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封钓鱼邮件聊起:针对普通人的钓鱼邮件设计

black laptop computer

收到了一封钓鱼邮件,刚好最近没有什么内容要写,就聊聊这一封钓鱼邮件。

我收到的这一封钓鱼邮件是这样的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9

接下来看看里面的钓鱼邮件设计的三个巧妙之处:

1. 针对独立域名的钓鱼邮件

我的对外的邮箱目前使用的是 bestony@linux.com 的邮件,而由于 Linux.com 邮箱设计,实际上并不会有一个邮箱给你使用,而是你可以选择一个邮箱地址,系统会将发送到这个地址的邮件自动转发给你,我将邮件转发到了我自己的 Google 邮箱当中。

所以实际上我收到的邮件有两种:以 gmail 地址收到的邮件和以 linux.com 地址收到的邮件。

可以看到,上面的这个邮件当中我的收信地址是 linux.com 的地址,而不是我的 gmail 地址。

这正是这封邮件设计的巧妙之处:为特定人群发送特定内容的钓鱼邮件。试问自己:如果你的 QQ 邮箱收到了上述的邮件,你会把他当成是企业给你发送的安全邮件么?显然不会,因为你知道, QQ 不会给你发送这样的邮件。

但如果你的邮箱刚好是一个自定义域名,且刚好你所在的企业的 IT 并没有拦截到这封邮件,那么这封邮件对于那些安全意识不高的人来说,马上就会中招。

2. 使用了一个内网的地址来降低警惕度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对于内网地址和外网地址没感知。可能直接就点击进去了。但对于一些对于计算机网络略有耳闻的人来说,可能会熟记的一个地址是 192.168.0.1,这个地址被不少的路由器作为默认的地址和网关地址来使用,从而成为不少人的心中的安全地址。

邮箱中的 192.168.22.23 这个地址就会让一些人放下警惕,然后点击进去查看内容 —— 然后成功的掉进陷阱中。实际上邮件只是用内网地址来作为一个表面展示的文字,真正的链接地址是 http://szfdxled.com/function/uploadfile/20220412/20220412000529_78464.html#bestony@linux.com

这提醒了我们,如果邮件当中有链接,最好复制出来,而不是直接点进去(说不定别人替换了呢?)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0

3. 自动识别的邮箱域名

我点击链接进去以后注意到,他在顶部加入了对应的邮箱域展示和 Icon 的展示。设计的挺巧妙。

如果点击进去展示的是无关的域信息,可能你也不会点击进去查看。但如果展示的是你自己的邮件域,会进一步放松警惕(特别是你以为你点击进去的其实是 192.168.xxx.xxx 时)。

对于意识不太强,或者平时不常使用网页版的人来说,可能真的就直接输入账号密码登录了。我还试了试,如果把 URL 后缀的邮箱域修改了,还会自动替换邮箱域和对应的 icon(应该是抓的 favicon,但不知道为啥抓到的是这个。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1

不过,也有一些设计的比较蠢的地方

1. 用了 Reply To 的字段暴露了自己的信息

在看这封邮件的时候,我注意到他设定了 Reply To 字段。Reply To 当中暴露了自己的 QQ 邮箱。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2

然后我搜了一下,发现能搜到这个人,看起来似乎还像是正常使用的 QQ 号。。。如果是一个经验丰富的 Cracker ,可能会选择使用一个更加安全的沟通方式。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13

总结

这封钓鱼邮件中给我不少的启发,里面的一些设计也很有意思。但对于有充足安全意识的人来说,这些问题确实都可以规避掉,从而不受诈骗的影响。此外,Cracker 的产品设计值得我们学习,一些好的设计,确实可以帮助用户更省事。

灵感:信用卡助手

灵光一闪

我在听《知行小酒馆》第 35 期《E35 信用卡是危险的陷阱,还是好玩的工具?》时,听到了傅少爷的信用卡表单,突然有了一个灵感 —— 一个给个人的场景化信用卡助手。

现状

其实有很多不同的信用卡助手,比如 51用卡助手、微信自带的信用卡提醒等常见的信用卡管理软件。但大多核心关注几个功能:

  1. 免息期:帮你计算卡片的免息期,告知你不同的卡片的免息期是多少天?
  2. 还款日期:你的卡片的帐期是哪天、还款日是哪天、提前一天提醒你。

通过上面的功能,来实现尽可能的晚还款 & 尽可能的享受免息期。

问题

我自己过去用这些信用卡助手是非常方便的,因为对我来说,我只关注是否是在还款日期还款就行,对于免息期等没那么在意。在我看来,计算那些优惠属实是太麻烦了。但在听了这一期节目后,确实让我打开眼界。主卡副卡、不同场景下使用不同场景的卡,这些点确实是我之前没有考虑过的。

所以,能不能有一个按照场景来做卡片管理的信用卡管理工具?

