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能够帮助你更好工作的工具

今天是 2019 年 2 月 11 日,农历己亥年正月初七。
今天是新年的工作第一天,不知道你是否恢复了工作的状态呢?
我如今还在家中,并没有即时赶到深圳,不过,我今天的工作状态,还可以。今天有 6 个小时在 Coding 。
接下来,我来为你分享一下我用来让自己更加高效工作的工具。

记录你工作的时间 —— Toggl

te808
关于记录工作时间,我曾经在少数派上写过一篇文章《实践时间记录法,我都得到了什么》
在那篇文章中,我介绍了我是如何使用 Toggl 的。后续,我又切换到了 atimelogger ,来完成全天候的时间记录,不过随着使用的深入,atimeloger 的记录方法还是略有不变,我便成了如今的双轨制进行。
在 atimelogger 中我记录的是一天中的各种活动,在工作这一项目就粗略记录,以 Toggl 为准,在 toggl 仅记录工作相关的内容。
如果你真正开始记录自己的工作时间,你会发现自己虽然在 996 ,但是你的有效工作时间根本达不到这个长度。
从这个角度来说,记录时间对你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让你发现,你的时间到底是怎么样的。

如果你也在用 Toggl ,欢迎你与我一同讨论

控制你的欲望 —— Focus

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见一个问题,如何控制自己的手。
毕竟工作一会划划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一划水,时间就不知不觉过去了。如何才能避开这个问题呢?
v7hwo
Focus 这个应用就是来处理这个问题的。Focus 可以将你的浏览器中的请求进行拦截,如果你访问了在 Block List 中的网站,就会显示一个包含了名言警句的页面,提醒你不要这么做。
你可以像我一样,把你自己经常用来划水的网站加入到 block list
2u838
Focus 默认的是自己设定 Focus 时间来进行 Focus 的,你也可以使用 Schedule 模式,设定每天默认的 Focus Time。
我目前的设定是工作日几乎全天 Focus
lcb4z
周末就随意划水。
如果你曾受困于社交软件、网站的吸引,不妨试试 Focus

生产力分析 —— timing

Timing 的这个软件是用来记录你的电脑上的软件打开的时长的,并可以根据你自己的设定,来计算生产力。比如我设置一些开发工具为高生产力,QQ 什么的就设置为低生产力。然后每天可以有一个生产力得分。
blcnc
借助于 Timing ,你可以知道你电脑的时间都花费在哪里了

读历史,可知兴衰

读历史,我们知道过去的人们都犯过什么错。同样的,对于我们自己的时间进行记录,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都犯过什么错。

Reference

让自我占据你人生的上风

今天,在回家的路上时,在听播客,在听到播客的过程中,主播(见引用1)的一句话点醒了我,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自我、本我、超我

在文章的一开始,我们先要来了解一下自我、本我、超我的意义,我在后面的讨论也将基于自我、本我和超我进行分享。
自我、本我、超我的三个概念是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见引用2)

自我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指个人有意识的部分。

本我

本我是人格的本能组成部分,指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

超我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道德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

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关系

本我跟随欲望行动,超五克制本我的发挥,确保人还是人。而自我则在二者之间求的生存。

自我、本我、超我的体现

作为一个程序员,我是有很强的欲望来去让自己的生活被一些特定的规则所规划的。我希望将我自己的生活都放在一个可以被量化的场景下。
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上风的是超我,超我象征着规则,你的一切行为都在规则之下。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也有着喜怒哀乐,我也会歇斯底里的疯狂。我会很享受生命中的一些过程,比如性。
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上风的是本我,本我象征着原始的欲望,你的一切行为都在原始的欲望支配。


作为一个创造者,每当我开始创作(比如写作、比如编写程序)时,我的大脑会极度亢奋,以非常高的效率去做我自己所想做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上风的是自我,自我在规则之外寻求突破(创造本身就是在规则之外做事),自我是在原始之中规整(做事来促使熵减)

倘若我们人生全部都是….

