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无常

Change neon light signage

不安和脆弱是人生常态,放弃希望接受无常之后,才能获得力量。

我常说一句话 —— 变化才是唯一不变的。背后的原因其实是我在过去的经历里,看到了太多的变化的东西。

行业在发生变化、职业在发生变化,一切所有事情都在变化,我们能做的,其实只有坦然面对这些无常(就算你不愿面对,无常也不会消失),然后认识到无常就是常态。并掌握应对无常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更喜欢做一个「手工艺者」,而不是一个大厂的螺丝钉。螺丝钉的抗风险能力太差的,追求的是稳定、常态化,但生活中没有稳定,每一天都是全新与众不同的一天。

接受无常,坦然地直面世界吧。

辛苦不是坏事,没成长才是

blue Work Harder neon signage

人是被预期控制的动物。

最近在带我弟学编程,让我回想起了我自己学编程的日子。

在我大学时自学 Coding 的时候(我本科不是 CS ,而是 EE),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自学编程。别人打游戏的时候,我在 Coding;别人睡觉的时候,我在 Coding;别人在上课的时候,我还在 Coding。如此种种,四年下来,我学了不少的编程语言,又通过外包项目,赚钱实践。从而得以在大学毕业之时,便有了 4 年的编程经验(如果面试官认可的话)。

如果说,当时为什么我愿意花费如此之心力,一方面是自小而来的喜爱。另一方面,则是我对于未来的预期和对于自己成长的感知。

我的所有的学习可以被我自己具象化的感知到,所以我能感知到自己未来的逐渐成长和能力的进阶,我能知道我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而很多时候,大家的辛苦工作是看不到未来的,或者说,大家觉得自己看不到未来。所以也就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做一些辛苦的事情了。

辛苦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成长的低水平辛苦。

读书读的是你自己

pile of assorted-title books

读书是伴随我们中国人的一个好习惯。打小我们便被家长要求读书,随着年龄的长大,我们读的书也越来越多。

而读书也有所不同。我常常会发现,过去我没有读懂的书,在若干年后重新拾起后,又能从中读出些许味道来。

究其原因,不过是读书读的不是书本身,而是你在读书时产生的那些灵感和想法。这些灵感和想法才是最有价值的。书籍本身是一个标品,他对于所有人都一样,书的定价只是价格,而不是价值。但因为每个人的生长环境、历史机遇不同,同样一句话会产生完全不同的产物。这些产物本身是无价的。

离钱更近的岗位

ea3765a81c7a26a7864efdcf7c81ef7b

对于不同的人,其实是有不同的选择的。

大学毕业时,隔壁班的班长在武汉做了龙湖地产的销售,次年就在朋友圈看到他在武汉买了房子,在次年买了私家车。作为同龄人,我深感他的优秀。另一方面,也让我看到了我自己过去思维里的误区。

一直以来,我秉承的想法都是「人要去最熟悉/最擅长/最适合的岗位」,但我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 — 一个人对于钱的需求度。

不同的人对于钱的需求度是不同的,有的人家庭小康,自己不需要挣太多钱,即可活的很好。有的人家境贫寒,需要努力挣钱,才能让一家人过的更好。

而想要赚到更多钱,我认为最核心的一个认知是 —— 你只有到离钱更近的地方,才能赚到更多的钱。适合或许可以让你把一份工作做到极致,但未必能让你赚到钱。而离钱更近的地方,哪怕你是行业平均水平,也可以拿到一份不错的收入。

举例来说,搞房地产销售的,就比搞汽车销售的更赚钱。大家都是赚提成,本金越大,提成的数额越多;互联网里搞游戏的,就比搞工具的更赚钱。游戏一天现金流水就足以让工具类应用一年吃喝不愁。

如果你想赚钱,就去离钱更近的地方吧。

相由心生

grayscale photography of man wearing crew-neck shirt

见过我的人大多都会说一句 — 你看起来完全不是这个年龄,再大 10 岁都正常。

是的,我是一个十分显老的人。

最近再次被提起这个话题,让我开始思考 —— 为什么我会是这样的?为什么我看起来要比真实年龄更大?