需求

回到我的问题,那就推导出这个工具应该具备以下一些特性:

  1. 可以根据场景录入 & 推荐卡片:其实很多卡片是有自己适合的使用场景的 —— 比如 12306 的联名卡、山姆会员店的联名卡。在这些地方使用对应的联名卡,可以更好的获得优惠;因此这个工具应该可以根据一些方式快速筛选场景,然后推荐当前拥有的卡片。当然,如果卡多了,如何做的更简单好用也是一个问题。
  2. 记录免年费的条件,并提醒用户去消费:我自己其实信用卡不多,之前办的几张卡后续都直接退掉了。核心原因是我懒得记录这些免年费的条件,但如果有个工具帮我记录免年费的条件,并在场景推荐的时候,推荐使用还没有免年费的卡片来进行消费,那我就无需再记录免年费,可以同时拥有更多的卡片,合理规划卡片的用法。
  3. 自动计算免息期:这个确实是一个最常见且几乎所有卡片的管理软件都有的软件。我提这个功能更多是从一个更加场景化的用法来考虑:我们追求最大免息期是为了让现金尽可能最大化收益。而小额支出其实对于免息期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针对大额支出自动推荐最适合的卡片,享受免息期最长的(这部分也需要平衡卡片的优惠,比如大额支出 + 场景优惠就需要优先推荐优惠覆盖范围内免息期最长的卡片)。

其他特性

剩下的这些特性,就属于不是那么的重要,但可以有的功能:

  1. 卡片筹划:比如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某些卡片就是有优势,但你确实没有,这种情况下可以看看推荐一些卡片。
  2. 帐期规划:各行的卡片的帐期其实是可以调整的,因此,可以由软件统一规划 & 调整帐期,选择将帐期分配到不同的时间段或集中在同一个时间段。从而可以实现还款日的集中 or 分散(对应着发工资后还款 or 每天都有一个最适合帐期的功能)。
  3. 积分规划 & 兑换:不同银行的积分的价值不同,可兑换的商品不同。可以定期提醒用户更新一次积分(每月),并推荐各银行值得兑换的商品。
  4. 活动推荐:爬虫爬取各卡片的优惠活动,并展示在工具内部。

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很重要,决定了这个事情能不能长期做下去。这个功能一看就不是一个小事 & 涉及到了长期更新数据。因此,一个合理的商业模式可以让这件事持续的做下去。

免费版

  1. 免费加入 2 张卡;
  2. 不提供活动推荐 & 积分筹划

付费版(一次性解锁)

  1. 无限卡片。

数据更新(月度订阅)

  1. 自动更新每月的积分兑换的商品 & 优惠活动。

关于 To B & To C 账号体系的设计问题

white printer paper

钉钉账号是个人所有的么?

答案是「否」,钉钉账号表面上是你自己的账号,但在企业的逻辑当中,这是「企业授权给你使用的」,本质上,这些都是企业的资产,企业是有权处置这些资源的。你所说的、所看的、所做的,都是企业提供的资产,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整这些资源的所在位置。

为什么钉钉和我们使用的微信、QQ 不同?

这是钉钉的不同的一点,在钉钉当中,任何一个账号,都是有对应的租户的(除了你的个人租户)。租户才是资源的所有者,我们只不过是使用者。 而我们使用的微信、QQ 其实也不是我们的,在微信的用户协议当中写明了,我们所拥有的不过是微信账号的使用权。只不过,因为腾讯离我们很远,我们可以认为不会对我们执行任何操作(当然,实际上如果你发一些不和谐的内容,也会被设置为内容自见),但在钉钉中,租户的管理员可能就是我们身边的同事,在这种情况会更有「隐私」和企业所有的对比。

7.1.2 微信帐号的所有权归腾讯公司所有,用户完成申请注册手续后,仅获得微信帐号的使用权,且该使用权仅属于初始申请注册人。同时,初始申请注册人不得赠与、借用、租用、转让或售卖微信帐号或者以其他方式许可非初始申请注册人使用微信帐号。非初始申请注册人不得通过受赠、继承、承租、受让或者其他任何方式使用微信帐号。

综上所述,你的账号,并不属于你。

To D 是个什么鬼?

MacBook Pro

一直以来,创业圈都有 To B 和 To C 的两个赛道。而对于我目前所从事的事情来说,我愿意将之称之为 To Dev 业务(简称 To D)。

为什么是 To D?