如果我们的精神让超我占据了上风,甚至是所有,我们的生活将不存在一丝波澜,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合乎规则的,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可以预期的,那么,这个时刻你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呢?唯死而已
倘若我们的精神让本我占据了上风,甚至是所有,我们的生活将始终处于混乱之中,你所做的一切都是随机的,不可控的,你的欲望可以得到即时的满足,但你的生命也可能稍纵即逝,那么,这个时刻,你又有什么可以掌控的呢?你无法掌控任何事情,一切都由命运与随机决定。
倘若我们的精神让自我占据了上风,甚至是所有,你将真正明白,何为「自律使我自由」,你将明白,在混乱时,去追求规则;在规则中,去寻求创造。
自我,让我们能够在规则之下寻求到变通;在变通之中找到规律。拥有自我,人生一大乐事。


前一篇文章:Pay For Your Filter


One More Things
今天在听播客时,除了我所引用的一篇播客以外,还听了 Byte.Coffee 的另外一期播客,讲的是「无产阶级的财务问题」,当然,这个只是个玩笑,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Byte.Coffee Episode 26: Financial Minimalism 财务极简
引用1: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C%AC%E6%88%91%E3%80%81%E8%87%AA%E6%88%91%E4%B8%8E%E8%B6%85%E6%88%91
引用2: http://byte.coffee/episode-25/

如果,我们能控制自己

今天早上并没有能够成功在五点半起床去坐车,所以,我现在依然在老家。

之所以没能成功,有一些客观因素,不过,不在本文讨论,我们来讨论讨论主观因素。

我的闹钟其实是有两个的:

  1. 5:00
  2. 5:10

两个闹钟就是担心我自己不能够起床,不过目前来看,显然两个闹钟是无法拯救我的。

回顾我与两个闹钟战斗的场景,我突然意识到。我之所以起不来,很可能是与下意识关掉闹钟这个行为有关。

下意识关掉闹钟,让我从“你该起床”的场景中剥离出来,可以起床。如果能够控制自己,不要去关掉闹钟,让自己始终处于这样的一个场景中,想来能够更好的刺激自己起床。

科学需要证伪

再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了,想要去做一个前端的队列。

和几个朋友聊了聊,他们认为这个东西不值得做,因为没有价值。

在我看来不这样认为。

就这样的话题而言,证实很容易。只要实现,并证明可用,就可以完成证实的内容。

但是,更重要的是证伪,需要证明这个东西,虽然可以做出来,但是并不好用。具体的不好用是多么不好用,具体的量化。这样才能算完成了证伪

灵感:P2P 消息队列

image 3
灵感来源

今天在 V2ex 和别人讨论我写的《离用户近一点,再近一点》时,提到了队列、3rd API

关于 3rd API 的问题,我可以理解,因为涉及到安全问题,我们需要将 token 放在后端。如果安全问题可以解决,放在前端也不无可能。

关于队列的问题,我就有了想法?为什么不可行?

队列主要问题有三处

  1. 消息通讯
  2. 选举问题
  3. 调度问题

关于消息通讯,可以考虑实现 P2P 网络来链接不同的前端设备;而选举问题,可能需要我去看看拜占庭将军问题,以及了解一些数学相关的东西。其中,老王给我了一个思路,可以看看分布式队列的实现逻辑。

调度问题也可以参考分布式队列。

在搜索的过程中,找到了香港城市大学的教授的研究页面。

https://staff.ie.cuhk.edu.hk/~mhchen/projects/p2p.queuing.html

搜索关键词

peer to peer queue

peer to peer message queue

补充信息

搜索过程中,发现问题被简化了,可能有一些可能可以在前端实现队列的工具,比如 ZeroMQ。

image 4

警惕那些让你省力的工具

作为一个 Engineer ,前「后端工程师」,我用过不少后端框架,比如 PHP 里的 ThinkPHP(3.x)时代,Laravel(5.x)时代,Python 的 Flask、Django ,Ruby 里的 Rails。

其中,近两年我用的最多的是 Laravel 和 Django ,原因是他们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 Feature ,就是 Admin Panel。只不过 Django 是官方自带的(Django Admin),而 Laravel 使用的是第三方 Pacakge (Laravel-Admin)。