仔细分析后,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会导致我成为现在这个状态:

  1. 我是个胖子:胖会让整个人看起来更大只,从观感上也就失去了青年人的锐气和英气。
  2. 我在思考很多更遥远的事情:我是一个十分焦虑的人,我常常会想很多和我当下没有关系的事情。一方面,朋友们会觉得我愿意想的更远是一个好事,但另一方面,这种想的更远也让我陷入对于未知的焦虑当中。不自觉的进入到「苦大仇深」的状态。

对于我来说,想要改变也很简单

  1. 减肥
  2. 回到当下,没必要用遥远的可能性来压迫自己。思考的更远是好事,但如果想的太远,会让自己的压力过大。

变回一个有灵气的青年人吧!

都 2022 年了,还需要独立站么?

blue and white light digital wallpaper

于2014 年不同,如今移动互联网盛行,对于很多企业、个人来说,独立站点已经不再是一个必选项了。

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如何看待独立站和微信公众号/知乎账号的问题。

作为我个人,我常年维持的包括 Twitter、抖音、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知乎账号。但同时,个人博客,也就是你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所在的地方,也是我长期维护的主要阵地。

在我看来,独立站代表了自主可控。作为技术人,我们可能对于国内搞的信创嗤之以鼻,但我们必须要明白,我们嗤之以鼻的是将开源技术改改就叫自主研发的行为嗤之以鼻,而不是对于自主可控诉求的嗤之以鼻。

如果你只使用 Twitter、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那么你面临的问题可能是 —— 一不小心突破了平台的界限,就会直接将你的账号封禁,让你的账号无法访问,你的所有创作历史付之一炬。即使你的内容可能并不会被政府认为有风险,但平台出于自身保护的诉求,也可能预先将你的账号进行了封禁。作为创作者,这样的风险是极大的,你可能辛辛苦苦积攒的数年的工作,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但如果你拥有一个自己的独立站点,那么当某个平台出现问题后,你依然可以基于自己的独立站点来进行维护和发布,你依然拥有自己这个独立站的可控。在这种情况下,独立站才是你自己的最核心的阵地,其他平台不过是你的一个运营渠道。渠道是可以随意更换的,而独立站才是你的立身之本。

当然,选择独立站也需要注意,什么样的更可靠,比如 ICANN 直接管辖的通用顶级域(gTLD)就比交给各国家管理的域名(ccTLD)更可控(国家域名有可能出于国家利益封禁,而由 ICANN 直接管辖的通用顶级域则不会)。比如一个简单的例子 —— 阿桑奇的维基解密即使让众多国家都颜面扫地,但依然存活于世,便是 ICANN 的中立属性带来的。只要维基解密能找到支持自己的服务器,就可以继续托管。

你当然可以选择不要自主可控,但你要明白是你自己把生杀大权交给了平台。

短跑还是长跑,你想清楚了么?

editing video screengrab

昨天,我写了《年轻人别太抗拒加班》一文,阐述了我对于加班的态度。

另外一个方向,我认为值得参考的思路是关于长跑和短跑的对比。

长跑和短跑的一个很大的不同是短跑更关注的是加速度和爆发力,你需要获得一个更快的加速度,并在很短的时间达到目标。而长跑太长,我们很难通过一次爆发来达成目标,则需要更换策略,采用的是跑的更久的路线来操作。

如果这件事放在加班上,则是需要思考你自己在一线城市的生命周期。

不得不说,我国的一线城市的落户并不容易,四大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只有广深略好,北京和上海的落户都是极为困难的。而想要长期在一个城市生活、养育下一代,户口是不可或缺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思考我们的策略:我在一线到底是长跑还是短跑?

对于绝大多数的年轻人来说,一线的生活都是短跑:在一线城市打拼,赚到一定的启动资金后,回到准一线,甚至是二线城市,找到一份不那么累的工作,安静祥和的生活下去。

而对于一部分优秀的年轻人来说,一线生活是长跑:可以解决一线城市的户口甚至是房子的问题,并在一线城市长久的生活下去。

对于短跑的人来说,你需要的便是在前期大量的积累自己的经验,让自己快速的崛起,并快速的回笼资金,积攒自己的资本。那么在不影响健康的情况下,加班就成为一个合理且高效的策略。