在过去,很多时候企业的产品要么是针对 C 端用户,直接卖用户给广告商,我们称之为 To C;也有很多企业是通过为其他企业提供资源,来获取收益,我们称之为 To B 。

To Dev 的业务本质上都是 To B 的生意,因为 To Dev 本质上是在要求开发者背后的企业来进行相应的费用支付。

但 To B 往往会让人误以为这个场景很大,所以我常说 To Dev(或者是 To 小B)。

To B 走的是上层建设的路线,产品往往是由上层确认,下发至业务团队,业务团队直接使用。举个例子来说,小米使用的是阿里云,原因是从集团层面看到阿里云很好用,所以我们批量采购,大家直接使用。

To Dev(To 小B)则是一个相反的路线,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来促使开发者使用产品、离不开产品、为产品付费。

为什么会是这个路线?

过去,我们看到大量的大企业在使用 To B 产品。但随着 To B 时长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完成了 To B 的业务的采购,在这个时候,再想通过 To B 的方式来完成资源的购买,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已经被占位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开始去观察那些还在成长的市场,比如初创团队、新产品团队。对于这些团队来说,他们一方面依然可以采用之前采购的资源。但同时,之前采购的资源可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让团队成员困扰。而新的解决方案可以更加简单的解决问题之时,这样的团队便有动力去试用这样的产品。

而这样的团队注定是如繁星一遍,遍布各个地区,传统 To B 场景下的销售就不适用了, ROI 太高。则需要在产品体验方面做到极致,让开发者可以更愿意选择自己的产品。

为什么我不看好 ClubHouse 模式

black and white paper boat

我因为 NESHouse 为不少人所知,而我播客主播的身份让不少人找我问,你怎么看 ClubHouse?

我的一贯观点是,这种临场感很好,但也是一种限制,要求我必须在特定的时间点到达特定的地点。

而之前在飞聊中沟通过,我不认为 ClubHouse 模式是可以与播客之类的相对抗,核心原因是其中的内容没有经过精心设计,在制作上很难产出精良的作品。

今天刚好看到了一个明确的案例:

知乎会将站内的信息组织成一个知乎周刊,而下面的截图就是知乎的一个周刊的截图。整个周刊看起来组织的井然有序,但当你真正的点开周刊的内容,却充满了不适。

q4ez6

比如说,「我比较同意李楠的看法」,那「李楠的看法」在哪里?读者看到这句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又如何很好的读下去呢?

为什么硬件产品总有遗憾?

macro photography of black circuit board

在做软件产品时,我们会无限的追求极致,希望将产品的体验、用法等各个方面全部做到最好,因为软件的交付成本低于硬件的交付成本,我们只需要一个命令,就可以将旧版的软件升级到新版。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软件迭代,来将一个不完美的软件,迭代到完美的状态下。 而硬件则不同,硬件涉及到两个问题:

  1. 硬件存在供应链和备货的问题:这就会要求你必须提前采购物料,并进行研发。物料是实体的,必然会存在出问题的可能,因而会让我们的硬件设备出现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问题,天然就不太可能完美。
  2. 硬件存在升级成本的问题:硬件和软件的一个很不同的是,硬件往往是很难做到很好的升级的,想要升级,就不得不重新购买,而购买是需要花费金钱的。不是每个人都能购买新的设备的。而从厂商的角度来看,假设他做了一款完美的产品,他就无法再继续售卖同类型的产品,自然也没有动力去推出一款「完美」的产品

上述两个原因,导致我们永远不可能买到完美的硬件产品。

Hackathon 的创意提出人才是产品经理

people doing office works

我以产品经理的角色参加了一个 Hackthon,整体下来体验一般。

我并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产品经理,可以帮助你把产品细节做到极致(毕竟研发出身,满脑子都是代码)。我更擅长的是产品的流程的确定和推进。这些优势在 Hackathon 其实没有用,原因是 Hackathon 对于这个并不在意。

Hackathon 更在意的是产品的创意以及创意最终的实现。前者需要的是创意的提出者,由他来进行进一步的头脑风暴,推广。后者需要项目经理和全体团队的配合,快速推进。

唯独不需要一个单独的产品经理,来进行具体的产品需求策划。

我和声网一起做了帮助独立开发者成功的「独立开发者孵化器」

person in blue jacket sitting on brown wooden chair near brown wooden table during daytime

独立开发者作为一个近年来逐渐被关注的职业选择,正在成为诸多向往自由的工程师探索的方向。基于此,常年在各种媒体渠道宣传和推广的我,便拉上了希望为独立开发者事业做一些贡献的声网,共同打造了一个独立开发者孵化器,希望能为艰难前行的独立开发者们带来一些帮助。如果你对独立开发者孵化器感兴趣,可以访问 http://nglab.io/ 了解更多。