借助这两个工具,可以快速的生成一个好用且效果非常不错的管理后台,让并不是很喜欢做界面的我大呼爽快(实际上我并不是不喜欢写 JS,我仅仅是不喜欢写 CSS,现在的组件化开发大大的让我解脱出来)。只需要很少的一些代码,就能够完成自己想要的效果。

不过,这样让我产生了一定的依赖,现在要做一些和 Web 相关的事情时,我都会优先考虑 Laravel 和 Django ,因为他们提供了 Admin 后台,可以让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去关注后台的逻辑,更加专注于前台的开发。

这很好,很敏捷。但是也让我失去了自己开发业务后台的耐性,毕竟,已经有更加简单的实现方式了,为什么还要为难自己呢?

但是,如果你想要认认真真去做一个项目的时候,会发现这种高度简化的代码,让你的拓展性非常的差,你无法更好的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所以,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自己写后台呢?虽然慢了点,但是对于你自己来说,也是足够的。随着你自己的开发项目的变多,完全可以做一套你自己的通用后台,完全符合你自己的要求、想法。那才是你真正需要的。

离用户近一点,再近一点

在现代的工业体系下,任何工作都被拆分为流水线上的一环,如今的互联网行业更是从用户那里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再到实际做出来,有足足六七个环节。

006tNc79ly1fzwukjnuwcj31220ggwey

作为一个有写代码爱好的人来说,能选择的余地不多,唯有「后端工程师」和「前端工程师」,在过去的很长时间,我基本上呆在后端的领域,去做了很多后端相关的开发,自己也在后端方面有了更多的认识。

在新的 2019 年,我将会尝试让自己转向,成为一个前端工程师。接下来,我来说一说我这个选择的背后逻辑。

员工的价值到底由什么决定?

白子:离客户越近,其价值就越大。

提到择业,就避不开两个话题,企业的需求和员工的价值。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员工的价值由他为企业带来的价值所决定

这句话没错,那么,员工如何为企业带来价值?

员工可以帮助企业创造更好的产品,但是,这是价值么?

更好的产品本身并不是价值,其所带来的用户、客户才是真正的价值

员工本身并不让企业盈利,相反,企业需要支付费用给员工。而客户则是支付费用给公司,帮助企业盈利。

从这个角度来看,离客户越近的人,越能产生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个企业里,销售是赚钱最多的人,因为他们离客户最近,能够给企业带来实打实的价值。

技术背后的陷阱

白子:技术本身就是螺丝钉,只研技术,不过是一个螺丝钉,变成一个更粗的螺丝钉。

关注技术本身有没有坏处?当然没有,作为一个开发者,追求技术的卓越是应有的义务。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只关注技术本身,意味着你的价值会不断降低。

技术再强,也是可以找到替代者的,区别仅仅是愿不愿意花那么多钱罢了。业务理解的深度,却是其他人无法轻易替代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技术迭代速度非常快,总会有新人出来,比你更加擅长技术。

为什么是前端不是后端

白子:如今的前端更加接近业务本身,更具备价值

随着现代软件产品的高度流水线化,我们推崇的前后端分离、RESTFul API、GraphQL 让后端的工作越来越轻松,可以花费更多的精力投放在技术深度的探索,去研究更加深层次的优化问题,而不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在业务逻辑上去。

同样的,前端不得不承担起业务流程的开发,工作量大大加大。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组件库帮助前端优化了具体布局、界面上面的工作,但业务流程本身的复杂度并不会因为组件库的引入而简化

在这种强前端重后端的模式下,前端承担了原本是后端的工作,让后端不再需要去理解业务逻辑,更加关注技术本身的内容就可以了。离业务越来越远,使得后端的话语权越来越小。

游刃有余的前端

前端工程师本身负责的是客户可以看见的内容,这使得他们相比于后端工程师,有着更多的职业选择

他们了解用户交互体验,可以从开发转换成为用户研究

他们了解用户使用方法,可以从开发转换成为销售

他们了解用户使用路径,可以从开发转换成为产品经理

而后端,由于专精于技术,其职业选择,也不过是从一门技术,转为另外一门技术罢了。

为什么谈场景不谈功能?

在接触到了很多小白以后,我开始习惯性的说:

你是什么样的场景需要 XXX 的?

