒,培养多面手,根据计划的变动,弹性地调整任务,达到各角色和流程之间的平衡。对于IT企业来说,变化从招聘时就必须开始。找到拥有学习热情、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人变成了当务之急,员工是否掌握了某种算法、语言或者工具应当从准入条件降格为对于其学习能力和热情的一种(不是唯一一种)证明。”
  • 在交付项目中,实现交付只能看作是成功了一半,也就是说,除了交付,一个团队还应该有其他的产出。
  • 梁心给我推荐了傅斯年的《史料论略》,
  • 其实从事IT工作最大的难度并不在于传统意义上的编程——用Java或者别的什么编程语言来写代码——而是在于建立图灵机可计算的模型。能从物理的、连续的、模糊的、变量无穷多的现实世界中识别出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之建立一个数字的、离散的、清晰的、变量有限的、(最关键是)可计算的模型,这事儿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绝非轻而易举。
  • 现代知识工作有两个重要的特征。首先,知识工作是复杂的,需要借助人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才能完成,并且这种专业技能和经验往往不容易获得,甚至不容易明确描述——这也正是这些工作无法被自动化的原因。在软件开发的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需要首先用大量时间讨论、思考应该实现什么,随后的实现工作反而只需要短短几行代码。在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正是软件工程师长期积累的知识与经验在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