声网官方发布文章:RTE NG-Lab:一起探索下一代实时互动新世界

初心

独立开发者看似各个独立,但也需要生态的基础才能发展壮大。相比于创业企业,作为独立开发者的我们能够调动的资源更少,于是我们就会受到很多限制。

想要这些限制得到改变,环境和生态的变化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就像我和很多人解释,独立开发者为什么很多都是移动应用开发者?因为在几年前的中国,个人想要做一个好的产品且可以收到钱,只有 iOS 的 App Store 是行得通的。但是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 Payjs、XORPay、面包多支付这类面向个人创作者和开发者提供的付款产品出现,让其他开发者也可以收到钱了,我们开始看到一些基于这些产品的独立开发者作品出现。

时代和大环境的变化,让独立开发成为了可能。想要推动生态和大环境的变化,一定是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的。进来的人越多,我们就可以变得越好;进来的人越多,意味着上游的资源服务提供方有可能细分出一个为我们服务的产品。

如果我希望让自己的独立开发更加简单,那么让生态变大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

独立开发者孵化器能帮到独立开发者们做什么?

我自己是一个独立开发者,也加入了不少独立开发者的社群,所以能够设身处地的感受到独立开发者们的困境:

  • 独立开发没有收入保障;
  • 收款渠道门槛较高;
  • 推广获客太难;
  • 财法税目标不明确;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会在孵化器当中做一些定向的服务,来帮助独立开发者们尽可能的达成目标:

教练支持

孵化器内会定期周会/月会,同步大家的进展 & 和你约 1 on 1,和你沟通在过程中你遇到的问题。此外,声网还会邀请尽可能多的大咖来分享关于独立开发、产品设计、运营推广等方面的信息。

资源支持

独立开发者在开发产品时,往往会遇到一些资源层面的问题,即容易因为资源匮乏导致无法跑通整个流程。所以我们会根据项目的情况来协调声网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帮助独立开发者获得所需要的资源(人、事、物),并促成合作,推进项目发展。

媒体支持

很多独立开发者的困惑是产品开发好了,不知如何推广,我们也会在声网自有渠道和合作媒体上,帮助独立开发者们借助媒体的声量,触达更多人群。

现金支持

在项目进入孵化器时,会根据项目的特性设定北极星指标,当项目达成对应的北极星指标后,声网将会拿出一笔钱(预计每个开发者 1 万元左右),作为奖金发给各位开发者,以资鼓励。金额可能不多,但它不但是一个激励,更是一种助力,也是一个信号。

投资支持

声网作为一家科技企业,有不少的投资机构的资源,当你的项目已经完成了北极星指标,也达到了可以融资的程度,我们也很高兴辅助你对接到合适的投资机构,帮助你取得成功。

播客支持

2021年上半年,声网和津津乐道播客联合制作了一档独立播客节目 「编码人声」,这档节目主要聚焦当下程序员的成长,每期都会邀请不同背景的程序员担任嘉宾,分享从业者的体会与心得,上线一年来广受好评。在创办一周年之际,节目会新增很多互动环节,让更多独立开发者的声音被听到,让更多独立开发者的经验与教训被看到,以期从整体改善独立开发者群体的生存环境。这些很有价值的内容会被收录进节目新增的一档意在留存声音的栏目中,让更多人听到独立开发者们勇敢探索不停前行的奋进故事。对于那些有志于自己录制播客节目的独立开发者,津津乐道播客旗下的「音播 WavPub」也可以提供内容托管和分发服务支持。

如何加入独立开发者孵化器?

独立开发者孵化器毕竟刚刚起步,无论是人力还是资金目前都条件有限,我也需要花费不少的精力来做事务性的工作,因此,孵化器会在人群上进行筛选,对于同时孵化的项目总数也有一定的限制,我们希望能够将精力放在最值得的项目上,帮助更优秀的独立开发者们和项目成功。

可能的问题

独立开发者孵化器这么多事情,是不是要我付出股份?

独立开发者孵化器不会要求你提供股份或其他之类的东西。但希望你能够做出一些“名”上的回报,包括并不限于:

  1. 认可独立开发者孵化器带给你的价值;
  2. 在公开的渠道发声时,如果可以,带上独立开发者孵化器的相关信息;
  3. 允许独立开发者孵化器使用孵化期间产出的各项音视频、文字等资源。

当然, 如果最终真的可以帮你成功,我相信上面的这些条件你都不会拒绝。如果你的项目最终没有达成预期目标,也不会要求你付出什么代价。

我(白宦成)在其中是个什么角色?