背后的逻辑其实是,你的方法可能无法被你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所解决,你可以告诉我你实际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我可以借助我的经验,帮你想到一个 workaround 来解决掉这个问题。

人生需要干湿兼备

年轻人难免会心急,希望快速成长,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无限的成长,因此,对于干活的希望是无比渴求的,他们希望自己接收到的都是干活,没有湿货。但是应当注意:

干货如骨架,吸收越来越多的干货,只是让你的骨架越来越大。若是没有足够的湿货来辅助,就是空有骨架,依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只是从一个骨头架子变成了另一个骨头架子。看点湿货,让自己的骨架成长的时候,也有对应的血肉填上,这才是刚刚好的一个人。

湿货看的比干货多的话,一个人就会骨架不强而血肉有余,满口空话,不过是痴肥罢了。

小程序合照助手

合照助手小程序用于快速在一些聚餐、合照的场合生成合照图片。

image

用户可以打开手机小程序,选择图片,然后分别输入合照的名称、第一行的顺序、第二行的顺序。然后可以点击保存将图片保存至本地。

适合场景:聚餐、聚会、会议

向世界交付产品,而不是Demo

作为开发者,最常见的问题是,做项目的适合,所做的产品完全无法交付给第三方使用。你所做的东西只能用于自己使用,无法交付给第三方使用时,实际上你并没有交付出去价值。

当你交付出去了价值的时候,世界才能为你定价。所以,做东西尽可能做成可以交付的产品,交付出去产品,让世界为你估价。

以上心得是我在做美食地图时得到的。

在做美食地图时,我需要做以下事情来保证交付:

  1. 一个安装文档
  2. 一个配置说明
  3. 一个FAQ
  4. 一个升级说明(当你有 breaking changes 时,就需要写清楚升级说明,来辅助你的用户完成版本升级)

如何平衡深度和广度

我很崇尚广度,在有一个深度以后,去追求更多的广度,并试图将广度发展成深度。

不过,这两天在群里看到了另外一种分类的方法:

  1. 如果你是做基础架构的,广度更重要;看得越多,知道的模式越多,基础架构越牢靠。
  2. 如果你是做业务的,深度更重要;深度越深,业务越稳固。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公司需要的是深度型的人才。

大公司往往业务模型已经确立,他们需要的是人能够把业务更好更快的运转,螺丝钉更适合;而小公司由于没有确定业务模型,需要花时间去做好基础架构,这个时刻广度就非常重要了。

做事先做人

如何做好一件事?

做事要先做人。

一个人要能够把事做完,靠谱,让所有人对你产生靠谱的印象,那你就差不多了。如果你没有办法让别人对你产生靠谱、可以信赖的印象,很难做长久。

低欲望年轻人

由于要留在深圳工作了,就要考虑到租房的问题了。

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住房需求,发现自己真是一个低欲望的年轻人。

  • 单人床:更大也可,但是至少应该是一张单人床
  • 空调:即使是今天,我依然穿着短袖+5分裤,可以推断夏天我一定会觉得非常热,那么一个空调就有必要了。
  • 能洗澡:作为一个北方来的糙汉子,公用卫生间也OK。而且我的作息和大部分互联网人不一样。12点睡 5 点起,可以避开高峰期。
  • 安静:安静的房子可以让自己有更多的精力去处理自己的事情。
  • 有洗衣机:虽然在大学里都是自己手洗的衣服,但是工作了以后,我可能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洗衣服了。不过好消息是,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大概率我一年四季穿 T Shirt。

暂时打算去自如看看,先租半年自如的房子。

腾讯之行总结

TL;DR
受限于学历,可能没有办法通过校招补录的申请,因此没有办法在当前这个时间进入腾讯。
详情
我的朋友基本集中在阿里巴巴和腾讯。在经历了 gap year 后,我希望能够再次进入到大企业镀个金,所以联系了两家的朋友。
阿里的朋友反馈由于应届非校招,无法直接进入,认为我必须以运营的方式进入。
而腾讯这边的朋友由于进入了新的项目中,没有锁 HC,还在招人,因此就希望把我搞进去。
元旦过后,我和腾讯的人面试了几轮,都是直接对接业务方面的人,进行沟通。和业务方面的人沟通的很愉快,也体现出了我适合的几个方面:
技术、产品、布道师
他们也愿意接收。不过,最后因为学历的问题,还是没办法进去。
1jgi7
 

我如何学习编程?

