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D 是个什么鬼?

一直以来,创业圈都有 To B 和 To C 的两个赛道。而对于我目前所从事的事情来说,我愿意将之称之为 To Dev 业务(简称 To D)。

为什么是 To D?

在过去,很多时候企业的产品要么是针对 C 端用户,直接卖用户给广告商,我们称之为 To C;也有很多企业是通过为其他企业提供资源,来获取收益,我们称之为 To B 。

To Dev 的业务本质上都是 To B 的生意,因为 To Dev 本质上是在要求开发者背后的企业来进行相应的费用支付。

但 To B 往往会让人误以为这个场景很大,所以我常说 To Dev(或者是 To 小B)。

To B 走的是上层建设的路线,产品往往是由上层确认,下发至业务团队,业务团队直接使用。举个例子来说,小米使用的是阿里云,原因是从集团层面看到阿里云很好用,所以我们批量采购,大家直接使用。

To Dev(To 小B)则是一个相反的路线,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来促使开发者使用产品、离不开产品、为产品付费。

为什么会是这个路线?

过去,我们看到大量的大企业在使用 To B 产品。但随着 To B 时长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完成了 To B 的业务的采购,在这个时候,再想通过 To B 的方式来完成资源的购买,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已经被占位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开始去观察那些还在成长的市场,比如初创团队、新产品团队。对于这些团队来说,他们一方面依然可以采用之前采购的资源。但同时,之前采购的资源可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让团队成员困扰。而新的解决方案可以更加简单的解决问题之时,这样的团队便有动力去试用这样的产品。

而这样的团队注定是如繁星一遍,遍布各个地区,传统 To B 场景下的销售就不适用了, ROI 太高。则需要在产品体验方面做到极致,让开发者可以更愿意选择自己的产品。

2 thoughts on “To D 是个什么鬼?

  1. 这个观点感觉有点像PLG,自下而上的驱动,让用户(开发者)先觉得好,再交由团队管理者买单。

    1. 是的,可以说是这个思路。不过 To Dev 还有一点不同的是,很多场景下, Dev 可以自己支付成本。所以我比较喜欢叫“小B”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