在独立开发者孵化器当中,由声网负责提供孵化器所运行的各种资源,帮助独立开发者们度过最艰难的时期,我则作为居中协调人员对接双方。一方面帮助更多的开发者获得来自声网的支持,更好的完成自己的独立开发产品,走上独立开发之路,另一方面,也帮助声网来筛选出优质的值得花时间精力投入的项目,让资源不至于被浪费,让优秀的项目可以获得更多的帮助。

当然,我也给自己这个居中协调人员起了个响亮的名号 —— 独立开发者孵化器主理人,这个职位最大的存在意义,就是既能帮助声网找到有意愿在独立开发这件事上更进一步的开发者,又能试着帮助有潜质的独立开发者们躲过一些成长过程中的“坑”和麻烦。

你为什么而工作?

people doing office works

对于很多人来说,工作是被选择,在这种情况下,这篇博客并不适合你,因为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这就是你的最优解。

不过,当你有选择的时候,你可以认真想想,你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这个可能可以在很多时候解决你的问题。思考自己的长期目标,并将自己的每一份工作安排在长期目标之下,就能更好的工作和过好自己的生活。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工作不一定是为了赚钱。当然,你可以因为赚钱而选择一家公司,但当你有不止一个选择的时候,你就可以思考,这份工作带给你的愉悦感和能给你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否匹配。 我自己经历过独立开发者 & Freelancer 的状态,总的来说,作为一个开发者,生存并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可以考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颇有一点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之感。而如果你的工作和你的长期发展方向一致的话,你就会发现,你做每一件事都是很开心的。而且你知道,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长期发展打基础,何乐而不为?

就像我曾经和一个小学同学一起吃饭的时候说,人这一生,痛苦就痛苦在知行不合一。就像他明明认为现有的人工智能根底在于算力的提升和数据的丰富,却坚持在高校体系内寻求算法的最优解。每天做着自己不认可的事情,是挺痛苦的。

看报纸的好时机

man sitting on bench reading newspaper

我一直以来,吃饭的时候看的都是 B 站的视频,看一些比较搞笑的视频,快速吃饭。

不过,最近由于我看的几个视频 UP 主都开始更新放缓,我开始没有视频开始看。 所以我就开始在吃饭的时候看一些新闻(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而不是公众号)。看报纸的感觉还不错,相比于短视频,没有那么嘈杂,也不一定要带上耳机去吃饭,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刷新闻。

似乎明白了,为什么欧美的电视剧中,男主人往往是一边吃饭一边看报纸,现在在手机上看新闻的我,不就是像当年看报纸的他们么。

这么来看,iPad 还真是有一个场景。

做 Leader,别做 Boss

a37ba5bfa7e4049591bed4e6ca15b9ac

在做管理时,不要想当然的以为 Ctx 已经传递了。还是会有很多不明确的信息。

如果你希望更多的人帮你去做事,需要传递足够做的 Ctx 出去。可能这些你过去觉得不重要的 Ctx,但对于那些不懂的同学来说,这就是必要的 Ctx。

如果只有一个任务,那你是 Boss ,最终会众叛亲离。但如果你给到的是一个完整的资料,那你会成为 Leader,领导别人去做成一件事, Empower 别人去做一件事。

受教。

关于 Technical Writer

black Corona typewriter on brown wood planks

总有人认为 Technical Writer 是写营销文档的,这里说明一下, Technical Writer 并不是写「营销文档」的,这是一种误读。

Technical Writer 实际上要负责的东西很多,比如用户文档、产品白皮书、产品设计文档等等,而不仅仅是所谓的「营销文档」。总体来说,Technical Writer 是为了帮助产品更加接近用户的一个角色,他需要能写代码,同时能写文档,能理解读者的需求,做读者和研发之间的润滑剂。

Technical Writer 的出现其实是有效的帮助研发同学降低了写文档的难度和压力的,研发同学可以写一个比较基础的版本,由 Technical Writer 来进行润色和内容的补齐,让用户更好的阅读和使用产品。就像我们去吐槽别人的文档写的烂一样,其他用户可能也会吐槽我们的文档比较烂,在这个中间,就是 Technical Writer 帮我们的文档变得更好。

不应当将二者对立起来,就像我们不应该将产品同学与研发同学对立起来一样。

Reference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A%80%E6%9C%AF%E5%86%99%E4%BD%9C%E4%BA%BA%E5%91%98

只二、二手车、链家,有什么不一样?

silver sports coupe on asphalt road

在听「厂长来了」中关于「只二」奢侈品二手平台的一期,提到了他们提供的是「信任」,让我想起来了同样在二手领域的「链家」、二手车。

如果我们将三者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二手车刚好处在奢侈品和二手房中间。在奢侈品当中,只二帮助用户建立信任,维护信任,解决了奢侈品的二手流通问题;链家帮助用户建立了信任,解决了二手房的流通问题。为什么二手车这个领域行不通?