虽然不是什么大?,但是打算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说不定能找到一些同好,共同进步。

由于我不是计算机科班出身的,所以一直以来也都没有以科班的方式来学习编程。更多的是 “Learn By Doing”。

我的 Learn By Doing 一般都会强迫自己去做点什么,比如,昨天上线的 tomarkdown.com 就是我做的一个工具,用来做 HTML 转 Markdown。

和我以往使用的 PHP 的 Laravel 、Ruby 的 Rails 不同,ToMarkdown 使用的是 阿里出品的 Egg.js,运行在 Node.js 环境下。而且,这个项目的服务器并没有使用自己的部署的服务器,而是采用的 Heroku (主要还是懒得再搞 Node.js 的运行环境了,现有的服务器要么是 PHP 要么是 Rails。)。Heroku 的自定义域名不支持 SSL ,就又加入了 CloudFlare 的强制 SSL。

你可以看到,我为了做一个新的项目,去学了新的框架,新的 Platform。对于我来说,只要这些项目还有人用,还没死绝,那么这个项目对于我来说,都是需要维护的,也会变相的让我持续的对这个框架、技术关注,让自己长期掌握这样的技能。

因此,每次做一个新的 Side Project 时,我都会在同类型的多种语言中,选择自己没有用过的、不熟悉的,踩坑、持续维护!

生活太苦,连咖啡都甜了

正文

我们对于苦味的感知是源自基因的。在原始人的时代,苦味意味着毒物,如果吃了有苦味,大概率会导致中毒等症状,也得益于此,我们进化出了避开有毒之物的能力,让自己活下来。

我们的基因里是爱甜味的,严格来说,是喜欢糖,因为糖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充满了能量。刚出生的小朋友,给个糖就能笑呵呵的,给点苦的,就会娃娃大哭,这就基因带给我们的本能,享受甜品,排斥苦味的产物。

严格来说,是自然选择,将那些无法识别苦味的原始人选择没了,使得最终能够识别苦味的个体活了下来。

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近 200 年间,人们开始富足,我们有足够多的食物可以吃,人们终于能吃饱了,人们也从田间地头,走入了高楼大厦,开始了自己的白领工作。

进入了楼宇之中,我们开始了工作,但是似乎我们也并没有因此得到快乐。

的确,我们有了更多的金钱,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情,可是,我们也失去了自由。

为了更好的工作,我们喝起了咖啡,为了提神,我们从速溶喝到了星巴克,从星巴克喝到了独立小众咖啡馆,从小众咖啡馆喝到了自己做的手冲。

我们对于咖啡的苦味容忍程度变得越来越高,曾经苦涩无比的咖啡,如今喝起觉得淡如白水

是我们进化了么?不是的,生活太苦,连咖啡都甜了

在过去的半年里,经济萧条、实体经济的萎缩、互联网寒冬、HC 紧缩一个个刺激着我们的神经,让我们不禁拉了拉自己的衣服,好让这股寒风吹不到自己。

后记

本文源自我在朋友圈看到同学发的一个朋友圈

无知也是幸福的

两件事

关于军方

我所在的创业团队中,和军方有合作。Boss 和军方有个单独的群。昨天和 Boss 吃饭,Boss 说“现在不让大家加入这个群,是对大家有好处,因为加入这个群,大家可能就不能出国了。我加入这个群是没办法,大家暂时还是不要进这个群,如果真是一定到了要进去的时候,我在单独聊。”

作为一个平民,可以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做自己的事情,挺幸福的。

关于内容

我在做公众号推荐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的确,从内容质量上来看,英文世界的内容的确有更多的优质内容。但是任何事务都有两面性,英文世界有更多的优质内容,同样也有更多的劣质内容。在国内可能我们看的很明白的垃圾内容,简单包装一下,英文内容下可能就成为我们追捧的内容。比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