对于长跑的人来说,你需要的是在一线更加长久的待下去,让自己更好的融入城市的生活和节奏当中是更加重要的,加班是其次,下班去构建自己的生活圈和朋友圈会更加重要。

年轻人别太抗拒加班

editing video screengrab

这篇文章大概率会被读者说「爹味重」,不过,我还是想聊聊这个话题。

我堂弟看到我每天坐在电脑前,略显焦虑,总觉得我这样不够好,也担心他自己走入行业后,是这个样子的。

从我自己而言,我自己其实并不是特别担心加班这件事:

  • 一方面是对我来说,加班本身不是坏事,加无意义的班才是。如果我坐在电脑前始终在忙活着,那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状态。但如果坐在电脑前就是刷刷 Twitter,看看视频,那可能是没啥意义。
  • 另一方面,从我的视角来看,年轻人依然需要珍惜加班的时间。就如同马云老师说的「996 是福报」,你需要通过努力工作来让自己获得新的技能和技术,并通过这些技术获得回报。

但是,我也同样抗拒加班:抗拒那些明明没有事情干但又要坐在公司里不能走的加班。

如果加班是为了学习技能,提升自己的效率,掌握更多的能力,这是一个好事;如果加班只是为了满足所谓老板的管理欲,那我建议你早日跑路,这样的公司今天能让你留下来加班只是为了满足老板的管理心,那么明天就能让你上交聊天记录来满足他的管理欲。

加有用的班。

不过说起来,如果真的是有用的班,大家估计也都愿意,自己就留下来加班了。

macOS 如何跳过默认密码规则,设定短密码

fc09d8197fd6e42ee25a92c7ce900edb

macOS 为了确保安全,为系统设定了一个相对复杂的规则,因此,在使用的时候,你需要设定一个符合一般密码规则的密码。如果你试图输入一个短密码,会提示如下错误:

passwd: Credentials could not be verified, username or password is invalid.  Credentials could not be verified, username or password is invalid.
Code language: HTTP (http)

不过,家用电脑很多时候是没有这个必要性的,对于我这种居家使用,希望有密码,但又没必要特别长的密码的人来说,就可以考虑设定一个更短的密码。一方面,有短密码可以避免猫没事来踩我键盘,另一方面,短密码也不至于特别长,一觉醒来不用输入一个特别长的密码。

macOS 是如何设定你的密码规则的?

macOS 当中是有一个 Account Policy 的,系统设定了一个默认的 Policy 来限制你的密码必须符合某些特定的规则。

因此,如果你希望突破默认的 Account Policy ,则有两种方式:

  1. 替换现有规则:使用一个更加宽松的 Account Policy 来替代更加严格的 Policy ,则让自己不至于设置一个非常复杂的规则。同时也不会特别复杂。
  2. 干掉所有规则:如果你嫌弃规则的限制,也可以直接干掉所有的规则,这样就可以随心所欲设定规则。

替换现有规则

如果你需要替换现有的规则,则你需要先创建一个规则的文件,你可以只需执行如下命令来将当前的默认规则导出:

pwpolicy getaccountpolicies | awk 'NR>1' > ~/Desktop/file.plist
Code language: JavaScript (javascript)

导出成功后,可以打开编辑器,找到其中的 policyAttributePassword 字段,将其值进行修改

 policyAttributePassword matches '^$|.{1,}+'
Code language: JavaScript (javascript)

上面这个规则是使用正则表达式编写的,能通过任何字符串。

清除所有规则

如果你觉得设定规则还是麻烦, 那不妨直接干掉所有的规则好了。执行如下密码,即可干掉所有的规则。

pwpolicy -clearaccountpolicies

上述命令可以帮你干掉所有的账户规则,现在你可以对你的账户做任何事情了。

设置密码

设置完成账户规则后,你就可以执行 passwd 命令,来设定你的账户的密码,设置一个更短且好用的密码。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需要注意的是,你修改的密码是不包含 KeyChain 的,如果你需要修改 KeyChain 的密码,则需要执行 security set-keychain-password 来修改 Keychain 的密码,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改 KeyChain 的密码。

9vzyn

延展阅读

本文参考了如下链接

https://apple.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37468/how-to-set-a-short-user-password-in-macos-mojave-and-later-10-14

https://apple.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293820/modify-pwpolicy-in-sierra