奢侈品二手二手车二手房
体积
可移动性
头部企业只二瓜子二手车链家

只二、链家、二手车等平台,其实核心要解决两个问题:1. 假货的问题:比如只二,你担心的是买到一个假包。平台解决了假货的问题,用户直接购买。2.假信息的问题:比如链家,保证了你看到的信息是真实的,不会出现你联系中介要看房,结果到了地方告诉你,这个没有了,去看另外的房子。

无论是只二也好,还是链家也好,都是解决了其中一个问题。

而二手车的问题就在于,二手车既存在假货的问题,也存在假信息的问题。难度被 double 了。

此外,二手车整个流程中,车贩子不仅仅是提供信息和货品验证,还提供了车辆整备的工作,通过批量的方式,来降低成本,提供更优质的整备能力。而二手车平台由于不希望有中间商参与,就绕过车贩子,但却没有接管整备的工作,实际上对于买车人来说,是牺牲了体验。

为何我不看好类 Clubhouse 应用?

person holding black iphone 4

在我看来, Clubhouse 类应用很难挑战播客,但可以成为某个小众领域的产品,主要的原因如下:

  1. ClubHouse 模式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对于主持人的要求很高:举个例子,我今晚参与的一场分享。主持人同学很努力的去控场,但奈何几位嘉宾都极具输出性和攻击性,导致整场分享嘉宾们在自己聊,主持人没有办法控场,嘉宾们越聊越偏,最后甚至聊到了战时状态。。。嘉宾们自己意识到,自己不能继续聊了,不然就会出问题。这会导致整个场次,听下来没有一个明确的主线,分享的内容在到处流转,听众很难获得什么。
  2. 好的播客主播很难得:播客的生产并不简单,ClubHouse 的模式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如果想要产生有价值的内容,其实对于嘉宾的要求很高。而播客能够产生不错的价值,其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后期的调整和优化,去除整场录音中的糟粕,让大家可以更好的收听。
  3. 实时性是一把双刃剑:实时性让我们为了「可能的损失感」而出现在现场;但实时性也失去了编辑而二次创作的可能。ClubHouse 没有这种二次创作的可能,就失去了很多味道。

配偶是老师

woman in blue tank top standing beside white wall

在关于买房这点小事中,我提到,我的女朋友是老师。大家觉得,这才是你买房的底气。但确实,我从长期规划来看,选择老师是一个必然。

无论我们在互联网行业做的事是什么,但总体来说,都是一个偏高风险的事情。我们在通过高风险,去追求高回报。但一个家庭不能一味的追求高风险(同理,也不能一味追求稳定),所以,我为我的家庭设计的模型便是:我负责尽可能的拉高上限,做高回报的事情。而女朋友则负责保证底线,让这个家即使落到最差的地步,也不至于太差。

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女朋友选择从事教师、公务员等传统行业。这样即使负责高风险的人出现了问题,也可以让这个家保持一个正常的水位线。

对于已经结婚的同学来说,如果不想买学区房,可以考虑劝一下配偶择业。

对了,我极度不赞成双方都是同一个行业的人,没有了风险对冲,一旦出现结构性风险,那对于整个家庭就是灭顶之灾(我朋友圈有飞行员,他身边都是机长空姐配,你想想去年疫情的时候,这种家庭要多么绝望…)

工单效率这么低,为什么还要选择工单服务?

white crt tv turned on beside white remote control

为什么觉得工单的效率低?

和语音聊天、 IM 沟通,工单系统作为一个「问答」形态的产品,必然带来是消息回复的不那么及时,你也很难像 IM 一样,一波语音通话,直接打过去,让对方的同学接听。 但,这就意味着效率低么?

也不尽然,我们觉得语音通话和IM 沟通能够提高效率是因为 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传递信息给对方。但这并非语音通话和 IM 沟通才能提供的,实际上,我们用好异步交流的方式,同样,甚至可以更好的传递信息。正是因为你将工单系统当作 IM 系统来使用,才造成效率低。

什么是好的工单系统的用法?