为什么我选择「独立开发者」作为长期路线

person standing near the stairs

我一直以来,对于自己的长期路线看待的都非常的明确 —— 我不愿走技术专家的路线,而是更倾向于走业务负责人的路线。

其背后是一套我自己看待世界的标准和逻辑:

  • 纯粹的技术专家的路线是一条死路。原因是技术专家本身没有问题,作为个人,成为技术专家也是一个可预期的路线和成长路径。但技术专家的反面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任何领域,技术专家永远都只能留下一个人,第二名就不再受市场的关注和欢迎。这使得大家不得不的内卷,让自己成为第一,把其他人踩在脚下。但风水轮流转,没有一个人能够在第一的位置上一直坐下去,因此就要不停的学习、不停的工作来保证自己的地位。终生不得休息。
  • 业务负责人的路线相对更难,但也更加多样化。业务是复杂的,人群、场景、手段、工具等的不同,都会造就出一个新的业务形态出来,而这些业务形态当中,除了部分存在赢家通吃的情况,绝大多数的市场往往都能容纳第二名、第三名的存在(一般来说,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只能容得下头部,容不下第二家)。这使得大家可以不用互相内卷,而是各做各的,服务好自己的客户,获得不错的收益。

综合上述的两条,我最终选择了业务负责人的路线,长期走下去。

如今的一个落脚点,便是独立开发者的实践。就像我一直和所有人说的 —— 独立开发者,不过是创业公司的 MVP

为什么 2022 年了,依然让堂弟入 IT 的坑

CAPTCHA

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堂弟最近在跟我学习编程。不过没有提到为什么我做出这样的判断,这篇文章就来聊一聊为什么要做这样决策。

任何决策都有其背后的上下文,基于这个上下文才能理解这个决策的原因。

我的堂弟来自村里,从小便是帮大伯种地做生意和喂羊,没少做农活。大伯家中虽然不能说是清贫,但也确实算不得富有。堂弟还有一个姐姐,目前在北京上班。

可以看出,堂弟的基础并不好,家中并不能给他提供太多的帮助,对于堂弟来说,如果不能留在外面,很有可能就要回到河南,做个小生意,或者找一个公司工作,拿着河南的平均工资。

在这种情况下,我判断堂弟的核心诉求应该是 致富,首先要解决致富的问题,从村里走出来,而不是随时有可能生意黄了,不得不回村里。

基于上述的判断,我给到堂弟的建议是从事互联网/IT的研发工作,而具体方向的划分,则是前端工程师

关于选择 IT 主要考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 我可以给他一些指导。相比于让他自己完全从 0 开始进入 IT 这个行业,显然我的帮助可以让他稍微少走一些弯路。
  2. 即使 IT/互联网增长放缓,依然是一个高薪行业。即使目前 IT/互联网增长放缓,但也仅仅是相比于互联网本身。相比于更多的传统行业,IT 依然拥有相对可观的薪水收入和可预期的行业持续生命周期。对于从农村出来的堂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 IT/互联网的学历歧视较轻。不少的行业是存在学历的歧视的,如果员工没有相应的学历或是不是从特定的学校/专业毕业,就会存在歧视的情况。互联网因为本身没什么门槛,所以相应的歧视也比较少,更多是你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做这件事。如果有能力做,就不太会被歧视。而本科的文凭已经达到了行业的硬门槛水平线,堂弟需要的是锻炼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能力达到可以求职的水平。

总体来说,我算是帮堂弟做了一个人生决定,从我上述的判断来看,没有什么大问题,但长期来看,还是要看他能否在这个行业当中坚持,并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并持续的走下去。

公司不是让你来学习的,但你可以在公司学到东西

man wearing white and black plaid button-up sports shirt pointing the silver MacBook

最近堂弟毕业,我让他来和我一起住,顺便学习编程,希望借此机会,进入到互联网/软件行业,借助 IT 技术的力量脱贫。

在指导他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了职场的另一层价值 —— 让你学东西。

我们常说,公司是要盈利的,所以公司不是让你来学习的,公司是让你来干活的。所以,我们更加关注自己在进入公司前的水平。但如果你能够用好公司的资源,确实也可以在公司当中学到东西。

1. 企业为你提供经验

企业通过剥削你,获得利益。但与此同时,你也因为被剥削,而获得了经验,这些经验可以帮助你积累经验、建立壁垒。从而成为一个更加强大的自己,让你能够更好的处理工作,以及跳槽到下一家公司。

2. 企业为你提供老师

在任何一家公司,作为一个新人,你都有值得学习的人。无论是你的直接管理者,还是你的导师,抑或是公司的 CEO。

作为一个新人,你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向这些前辈提出你的问题。从我以往的经验当中来看,绝大多数的人都有「好为人师」的「毛病」,所以,当你拿出问题去问他们的时候,他们都愿意给出一些思考的方向,甚至是直接告诉你答案。

当然, 你也会遇到一些人秉承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理念,不愿意教你,这也是正常的。遇到这样的人,你不要再找他来提问就好了,选择其他人来提问,学习。

总结

资产阶级和工人解决的剥削问题常被提上台面。不过作为打工人,我们既要看到剥削的坏处,也要意识到背后的好处,坦然的接受剥削的坏处,然后巧妙的利用剥削带来的好处,才是一个优秀的打工人。

职场小建议:事事需要 Double Check

woman signing on white printer paper beside woman about to touch the documents

独立开发者孵化器日常工作有感

在职场当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 —— 我以为我做到了,但其实我没做到。

比如非常常见的:

  • 我以为我和同事说了,但同事说没说;
  • 我以为我把信息同步到位了,但其实没有同步到位。

而一个非常简单的方式可以解决掉这个问题便是 —— Double Check

比如,你和同事说完之后,可以让她用她的理解复述一遍同样的问题。她说的时候便是你进行 Double Check 的时候,你可以很快发现你们对于同样的问题是否有相同的认知,哪些点上你们以为一致了,但其实没有一致。

在协作场景下,上下文的同步无比重要,因此,积极去做上下文的同步,才能做好你的工作。逐渐从职场菜鸟一步步往上走。

读书读的是个细嚼慢咽,但也是狼吞虎咽

pile of assorted-title books

我最近在读互联网圈爆火的《纳瓦尔宝典》,这本书不厚,但我读的非常慢,和我预想的完全不同。这本薄薄的书,却花费了我不少的时间,我读这本书读了快半个月,也不过读了 30%(大约 70 页),实在算不得快。

d2b5ca33bd970f64a6301fa75ae2eb22 30

又会想起我之前读的《你是你吃出来的》,一两天就翻完了。

这样截然相反的结果让我思考,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我读纳瓦尔宝典这么慢?

仔细对比二者的不同,我得到了答案:

  • 对于《你是你吃出来的》,我在读之前,就知道这是一本不错的书,且我读它就是希望获得一些过去我没有的信息的,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说就是完全输入。我直接阅读即可。
  • 对于《纳瓦尔宝典》,我在读之前同样知道这是一本不错的书,且他和我所在几乎是相同的行业。我虽然是希望获得一些过去我没有的信息的,但因为这里面有太多相似和过去共同的部分,所以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时常会将其中的信息拿去放在我自己的经历当中去做对比。这种拿信息和我自己的对比,让我话费了不少的时间,基本上是读一页就要想一会儿。

哪一种好呢?我觉得都挺好,

  • 前者是让我获取新的信息,我从小白开始快速了解到一些信息,指导我的生活;
  • 后者是让我验证我的判断,我从新的信息里和过去的判断进行对比,增强了自己对于判断的认知,直接指导我的生活。

二者都挺好。

万事开头难

travelers notebook 2245970 640

我在一个多月之前,发布了关于「独立开发者孵化器」的消息,而从一个月前,一直到现在,我们终于将项目的一些基本流程梳理通,把各种细节问题都搞清楚,也开始有新的项目进入到孵化器的正式孵化流程。

不过,啃完了开头的硬骨头,也只不过是开始。接下来则是更加硬的骨头 —— 项目的正式孵化。

我常说,独立开发者不过是创业公司的 MVP 。如果你的独立开发者做的还不错,那么你就可以开始慢慢的加一些人,把自己从一个独立开发者转变为一个公司的老板。而上面的这些事情,都是需要花费时间精力来打磨的。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将这些所有的事情梳理出来,帮助开发者们做好这些事情,然后,帮助他们的成功。