工单系统的异步沟通回复实效性差,但相应的,也倒逼我们必须在尽可能少的消息当中补充足够多的上下文,帮助工单服务人员来更好的协助我们巡查问题。比如,附带上出问题的条件和代码、提供信息帮助对方定位、提供复现的方式(是不是觉得很眼熟?我们在开源社区也被要求在提交 issue 的时候尽可能多的提供信息)。 当我们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信息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好的让工单系统起到作用,才能更好的传递信息,解决我们的问题。

工单引发的全局最优和局部最优的思考

从工单系统出发,我又想到了一个话题 —— 「全局最优和局部最优」。我们常说,要追求全局最优解,而不是局部最优解。就比如腾讯停止某个不那么擅长业务,显然,从局部来看,对于负责对应业务的同学来说,这不是一个最优解。但对于公司层面来看,释放人力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才是最优解。

为什么会选择工单?

和语音通话/IM 沟通相比,工单系统的优势在于何处?语音通信和 IM 沟通虽然可以很方便的将信息传递,但对于信息的沉淀和再次利用,并没有什么帮助。实际上用户并不会主动在历史当中搜索。

你会发现,用户并不会主动搜索历史问题,他们更喜欢直接提出问题,然后等待解决。 既然如此,那工单系统所承载的服务,自然也就能够提供不同的和更加强大的能力,帮助 oncall 同学来解决服务的压力。

工单并不完美

当然,现在的工单系统并不能做到想要的最优,比如在我看来,这里还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没有做到的,比如自动记录用户进入 oncall 页面的 path(这样 oncall 同学可以直接知道用户是在哪个模块出现的问题)、自动记录提示用户选择 service id(这样就不用每次都提醒用户输入 service id)、自动根据用户输入的信息提供可能的回复。

可以看到,这里面其实是有很多的 gap 没有处理好的。也正是这些没有处理好的事情,让现在的 oncall 系统看起来不那么的美好。 但你我都知道,事情总是在演进的,现在不好不意味着他不能让事情变得更好。让工程师直接提供 oncall 固然可以让服务变得更好,但对于业务的可持续性、成本的优化和不断的产品迭代来看,并不能算是一个最优解。

而客服系统其实是一个标品,我们会看到 ZenDesk、Tawk.to、Intercom等等一系列的客服系统,都在提供服务,从某种角度上来看,这验证了客服系统/工单系统的方向的正确性。而一个好的客服系统,应该是让用户很快得到帮助(比如自动帮助用户搜索问题),让工程师可以更加专注(比如把问题的解决更好的总结成经验)。

倒卖冰墩墩违法么?

unknown person using laptop

倒卖冰墩墩,这违法么?

答:违法,但不一定算犯罪(受到刑事处罚)。首先,倒卖冰墩墩是有现成的行政处罚的案例的,因此,我们可以简单的得出结论「倒卖冰墩墩是违法的」。其次,有同学提到,中国是大陆法系(大陆法系和海洋法系是不同的,海洋法系的特点是判例法,即参考现有的判例来形成法律。大陆法系的特点是以成文法为主,不承认判例法),不过,在售卖冰墩墩这件事当中,依然是违法的。原因是冰墩墩是一个特殊的商品,第一,冰墩墩是由奥委会团队设计并注册了商标。持有商标的商品是不能被随意售卖和使用的(此部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二,冰墩墩除了是注册商标产品以外,还是奥运产品,根据 《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规定,未经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为商业目的使用奥林匹克标志。当然,除了这两条,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中「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也可以被应用在倒卖冰墩墩这个 Case 当中。

倒卖显卡/水杯等其他物品,违法么?

答:这个事情要分开来看。如果单看价格波动,那么这个是正常的。毕竟咱们高中就学过「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但是,不意味着倒卖不违反其他的法规。比如,售卖显卡的时候,是否提供了发票。如果没有,涉嫌偷税漏税。此外,还有可能违反非法经营罪。所以我们简单来说的话,是不违法。但严格来算的话,其实是有可能违法的。不过,在实际执行过程大部分时候我们只能选择「道德谴责」,毕竟,罗翔老师说过「法律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情况不够恶劣的情况下,即使是警察,也会推荐你通过调解,而非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高价卖显卡为什么不处理?

答: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法律是存在「当事人」这个概念的。以倒卖显卡为例,除非数额巨大,到了影响市场的层面(怎么算影响市场依然没有定义),不然是没办法提起公诉的。而在民法当中,主要是以当事人为主来提起诉讼的。虽然有「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但在实际执行层面上,这个可能并不好操作。比如,你是买显卡的,你怎么起诉他的非法经营罪呢?刑法一般是公诉,除非有特别恶劣的情况,在量没到之前,一般不会发起公诉。

我上面说的可能都是错的。毕竟我不是法学生。在真实的应用场景下,上述的内容可能都有漏洞。

参考资料:

  1. 北京警方查获3名高价倒卖“冰墩墩”违法人员:http://www.gov.cn/xinwen/2022-02/09/content_5672697.htm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4/30/content_8792.htm
  3. 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6/30/content_5302468.htm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https://www.spp.gov.cn/spp/fl/201802/t20180206_364975.shtml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https://www.spp.gov.cn/spp/fl/201802/t20180201_363882.shtml

我的读书观

pile of assorted-title books

我很早就开始,源自于我家的习惯。我爷爷是老师,后来因为要留家里,就没再当老师,回家种地了。在我有记忆中,每次从我家回老家,爷爷要么是躺床上看书,要么是在放羊的时候看书。虽然看的是故事会,但不得不说,让我产生了一个好的印象。

我爸当年也是师范生,据说是他刚毕业时当过一段时间老师,后来因为脾气不好(打孩子),背井离乡,来到焦作,考了个公务员(我也不知道当年要不要考)工作。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家就有一书柜的书(大概百来本),然后我们家常干的事情是厕所里一定会有一本书。我爸去厕所时会看,我后来跟着也看。

到了小学以后,我开始对于游戏、计算机感兴趣,于是就省一些自己的饭钱,来买书。好在是从我家到学校的路上中间有旧书店,会以极低的价格卖书,在那个时代,我看了不少的《黑客 X 档案》、《大众软件》、《大众硬件》、《电脑爱好者》、《电脑迷》。我对于计算机从游戏转向软件也是靠着这几本书开始的。

到了初中,我不是一个人了,有别的同学也和我一起喜欢计算机了。于是我们俩就一起买电脑报。轮流买,他买一周,我买一周, 一起看。这个时候也会偶尔买一些《电脑爱好者》。

到了高中,家里开始有电脑,看书少了一些,但开始写博客,逛各种别人的博客,看别人的人生。再加上学习压力大,读书不多。

到了大学,我开始依靠自己的开发能力赚外快,后面也开始买 Kindle 。我记得是大一的时候,就买了当时最贵的款 Voyage,然后买了 Kindle Unlimited ,不停的看书。当然,随着后续慢慢我赚钱变多,就开始去买一些实体技术书回来看。毕业时往家寄了百来本书。

说了这么多,都是过去我的读书经历,接下来聊聊我对于读书的观点:

  1. 应当多读书、多看报,少看短视频;
  2. 读书应当 荤素不忌,不要择书,任何一本书都会对你产生帮助。
  3. 读书本质上是获得信息,多读书是为了获得足够多的信息来做决策。
  4. 书不一定要读完,开心就行。

多读书、多看报,少看短视频

我现在也会装抖音,但现在看的不多,往往是我需要找某些当地生活信息时才会用,视频化的介绍比过去的文字版好的多。读书可以让你更有耐心的做事情,而耐心,是你做好很多事情的必须能力。有没有风口,当然有,短视频的主要问题是让你对于慢热的东西的不再喜爱,但生活中绝大多数的有价值的事情都是慢热来的。

读书应当荤素不忌,不要择书,任何一本书都会对你产生帮助

前面说到,我爷爷、我爸其实常看的书也不是什么有用之书。但这些书为他们贡献了不少的谈资。我爸的社交能力比我强,比我更擅长在人群中游走。在我看来,这些所谓的「闲书」、「杂书」帮了不少的忙。大家和朋友在一起是图个乐,谁聊技术?

读书本质上是获得信息,多读书是为了获得足够多的信息来做决策

我们读书是为了学知识么?不是的,读书无法给予我们知识,只能给我们信息。这也是我如何看待播客、音频课程等平台的一贯观点。还是那个经典的图,我们通过读书、看报、看博客、甚至看短视频,都是在获取信息。但获取信息的效率不同。

8ai9j

书不一定要读完,开心就好

大家读书喜欢从第一页开始,读到最后一页,但其实没必要。读书选择自己感兴趣和喜欢的篇目读完就行,没必要强求自己读完,反正读完都会忘掉的。真正的好书,你不会只读一次的。你会常看常新,能记得这个问题似乎某本书里提到过,能找来读就够用了。


绝大多数人很难想象到遇到问题先去读书,而是更喜欢找人解决问题。但绝大多数的问题是先要向内寻求解决方案,再向外求的。包括大家吐槽的小白喜欢在群里提问,而不是搜索引擎其实是同一回事。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除非物理限制(比如航天我就是从事不了),你在进入一个领域的时候,都会有自己明确的路线,跟着路线慢慢走,就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你会有自己的路径依赖:找到主题,提出问题,搜索同一个方向的所有图书,然后读一本书,对比读好几本书。看起来似乎很慢?但其实很快。

总结

祝各位都能养成读书的习惯,这个习惯会让你受益终生,并且传导给你的下一代,造福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