接下来,继续啃更难啃的骨头。

如果你对独立开发者孵化器感兴趣,欢迎访问 :https://www.nglab.io/incubator 了解详情

书摘也是一种「随手发」

pile of assorted-title books

在前面的文章当中,我提到过,我创建了一个用于随手发的 Channel,在这个 Channel 当中发布一些我自己看到的一些 Newsletter、博客、文章当中我认为有价值的,值得回味的话随手发进去,主要是服务于我自己有事没事没灵感的时候,可以翻一翻,重新回味,便可以形成一篇博客文章(水文利器)。

刚好最近在用 Kindle 看书,今天装了 Klib ,突然意识到,在读书时的「画线/高亮」,何尝不是一种随手发的实践?

后续把 Kindle 中的数本书的书摘也发在 TG Channel 当中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写作者?

person writing on brown wooden table near white ceramic mug

我写博客有很多年了,博客也是零零散散什么都写:技术、生活、书评,无所不写,无所不聊。本质上是我不认可「人设」这个设定。

人设当然有其价值,可以让你在很短时间内,让别人认识你、知晓你、记得你。但对于作为一个个人性质的项目:我的个人博客、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我不希望背后有一个所谓的“人设”,我怕那样我会太累,我怕那样的我难以持续。

在一个可能长达几十年的项目当中,尝试带上面具只会让我失去自己,而脱下面具,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可以让我更加的轻松和自在。所以,我在写博客、写公众号上更在乎的是否真实、是否从心。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我不需要锻炼自己的写作和表达,我依然需要为了让我的读者获得更好的内容而锻炼。

从我自己近几年的阅读来看,我比较喜欢的作者有两个:

  1. 张辉:「辉哥奇谭」公众号的作者,辉哥的公众号的风格是聊个人、聊自己,写作的内容也比较广泛,但会朝着一个特定的大方向去写。
  2. 碧树西风:「记忆承载」和「记忆承载3」公众号的作者,碧树西风的风格是泥石流,会介绍一些他从投资人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对于目前还在韭菜阶段的我来说,有效的补充了一些信息。

对于我来说,或许未来可以成为这样的作者,我就心满意足了。

大学要储备的只有学习能力

group of fresh graduates students throwing their academic hat in the air

最近,即将从大学毕业的堂弟找到了我,希望我能给他一些建议。在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讨论后,他决定跟随我进入软件行业,成为一个软件工程师。

而作为一个软件工程师,我深知学习能力是这个行业最重要的能力(是的,没有之一)。因此,也需要考察一下堂弟的学习能力。经过一番考察,在我看来基本上是需要回炉重造的状态。不过,既然如此,那就坦然面对现实,一点点带吧。

不过这个事情也让我开始思考大学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随着大学本科的扩招、社会对于不同职业的渲染,大学生们对于大学毕业后是否从事自己所在的行业大部分是不太确定的,再加上当初选择专业的适合,可能没有经过详细的调研,只是随便选择了一个,或者是调剂到了当前的专业。毕业即转行似乎成为了一个常见的选项。

如果你的大学专业是自己深思熟虑选择的,且毕业也要选择这个行业去从业,那么你在大学花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是必要且值得的。

但,如果你对前途不甚明确,不知道自己以后从事什么行业,那么储备一些通用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这里包括:学习能力写作能力演讲能力阅读能力等一众通识能力。

而在这众多能力当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因为学习能力是你掌握其他所有能力的「元能力」,当你掌握了学习的能力以后,你就可以借助于学习能力,掌握一个又一个的新能力,成就最强大的自己。

如果你未来从事的行业是一个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的行业,那么学习对于你来说更是重中之重了,因为你需要时刻掌握着将自己这艘大船调头的能力。而如果你所在的行业没有那么大的变化,掌握学习能力则可以帮助你更好的构建跨行业、专业的交叉能力,在行业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总结

对于自己未来不明确的大学生来说,构建自己的学习能力,并在学习能力基础之上,构建自己的阅读、写作、演讲能力,是最划算和有价值的;而对于未来明确的大学生,所需要的就是在你自己认可的方向上,蒙眼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